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无芯片射频识别标签的应力传感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感技术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芯片射频识别标签的应力传感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无论是房屋建筑物、道路桥梁、交通工具,还是可穿戴器件,在其长期服役过程中,结构均可能会受力发生形变,产生裂缝或者移位等。这些微小的结构变化会影响到日常生产生活,甚至有可能威胁到生命安全,然而很难人为及时地检测出来,因此需要结构健康监测(StructureHealthMonitoring,SHM)系统来监测各种结构的退化或损坏,并将信息及时反馈到终端,以保证各种设施的安全使用,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结构监测中人力的介入,降低成本。20世纪70年代,SHM系统的传感器均为有线形式,如压电传感器等,需要大量的导线连接与外界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传递,这使得安装复杂且通常需要校准。20世纪90年代,SHM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中大部分传感器是光纤结构,基本无需校准,如最常用的光纤光栅传感器,其安装简单,主要应用光信号,且带宽较宽,可以实现几千米的信号传输,但由于光纤结构易碎,应力传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无芯片射频识别标签的应力传感器,包括:传感谐振器(1)、身份谐振器(2)和介质支撑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谐振器(1)以及所述身份谐振器(2),用以产生可供读取的散射信号,所述传感谐振器(1)包括长度相同的两个传感谐振单元(11~12),所述身份谐振器(2)包括n个自上而下均匀排布在所述介质支撑层(3)上,且长度不同的身份谐振单元(21~2n),两个传感谐振单元(11~12)对称设置于所述介质支撑层(3)两端,所述身份谐振器(2)中心与所述介质支撑层(3)的中心相同,所述介质支撑层(3)采用柔性材料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无芯片射频识别标签的应力传感器,包括:传感谐振器(1)、身份谐振器(2)和介质支撑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谐振器(1)以及所述身份谐振器(2),用以产生可供读取的散射信号,所述传感谐振器(1)包括长度相同的两个传感谐振单元(11~12),所述身份谐振器(2)包括n个自上而下均匀排布在所述介质支撑层(3)上,且长度不同的身份谐振单元(21~2n),两个传感谐振单元(11~12)对称设置于所述介质支撑层(3)两端,所述身份谐振器(2)中心与所述介质支撑层(3)的中心相同,所述介质支撑层(3)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身份谐振单元(21~2n)是U型结构,所述身份谐振单元(21~2n)与所述传感谐振单元(11~12)正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结构的身份谐振单元的间隙宽度为1m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力传感器,其特征在于,长度最大的U型结构的身份谐振单元的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边,张俊洁,宋蕾,赵雨桐,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