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确定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6000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确定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满容量电池直流内阻值和容量衰减电池直流内阻值;将相同温度条件下的满容量电池直流内阻值除以容量衰减电池直流内阻值,得到修正系数;根据修正系数和满容量电池的放电功率得到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老化电池放电功率确定装置,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新电池直流内阻值和老化电池直流内阻值;修正计算模块,用于将相同条件下的新电池直流内阻值除以老化电池直流内阻值,得到修正系数;老化电池放电功率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修正系数和新电池的放电功率得到老化电池放电功率。该方法和装置简单易行,并更贴近电池实际使用状态,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确定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
,尤其涉及一种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由于具有高电压、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的优势,随着电动车的不断普及,锂离子动力0电池也随着成为应用范围最广的二次电池之一。然而,同时,随着动力电池的不断使用,其功率性能也会进一步降低,但功率的降低并不是线性的,如何能在动力电池正常使用中准确的修正功率的修正系数,是行业内的难题。在传统方案中,主要通过在满容量电池初期进行不同SOC、不同温度下的放电功率测量来对电池的放电功率进行标定,在正常使用时,在容量衰减的基础上根据经验对功率系数的修正,例如当容量从100%衰减到85%时,功率系数从100%修正到85%,虽然在实际使用时没有问题,但这并不是85%SOH下的电池放电功率的真实能力,有一部分实际能力没有发挥出来,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更准确的给出功率的修正系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确定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对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修正不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满容量电池直流内阻值和容量衰减电池直流内阻值;/n将相同温度条件下的所述满容量电池直流内阻值除以所述容量衰减电池直流内阻值,得到修正系数;/n根据所述修正系数和所述满容量电池的放电功率得到所述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满容量电池直流内阻值和容量衰减电池直流内阻值;
将相同温度条件下的所述满容量电池直流内阻值除以所述容量衰减电池直流内阻值,得到修正系数;
根据所述修正系数和所述满容量电池的放电功率得到所述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满容量电池直流内阻值和容量衰减电池直流内阻值包括:
获取满容量电池动态电压值和满容量电池动态电流值;
将所述满容量电池未进行测试前的初始电压值与测试结束时的动态电压做差得到电压差值;
将所述电压差值与所述满容量电池动态电流的比值作为所述满容量电池直流内阻值;
获取容量衰减电池动态电压值和容量衰减电池动态电流值;
将所述容量衰减电池未进行测试前的初始电压值与测试结束时的动态电压做差得到电压差值;
将所述电压差值与所述容量衰减电池动态电流的比值作为容量衰减电池直流内阻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修正系数和所述满容量电池的放电功率得到所述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具体为:
将所述修正系数乘以所述满容量电池放电功率,得到所述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修正系数和所述满容量电池的放电功率得到所述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之后还包括:
对所述修正系数进行验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修正系数进行验证包括:
获取修正后容量衰减电池放电第一预设时间的第一动态电压;
获取满容量电池放电第一预设时间的第二动态电压;
将所述第二动态电压与所述第一动态电压做差,得到电压差;
当所述电压差小于等于预设电压差时,确定所述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可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电压差为50mV。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电压差大于预设电压差时;
基于预设梯度再次修正所述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梯度为每50mV将所述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上调2%。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预设梯度再次修正所述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之后还包括:
重复验证所述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并基于验证结果对所述容量衰减电池放电功率进行修正,直到所述电压差小于等于预设电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