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水暖散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019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暖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装配式水暖散热器,旨在解决现有设有对流通道的暖气片转运和装配不方便、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至少一个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连接头和位于两连接头之间的套管,连接头包括管状的基体,基体的两端形成连接部,基体轴向中部的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同轴且轴线与基体的轴线相交垂直,第一通孔孔壁处的基体形成环状的第一安装部,第二通孔孔壁处的基体形成环状的第二安装部,套管由内管和外管组成,内管的两端分别密封套接在两第一安装部上,外管的两端分别密封套接在两第二安装部上,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连通内腔的储水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装配式水暖散热器
本技术涉及水暖散热器
,具体是一种装配式水暖散热器。
技术介绍
现有为提高暖气片的散热效率,设计一种中部能够形成气道的暖气片,如专利号为“200520030720.9”所述的一种强制对流暖气片,这种暖气片工作时热水在夹套内流动,热气在内筒空间流动上升,由于内筒气流量与筒内外界温度差成正比,当内筒气体受到夹套内热水加热而形成温度差时,这个温度差即为暖气流的原动力,加快了整个暖气片的换热速度,进而提高了暖气片的传热效率。但现有这种暖气片一般为一体结构,当暖气片面积较大时,需整体运输至安装位置进行安装,转运不够方便;另外,虽然其也可根据需要进行拼接,但是由于其是一体结构,需要将整个暖气片单元与另外一整个暖气片单元进行拼接,装配不方便,装配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解决现有设有对流通道的暖气片转运和装配不方便、装配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装配式水暖散热器,包括至少一个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连接头和位于两连接头之间的套管,连接头包括管状的基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配式水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连接头和位于两连接头之间的套管,连接头包括管状的基体(1),基体(1)的两端形成连接部(2),所有散热单元通过连接部(2)密封对接串接于一起,基体(1)轴向中部的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同轴且轴线与基体(1)的轴线相交垂直,第一通孔(3)孔壁和第二通孔(4)孔壁在同一轴垂面内的投影之间形成环状间隙,且第一通孔(3)孔壁投影位于第二通孔(4)孔壁投影的内部,轴垂面指与轴线垂直的平面,第一通孔(3)孔壁处的基体(1)内壁内凸或基体(1)外壁外凸形成环状的第一安装部(5)...

【技术特征摘要】
1.装配式水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散热单元,散热单元包括两个对称布置的连接头和位于两连接头之间的套管,连接头包括管状的基体(1),基体(1)的两端形成连接部(2),所有散热单元通过连接部(2)密封对接串接于一起,基体(1)轴向中部的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4)同轴且轴线与基体(1)的轴线相交垂直,第一通孔(3)孔壁和第二通孔(4)孔壁在同一轴垂面内的投影之间形成环状间隙,且第一通孔(3)孔壁投影位于第二通孔(4)孔壁投影的内部,轴垂面指与轴线垂直的平面,第一通孔(3)孔壁处的基体(1)内壁内凸或基体(1)外壁外凸形成环状的第一安装部(5),第二通孔(4)孔壁处的基体(1)内壁内凸或基体(1)外壁外凸形成环状的第二安装部(6),套管由内管(7)和外管(8)组成,内管(7)的两端分别密封套接在两连接头的第一安装部(5)上,外管(8)的两端分别密封套接在两连接头的第二安装部(6)上,内管(7)与外管(8)之间形成储水腔(9),储水腔(9)与连接部(2)的内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水暖散热器,其特征在于:第一通孔(3)孔壁处的基体(1)内壁内凸形成第一安装部(5),第二通孔(4)孔壁处的基体(1)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市微理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