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589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27
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载台、落笔、落笔导向架、落笔高度调节结构及落笔位置调节结构,测试载台的承载面设有第一缓冲层,落笔导向架架设在测试载台的上方,落笔可释放地固定在落笔导向架中,且落笔的尖端朝向测试载台,落笔高度调节结构用于调节落笔的下落高度,落笔位置调节结构用于调节落笔导向架与测试载台的水平相对位置。本申请的冲击测试系统符合柔性玻璃的特性及应用特点,适用于柔性玻璃的抗冲击性能的测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
本申请涉及测试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工艺可以将玻璃的厚度减薄至100μm以下,使其具备柔性,柔性玻璃改变了传统玻璃刚性、易碎的特点,随着柔性显示设备、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可折叠手机等领域的发展,应用前景巨大。由于柔性玻璃的厚度极薄,微观缺陷对性能的影响十分明显,应用过程中会出现冲击物碰撞崩裂等损坏现象,因此,柔性玻璃的抗冲击性能是其应用过程中的重要关注点,需要配套相应的测试设备对柔性玻璃的抗冲击性能进行评估。虽然目前针对常规玻璃的抗冲击性能已具备相应落球冲击测试标准,但柔性玻璃的应用形式与常规玻璃存在较大区别,测试要求有所不同,现有的落球冲击测试系统无法有效适用于测试柔性玻璃的抗冲击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符合柔性玻璃的特性及应用特点,适用于柔性玻璃的抗冲击性能的测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载台、落笔、落笔导向架、落笔高度调节结构及落笔位置调节结构,所述测试载台的承载面设有第一缓冲层,所述落笔导向架架设在所述测试载台的上方,所述落笔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落笔导向架中,且所述落笔的尖端朝向所述测试载台,所述落笔高度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落笔的下落高度,所述落笔位置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落笔导向架与所述测试载台的水平相对位置。其中,所述测试载台包括底座与压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所述第一缓冲层,所述压块具有一镂空区,所述压块用于将待测试的柔性玻璃固定在所述第一缓冲层上,所述柔性玻璃的待测试区域从所述压块的所述镂空区露出。其中,所述压块的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缓冲层,所述压块的背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手柄,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上表面设有定位参考标记,所述底座的周围设有挡板。其中,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为10~30mm,所述第一缓冲层采用A50~A60硬度的硅胶垫。其中,所述落笔包括圆柱部、锥体部与球部,所述圆柱部的横截面尺寸与所述锥体部的底面尺寸一致,所述球部设在所述锥体部的尖端。其中,所述落笔导向架设有导向滑槽与落笔固定结构,所述导向滑槽垂直所述测试载台,所述落笔通过所述落笔固定结构可释放地定位在所述导向滑槽中,所述落笔高度调节结构与所述落笔固定结构连接,并可带动所述落笔固定结构沿所述导向滑槽的长度方向移动,调节所述落笔的下落高度。其中,所述落笔高度调节结构包括机械调节标尺、电动调节标尺或伺服电机,所述落笔固定结构为机械固定结构或电磁固定结构。其中,所述导向滑槽的上游部分的内轨横截面为3/8~1/2圆,所述导向滑槽的其他部分的内轨横截面为5/8~7/8圆,所述导向滑槽的长度为200~300mm。其中,所述落笔导向架上设有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发射器的激光出射路线与所述落笔的下落路线重合。其中,还包括图像采集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固定在所述测试载台的上方,用于采集所述柔性玻璃的图像。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载台、落笔、落笔导向架、落笔高度调节结构及落笔位置调节结构,测试载台的承载面设有第一缓冲层,落笔导向架架设在测试载台的上方,落笔可释放地固定在落笔导向架中,且落笔的尖端朝向测试载台,落笔高度调节结构用于调节落笔的下落高度,落笔位置调节结构用于调节落笔导向架与测试载台的水平相对位置。本申请的冲击测试系统符合柔性玻璃的特性及应用特点,适用于柔性玻璃的抗冲击性能的测试。具体地,本申请通过在测试载台的承载面设置第一缓冲层来放置待测试的柔性玻璃,避免刚性支撑或柔性玻璃悬空,可以使柔性玻璃的测试环境更接近实际使用场景,充分结合了柔性玻璃在柔性显示、折叠手机中的应用形式,同时,通过具有笔体结构的落笔作为冲击器,增加冲击载荷集中力度,可以精准地反应映柔性玻璃的抗冲击性能。此外,通过对落笔的重量、冲击高度、冲击位置的调节,可以提供全面的测试条件来获取测试数据,可靠地评估柔性玻璃的抗冲击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示出的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a)至图2(b)是图1中落笔导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示出的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的测试流程示意图;图4(a)至图4(b)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示出的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的落笔导向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b)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图6是根据第三实施例示出的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的测试载台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及功效。在下述描述中,参考附图,附图描述了本申请的若干实施例。应当理解,还可使用其他实施例,并且可以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机械组成、结构、电气以及操作上的改变。下面的详细描述不应该被认为是限制性的,这里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特定实施例,而并非旨在限制本申请。虽然在一些实例中术语第一、第二等在本文中用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当被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进行区分。再者,如同在本文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该”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中有相反的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含”、“包括”表明存在所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但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步骤、操作、元件、组件、项目、种类、和/或组的存在、出现或添加。此处使用的术语“或”和“和/或”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意味着任一个或任何组合。因此,“A、B或C”或者“A、B和/或C”意味着“以下任一个:A;B;C;A和B;A和C;B和C;A、B和C”。仅当元件、功能、步骤或操作的组合在某些方式下内在地互相排斥时,才会出现该定义的例外。第一实施例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示出的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包括测试载台11、落笔12、落笔导向架13、落笔高度调节结构15、落笔位置调节结构16、图像采集装置17与上位机18。其中,待测试的柔性玻璃可以是超薄玻璃(UltraThinGlass,UTG)。测试载台11的承载面设有第一缓冲层115,落笔导向架13竖直架设在测试载台11的上方,落笔12可释放地固定在落笔导向架13中,且落笔12的尖端朝向测试载台11,落笔高度调节结构15用于调节落笔12的下落高度,落笔位置调节结构16用于调节落笔导向架13与测试载台11的水平相对位置,图像采集装置17固定在测试载台11的上方,用于采集柔性玻璃的图像182,并将采集的图像182发送给上位机18。本实施例的冲击测试系统,通过在测试载台11的承载面设置第一缓冲层115来放置待测试的柔性玻璃,避免刚性支撑或柔性玻璃悬空,可以使柔性玻璃的测试环境更接近实际使用场景,充分结合了柔性玻璃在柔性显示、折叠手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载台、落笔、落笔导向架、落笔高度调节结构及落笔位置调节结构,所述测试载台的承载面设有第一缓冲层,所述落笔导向架架设在所述测试载台的上方,所述落笔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落笔导向架中,且所述落笔的尖端朝向所述测试载台,所述落笔高度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落笔的下落高度,所述落笔位置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落笔导向架与所述测试载台的水平相对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载台、落笔、落笔导向架、落笔高度调节结构及落笔位置调节结构,所述测试载台的承载面设有第一缓冲层,所述落笔导向架架设在所述测试载台的上方,所述落笔可释放地固定在所述落笔导向架中,且所述落笔的尖端朝向所述测试载台,所述落笔高度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落笔的下落高度,所述落笔位置调节结构用于调节所述落笔导向架与所述测试载台的水平相对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载台包括底座与压块,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设有所述第一缓冲层,所述压块具有一镂空区,所述压块用于将待测试的柔性玻璃固定在所述第一缓冲层上,所述柔性玻璃的待测试区域从所述压块的所述镂空区露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的朝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表面设有第二缓冲层,所述压块的背向所述底座的一侧设有手柄,所述第一缓冲层的上表面设有定位参考标记,所述底座的周围设有挡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缓冲层的厚度为10~30mm,所述第一缓冲层采用A50~A60硬度的硅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玻璃的冲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落笔包括圆柱部、锥体部与球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峰陈来成朱海斌马沁巍马少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清华柔性电子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