一种光纤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052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研究发现现有光纤滤波器中存在的缺陷,并由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光阑的光纤滤波器,其可以包括透镜组、滤波单元和阻光固定结构。透镜组用于实现光信号在光纤与滤波单元之间的光学传输,滤波单元用于对光信号滤波,阻光固定结构用于固定透镜组和滤波单元,且不允许未经滤波单元滤波的光信号向外输出。藉此减少或消除现有滤波器中因杂散光造成的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纤滤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量子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纤滤波器,其尤其适合用于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
技术介绍
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测量等应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关键技术和关键器件的发展水平,因此对关键技术和关键器件的研究一直是各国所重视的焦点。国际上通用的通信波段单光子探测器有三类:超导单光子探测器,铟镓砷雪崩二极管单光子探测器和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但商用超导单光子探测器需要连续的制冷装置才能维持有效工作,设备体积大、成本昂贵,为量子通信的实用化设立了障碍。商用的铟镓砷雪崩二极管单光子探测器工作在盖革模式下,具有不需制冷剂、可集成等优势;然而其计数率低,约1000Hz的暗计数和2%左右的后脉冲也限制了其在长距离量子通信的应用。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相对于超导单光子探测器体积小,无需外置制冷,可进行集成化小型化,更适合量子通信与量子测量的商业应用,另外其性能指标又大大优于铟镓砷雪崩二极管单光子探测器,因此其可应用在长距离量子通信系统中。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的噪声来源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非线性和频过程中由泵浦光引起的其他非线性效应产生的噪声,如:泵浦光的二倍频和三倍频、泵浦光的自发参量下转换、泵浦光的拉曼效应等;另一部分是硅探测器的本底暗计数。其中非线性效应产生的噪声为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的主要噪声来源,而光纤滤波器是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滤除噪声的核心器件,研究高效率低噪声的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的重要器件。因此,如何提高光纤滤波器的效率也是本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图1呈现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应用于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中的光纤滤波器的结构原理图。如图所示,在该光纤滤波器结构中,由入口光纤与G透镜进行耦合,入射光束经过入口光纤进入G透镜,变成平行光入射到C透镜或者G透镜,随后汇聚到滤波片1。光束经过滤波片1入射到滤波片2,再经由C透镜或者G透镜变成平行光入射到最后的G透镜,最终汇聚到光纤内以作为出射光输出。在该光纤滤波器结构中,入射端与出射端的G透镜、C透镜、滤波片分别使用玻璃套管进行填充胶水固定,在玻璃套管外侧用金属套管进行封装,保护玻璃套管以及内部的光学镜片。其中,G透镜为自聚焦透镜,C透镜为球面透镜。出于进一步改善光纤滤波器性能的需求,本专利技术人对现有的光纤滤波器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发现本领域目前未能意识到的影响光纤滤波器效率的因素。经研究,本专利技术人创造性地发现现有的光纤滤波器存在以下对光纤滤波器效率产生不利影响的缺陷:A、G透镜与C透镜的对接处会有入射光的反射,由于反射光的传输路径具有随机性并且玻璃套管可以透射光线,反射的光可以不经过滤波片1就从后端光纤出射。由于未经过滤波片滤波,就存在很多噪声光子直接耦合进入后端接收系统,其滤波效果差导致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的系统噪声高。B、入射光经过滤波片1后,由于滤波片2胶水固定处有缝隙并且玻璃套管可以透射光线,会造成部分散射光不经过滤波片2,直接进入透镜从后端光纤出射,同样导致滤波效果差,进而导致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的系统噪声高。针对研究发现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阑的新型光纤滤波器结构,其中通过引入光阑结构来消除上述缺陷造成的影响。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光纤滤波器,其可以包括透镜组、滤波单元和阻光固定结构。其中,所述透镜组被设置用于光信号在光纤与所述滤波单元之间的光学传输;所述滤波单元被设置用于对所述光信号进行滤波;所述阻光固定结构被设置用于将所述透镜组和所述滤波单元固定于其中,且不允许未经所述滤波单元滤波的光信号向外输出。本专利技术的光纤滤波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被设置用于封装所述透镜组、所述滤波单元和所述阻光固定结构。优选地,所述封装结构包括外封金属管,所述外封金属管的内表面经氧化发黑处理。进一步地,所述阻光固定结构包括光阑,其被设置用于所述滤波单元,且在长度方向上延伸覆盖包围所述滤波单元和所述透镜组。或者,所述阻光固定结构包括不透光套管和光阑;所述不透光套管被设置用于将所述透镜组和所述滤波单元固定于其中;所述光阑被设置用于所述滤波单元,且与所述不透光套管相连。更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光纤滤波器还可以包括吸光填充材料,所述吸光填充材料用于填充在所述阻光固定结构内以固定所述透镜组和所述滤波单元。优选地,所述吸光填充材料为黑色硅胶。优选地,所述光阑为金属材质,且经氧化发黑处理;以及/或者,所述不透光套管为金属材质,且经氧化发黑处理。进一步地,所述透镜组、所述滤波单元和所述阻光固定结构的数量为两个,所述两个阻光固定结构中的第一个被设置用于将所述两个透镜组中的第一个和所述两个滤波单元中的第一个固定于其中,所述两个阻光固定结构中的第二个被设置用于将所述两个透镜组中的第二个和所述两个滤波单元中的第二个固定于其中;所述第一透镜组被设置成将所述光信号传输至所述第一滤波单元,经所述第一滤波单元滤波的所述光信号通过所述第一阻光固定结构输出;所述第一阻光固定结构输出的所述光信号通过所述第二阻光固定结构传输至所述第二滤波单元,经所述第二滤波单元滤波的所述光信号进入所述第二透镜组。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组包括第三透镜和第四透镜。其中,所述第一透镜为G透镜,所述第二透镜为G透镜或C透镜;并且/或者,所述第三透镜为G透镜或C透镜,所述第四透镜为G透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来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光纤滤波器的结构图;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光阑的光纤滤波器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基于光阑的光纤滤波器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下面的实施例以举例的方式提供,以便充分传达本专利技术的精神给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因此,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本文公开的实施例。根据本专利技术,光纤滤波器可以包括透镜组、滤波单元、阻光固定结构及封装结构。在本专利技术中,透镜组用于实现光信号在光纤和滤波单元之间的光学传输。滤波单元用于对光信号进行滤波。阻光固定结构用于固定透镜组和滤波单元,且不允许向外输出未经滤波单元滤波的光信号。封装结构用于对透镜组、滤波单元和阻光固定结构进行封装,以提供保护。图2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光纤滤波器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如图2所示,阻光固定结构可以包括光阑,其被设置用于滤波单元,且在长度方向上延伸覆盖包围滤波单元和透镜组,以便将透镜组和滤波单元固定于其中。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光纤滤波器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3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纤滤波器,其包括透镜组、滤波单元和阻光固定结构,其中:/n所述透镜组被设置用于光信号在光纤与所述滤波单元之间的光学传输;/n所述滤波单元被设置用于对所述光信号进行滤波;/n所述阻光固定结构被设置用于将所述透镜组和所述滤波单元固定于其中,且不允许未经所述滤波单元滤波的光信号向外输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滤波器,其包括透镜组、滤波单元和阻光固定结构,其中:
所述透镜组被设置用于光信号在光纤与所述滤波单元之间的光学传输;
所述滤波单元被设置用于对所述光信号进行滤波;
所述阻光固定结构被设置用于将所述透镜组和所述滤波单元固定于其中,且不允许未经所述滤波单元滤波的光信号向外输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滤波器,其还包括封装结构,所述封装结构被设置用于封装所述透镜组、所述滤波单元和所述阻光固定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纤滤波器,其中,所述封装结构包括外封金属管,所述外封金属管的内表面经氧化发黑处理。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滤波器,其中,所述阻光固定结构包括光阑,其被设置用于所述滤波单元,且在长度方向上延伸覆盖包围所述滤波单元和所述透镜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滤波器,其中,所述阻光固定结构包括不透光套管和光阑;所述不透光套管被设置用于将所述透镜组和所述滤波单元固定于其中;所述光阑被设置用于所述滤波单元,且与所述不透光套管相连。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光纤滤波器,其还包括吸光填充材料,所述吸光填充材料用于填充在所述阻光固定结构内以固定所述透镜组和所述滤波单元。


7.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君生蔺际超郑名扬谢秀平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