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杜珊珊专利>正文

森林防护用火灾点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882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森林防护用火灾点检测装置,涉及森林火灾检测设备领域,包括立杆,立杆内部设置有圆槽,立杆顶端开设有圆形的开口A,开口A直径小于圆槽直径,开口A与圆槽连通,圆槽内转动连接有螺杆,螺杆外螺纹连接有顶杆,顶杆顶端安装有摄像头,顶杆外壁与开口A侧壁滑动接触,立杆与顶杆之间套有卡圈。将传统的支撑杆分成立杆和顶杆两段式结构,在火灾监测点安装时,可将顶杆插入立杆中,通过伺服电机使转杆转动,可使顶杆在立杆中向上滑动,将摄像头举起,当需要对摄像头维修时,可使顶杆向下滑入立杆中带动摄像头向下滑动。在顶杆滑动至最高处后,在立杆与顶杆外套置卡圈,使顶杆固定在立杆上,使顶杆连接的更稳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森林防护用火灾点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森林火灾检测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森林防护用火灾点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森林火灾的突发性强、破坏性大,人工灭火极为困难且危险性高,仅在2020年3月的凉山西昌森林火灾中就有19名灭火队员牺牲,这对队员家属和社会都是难以弥补的伤害。在火灾发生时,如果能够更快、更准确的发现火灾就能尽可能的降低火灾带来的伤害,因此需要对森林防护区进行实时监测、火灾预警。森林监测常用图像处理识别,即通过摄像头对森林拍摄,再对图像的特征进行监测分析,能够有效的识别火灾并实现自动报警。为了更好的实现监测目的,需要摄像头安装在较高的支撑杆上,但森林中地势崎岖,有些地方车辆无法通行,支撑杆需要人工搬运,但是支撑杆又重有长,搬运极为困难;且摄像头易于损坏,支撑杆较高使维修极不方便也不安全,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支撑杆便于火灾点检测摄像头的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森林防护用火灾点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森林防护用火灾点检测装置,包括立杆,所述立杆内部设置有圆槽,所述立杆顶端开设有圆形的开口A,所述开口A直径小于圆槽直径,所述开口A与圆槽连通,所述圆槽内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外螺纹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顶端安装有摄像头,所述顶杆外壁与开口A侧壁滑动接触,所述立杆与顶杆之间套有卡圈。优选的,所述圆槽底部设置有水平的封板,所述封板与立杆内壁连接,所述封板中心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两端均伸出封板,所述转杆顶部连接有方形的插块,所述转杆底部外壁同轴连接有转轮,所述螺杆底端开设有与插块相适配的插槽。优选的,所述顶杆底端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滑块,所述滑块与立杆内壁滑动接触,所述立杆顶端开口A两侧开设有两个相对称的滑槽,所述滑槽与滑块相适配。优选的,所述卡圈由两个弧形的卡套连接构成,所述卡套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立杆顶端外壁上连接有环形的支撑板,所述卡圈放置在支撑板上方,所述卡套底端内壁与立杆外壁滑动接触,所述卡套顶端内壁与顶杆外壁滑动接触,所述顶杆外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所述卡套中心连接有弧形的凸块,所述凸块与凹槽相适配。优选的,所述立杆外壁设置有开口B,开口B上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顶端位于封板下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传统的支撑杆分成立杆和顶杆两段式结构,在火灾监测点安装时,可将顶杆插入立杆中,通过伺服电机使转杆转动,可使顶杆在立杆中向上滑动,将摄像头举起,当需要对摄像头维修时,可使顶杆向下滑入立杆中带动摄像头向下滑动。在顶杆滑动至最高处后,在立杆与顶杆外套置卡圈,使顶杆固定在立杆上,使顶杆连接的更稳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森林防护用火灾点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立杆与顶杆连接结构的外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卡套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立杆顶端的俯视结构图;附图标记:1、立杆;2、圆槽;3、开口A;4、螺杆;5、顶杆;6、摄像头;7、卡圈;8、封板;9、转杆;10、插块;11、转轮;12、插槽;13、滑块;14、滑槽;15、卡套;16、连接板;17、支撑板;18、凹槽;19、凸块;20、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4所示,森林防护用火灾点检测装置,包括立杆1,立杆1内部设置有圆槽2,立杆1顶端开设有圆形的开口A3,开口A3直径小于圆槽2直径且开口A3与圆槽2连通,圆槽2底端与立杆1底端有一定距离,立杆1底端埋在土地中后,圆槽2可位于地面上方,圆槽2底部设置有水平的封板8,封板8与立杆1内壁连接,封板8中心转动连接有转杆9,转杆9两端均伸出封板8,转杆9顶部连接有方形的插块10,转杆9底部外壁同轴连接有转轮11,转杆9底端与圆槽2底壁之间也设置有距离,立杆1外壁设置有开口B,开口B上设置有挡板20,挡板20顶端位于封板8下方,将挡板20拆下,可将皮带穿过转杆9底端套在转轮11上,在立杆1一侧放置伺服电机,将皮带套在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上,启动电机即可使转杆9转动。圆槽2内转动连接有螺杆4,螺杆4底端开设有与插块10相适配的方形的插槽12,螺杆4外螺纹连接有顶杆5,顶杆5外壁与开口A3侧壁滑动接触,顶杆5底端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滑块13,立杆1顶端开口A3两侧也开设有相对称的滑槽14,滑槽14与滑块13相适配,顶杆5可从开口A3插入立杆1内,旋转顶杆5可将螺杆4转动插在转杆9上,顶杆5转动使底部外壁的两个滑块13位置转动。转杆9转动可带动螺杆4转动,使顶杆5沿螺杆4上、下滑动,顶杆5顶端安装有摄像头6,顶杆5向上滑动可将摄像头6举起,顶杆5在立杆1内向上滑动时,顶杆5底端的滑块13与立杆1内部滑动接触,滑块13继续向上滑动可与开口A3相抵触,避免顶杆5滑出立杆1外。立杆1顶端外壁上连接有环形的支撑板17,支撑板17上方放置有两个卡套15,卡套15均设置为二分之一环形结构,卡套15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板16,连接板16上设置有螺栓孔,两个卡套15相对放置并可通过螺栓连接两侧连接板16构成卡圈7。卡套15底端内壁与立杆1外壁滑动接触,卡套15顶端内壁与顶杆5外壁滑动接触,顶杆5外壁上设置有环形的凹槽18,卡套15中心连接有弧形的凸块19,凸块19与凹槽18相适配。顶杆5沿螺杆4向上滑动至顶端后,顶杆5侧壁的凹槽18滑出立杆1外,将卡套15中心的凸块19插入凹槽18中,可将卡圈7套在顶杆5与立杆1的连接处,使立杆1与顶杆5的连接更加稳固。工作原理:转动螺杆4将螺杆4插入顶杆5内,把立杆1平放,将顶杆5从顶端开口A3滑动插入立杆1中并转动顶杆5使螺杆4底端插在插块10上,将立杆1竖起再把立杆1底端埋在监测点,将摄像头6安装在顶杆5顶端,打开立杆1外壁的开口B,将皮带穿过转杆9底端并套在转轮11上,将电机放在立杆1一侧并将皮带套在电机的输出端上,启动电机使转杆9转动,带动转杆9顶端的螺杆4转动,使顶杆5沿螺杆4向上滑动,顶杆5上滑过程中,顶杆5顶端的滑块13与立杆1内壁滑动接触,顶杆5上滑至滑块13与开口相抵触时立杆1向上滑动至最高处,将转轮11上的皮带取下并用挡板20将开口B封住,将两个卡套15放在支撑板17上,将卡套15中心的凸块19插入凹槽18中,将两个卡套15两端的连接板16通过螺栓固定即可完成安装。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森林防护用火灾点检测装置,包括立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内部设置有圆槽(2),所述立杆(1)顶端开设有圆形的开口A(3),所述开口A(3)直径小于圆槽(2)直径,所述开口A(3)与圆槽(2)连通,所述圆槽(2)内转动连接有螺杆(4),所述螺杆(4)外螺纹连接有顶杆(5),所述顶杆(5)顶端安装有摄像头(6),所述顶杆(5)外壁与开口A(3)侧壁滑动接触,所述立杆(1)与顶杆(5)之间套有卡圈(7)。/n

【技术特征摘要】
1.森林防护用火灾点检测装置,包括立杆(1),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内部设置有圆槽(2),所述立杆(1)顶端开设有圆形的开口A(3),所述开口A(3)直径小于圆槽(2)直径,所述开口A(3)与圆槽(2)连通,所述圆槽(2)内转动连接有螺杆(4),所述螺杆(4)外螺纹连接有顶杆(5),所述顶杆(5)顶端安装有摄像头(6),所述顶杆(5)外壁与开口A(3)侧壁滑动接触,所述立杆(1)与顶杆(5)之间套有卡圈(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防护用火灾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槽(2)底部设置有水平的封板(8),所述封板(8)与立杆(1)内壁连接,所述封板(8)中心转动连接有转杆(9),所述转杆(9)两端均伸出封板(8),所述转杆(9)顶部连接有方形的插块(10),所述转杆(9)底部外壁同轴连接有转轮(11),所述螺杆(4)底端开设有与插块(10)相适配的插槽(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森林防护用火灾点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珊珊
申请(专利权)人:杜珊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