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照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5961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36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照明系统,其包括固定安装在在地面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柱,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灯体,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杆转动与否的驱动组件。本申请具有方便维修,降低操作人员的施工危险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照明系统
本申请涉及市政建设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照明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建设工程普遍引进BIM技术辅助管理,充分发挥了其具有智能控制及全流程协同工作的优点,智能控制在工程造价控制、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物资管理、施工模拟等进行全流程管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经济效益;全流程协同工作主要是在施工阶段加强对各管理岗位、各工序、工种间的协同配合,可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同时,随着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太阳能路灯逐渐被推行起来,其通常包括支撑柱和固定安装在支撑柱顶部的灯体,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给灯体供电,密封蓄电池储存电能,超高亮LED灯具作为光源,并由智能化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用于代替传统公用电力照明的路灯,具有稳定性好、寿命长、发光效率高,安装维护简便、安全性能高、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城市主、次干道、小区、工厂、旅游景点、停车场等场所。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该种路灯的灯体固定安装在支撑柱顶部,一段时间后灯体损坏,在换灯时必须借助专用带升降功能的车辆或者其它登高作业工具来作业,具有一定的施工危险,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方便维修,降低操作人员的施工危险,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照明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照明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照明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的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柱,所述转杆的另一端安装有灯体,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杆转动与否的驱动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灯体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操作人员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杆转动至灯体位于灯体圆周运动轨迹的低位,即可对安装在转杆上的灯体进行维修和更换,从而无需借助专用带升降功能的车辆或者其它登高作业工具来作业,方便维修的同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施工危险。优选的,所述支撑柱内开设有容置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承载在所述容置腔内的从动柱,以及转动承载在所述容置腔内的蜗杆,所述从动柱上同轴固定套接与所述蜗杆啮合的蜗轮,所述从动柱的一端贯穿延伸出所述支撑柱并与所述转杆远离所述灯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蜗杆转动的驱动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件驱动蜗杆转动,蜗杆带动同轴固定套接有蜗轮的从动柱转动,从而带动转杆绕从动柱的轴线转动,实现将灯体转动至低位,同时蜗轮蜗杆啮合的自锁效应,使得蜗轮无法带动蜗杆转动,实现在无需转动转杆时,转杆不会转动。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的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的一端同轴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伺服电机的精度高,且工作稳定,伺服电机正反转从而带动蜗杆转杆往复转动。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壁,所述支撑柱上设置有防护罩,所述伺服电机位于所述防护罩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能够对伺服电机起到防护作用。优选的,所述转杆设置有灯体的一端设置有聚光板,所述聚光板位于所述灯体远离所述从动柱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聚光板能够对灯体的灯光起到聚集作用。优选的,所述聚光板呈弧形板状,所述灯体位于所述聚光板的内弧面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板状设置进一步提高的聚光板的聚光效果。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电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用于给所述灯体供电。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太阳能电池办通过蓄电池给灯体供电,蓄电池储存电能,具有稳定性好、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的优点。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盘,所述安装盘和地面之间通过锚杆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盘的设置增大了支撑柱和地面的接触面积,锚杆使得底座稳固的安装在地面上。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当需要对灯体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操作人员通过驱动组件驱动转杆转动至灯体位于灯体圆周运动轨迹的低位,即可对安装在转杆上的灯体进行维修和更换,从而无需借助专用带升降功能的车辆或者其它登高作业工具来作业,方便维修的同时,降低了操作人员的施工危险;防护罩能够对伺服电机起到防护作用;太阳能电池办通过蓄电池给灯体供电,蓄电池储存电能,具有稳定性好、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容置腔内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柱;2、安装盘;3、转杆;4、灯体;5、聚光板;6、容置腔;7、从动柱;8、蜗杆;9、蜗轮;10、伺服电机;11、防护罩;12、太阳能电池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照明系统,参照图1,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的支撑柱1,支撑柱1横截面呈矩形,支撑柱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安装盘2,安装盘2整体呈矩形块状,安装盘2的尺寸大于支撑柱1的尺寸,安装盘2和地面之间通过多根锚杆固定,安装盘2的设置增大了支撑柱1和地面的接触面积,锚杆使得底座稳固的安装在地面上。支撑柱1上设置有转杆3,转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柱1,转杆3的另一端安装有灯体4,转杆3安装有灯体4的一端还固定安装有聚光板5,聚光板5呈弧形板状,聚光板5位于灯体4远离支撑柱1和转杆3转动连接处的一侧,灯体4位于聚光板5的内弧面一侧,弧形板状设置进一步提高的聚光板5的聚光效果。参照图2,支撑柱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转杆3转动与否的驱动组件。具体的,支撑柱1内开设有容置腔6,驱动组件包括通过轴承转动承载在容置腔6内的从动柱7,以及通过轴承转动承载在容置腔6内的蜗杆8,从动柱7呈圆柱状,从动柱7和蜗杆8均水平设置,从动柱7和蜗杆8的轴线方向相互垂直,从动柱7上同轴固定套接有与蜗杆8啮合的蜗轮9,从动柱7的一端贯穿延伸出支撑柱1并与转杆3远离灯体4的一端固定连接,蜗轮9蜗杆8啮合的自锁效应,使得蜗轮9无法带动蜗杆8转动,实现在无需转动转杆3时,转杆3不会转动;支撑柱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蜗杆8转动的驱动件,驱动件优选为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的精度高,且工作稳定,伺服电机10的输出轴与蜗杆8的一端同轴固定,伺服电机10正反转从而带动蜗杆8转杆3往复转动。伺服电机10固定安装在支撑柱1的外侧壁,支撑柱1上安装有防护罩11,伺服电机10位于防护罩11内,防护罩11能够对伺服电机10起到防护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柱1的顶部固设有太阳能电池板12,太阳能电池板12电连接有蓄电池(图中未示),蓄电池与灯体4电连接,蓄电池用于给灯体4供电。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照明系统的实施原理为:白天太阳能电池板12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蓄电池内,在光线较暗时,蓄电池给灯体4供电对道路进行照明;当需要对灯体4进行维修或更换时,操作人员启动伺服电机10驱动蜗杆8转动,蜗杆8带动同轴固定套接有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照明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的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上设置有转杆(3),所述转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柱(1),所述转杆(3)的另一端安装有灯体(4),所述支撑柱(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杆(3)转动与否的驱动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照明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地面的支撑柱(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上设置有转杆(3),所述转杆(3)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柱(1),所述转杆(3)的另一端安装有灯体(4),所述支撑柱(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转杆(3)转动与否的驱动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内开设有容置腔(6),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承载在所述容置腔(6)内的从动柱(7),以及转动承载在所述容置腔(6)内的蜗杆(8),所述从动柱(7)上同轴固定套接与所述蜗杆(8)啮合的蜗轮(9),所述从动柱(7)的一端贯穿延伸出所述支撑柱(1)并与所述转杆(3)远离所述灯体(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柱(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蜗杆(8)转动的驱动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建筑照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柱(1)上的伺服电机(10),所述伺服电机(10)的输出轴与所述蜗杆(8)的一端同轴固定。


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军刘艳丁良英文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欣禄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