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线防水堵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810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管线防水堵件,包括整体呈筒状的塞体,所述塞体的中部为与管线外壁贴合的通孔,所述塞体的周向外壁具有用于与墙体上的穿线套管紧密贴合的锥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管线防水堵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塞体套于管线上再将塞体插入墙体上的穿线套管中即可完成安装,塞体的周向外壁能与墙体上的穿线套管达到过盈配合的紧密贴合状态,从而有效保障防水密封性,安装、拆卸快捷,不会破坏管线以及管线防水堵件,可重复使用,降低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线防水堵件
本技术涉及管线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管线防水堵件。
技术介绍
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在设计和施工中机电管线,燃、油、气、水,防雷接地体等管线通常需要穿透墙体外接或引出,不可避免的需要穿透墙体的迎水面的外包防水板,因此,外包防水板被管线穿透处就成了墙体及全外包柔性防水体系的防水薄弱位置。现有防水密封机构通常是在穿孔内部设置预埋件、或者是填装密封堵料、再或者是在穿孔外部设置复杂的密封机构,传统防水密封机构装拆不便、效率低,通常为一次性的,无法重复利用,而且也导致难以对管线进行维护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提供一种管线防水堵件,解决目前技术中的管线穿墙的防水密封机构结构复杂,装拆不便、效率低,不便于对管线进行维护更换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线防水堵件,包括整体呈筒状的塞体,所述塞体的中部为与管线外壁贴合的通孔,所述塞体的周向外壁具有用于与墙体上的穿线套管紧密贴合的锥度。本技术所述的管线防水堵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将塞体套于管线上再将塞体插入墙体上的穿线套管中即可完成防水密封,塞体的周向外壁由于具有锥度,在将塞体紧塞入墙体上的穿线套管的过程中,塞体的周向外壁的口径越来越大,直至塞体的周向外壁与墙体上的穿线套管达到过盈配合的紧密贴合状态,从而有效保障防水密封性,安装快捷、方便,并且拆卸维护也快捷方便,不会破坏管线以及管线防水堵件,可重复使用,降低使用成本。进一步的,所述的塞体沿着通孔的周向由若干个瓣体拼合而成,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快捷,无需从管线的头部将塞体套在管线上,可从管线任意位置的周向上将瓣体拼合即可。进一步的,所述的塞体由两个半环形的瓣体拼合而成,安装。拆卸方便的同时也减小拼合瓣体的操作复杂程度,两个半环形的瓣体可更加精确、便捷的进行拼合。进一步的,所述的相邻瓣体之间通过粘合剂固定,提高密封性。进一步的,所述的瓣体在其拼合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与之相邻的瓣体的拼合面上设置有与定位凸起配合的定位槽,提高安装精确度,避免相邻瓣体之间发生错位,确保每个瓣体都能良好紧密的贴合管线以及墙体上的穿线套管,从而保障良好的安装密封性。进一步的,所述的相邻瓣体的拼合面呈锯齿状,提高安装精确度,避免相邻瓣体之间发生错位,从而保障良好的安装密封性。进一步的,所述的相邻瓣体之间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的相邻瓣体在拼合面处设置有台阶孔,所述的固定件为穿过台阶孔的紧固螺栓和与紧固螺栓螺接固定的螺母,瓣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紧密,避免瓣体之间发生错位导致密封失效的状况。进一步的,所述的塞体采用弹性密封材料制成,从而塞体能更好的与墙体上的穿线套管达到密封效果,弹性密封材料所产生的弹性力也起到紧固力的作用,保障塞体紧密塞入在墙体上的穿线套管中,避免出现松脱的状况。进一步的,还包括用于置入通孔内来匹配不同管径的管线的嵌套环,提高管线防水堵件的灵活适用性,通过不同内径尺寸的嵌套环可适配不同具有不同管径的管线,适用范围更广。进一步的,所述的嵌套环包括口径依次增加并套接在一起的若干层,灵活适用性更好,通过调节嵌套环的套接层数即可匹配不同管径的管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优点在于:本技术所述的管线防水堵件结构简单,装拆方便、快捷,使用成本低,防水密封性好,装拆过程不会破坏管线以及管线防水堵件,可重复使用,便于对管线进行维护更换。附图说明图1为管线防水堵件的安装示意图;图2为管线防水堵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瓣体的拼合面上定位凸起与定位槽的配合示意图;图4为瓣体的拼合面呈锯齿结构的示意图;图5为瓣体通过固定件连接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为管线防水堵件具有嵌套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管线防水堵件,结构简单,防水密封性好,装拆方便、快捷,便于对管线进行维护更换。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管线防水堵件,主要包括整体呈筒状的塞体1,所述塞体1的中部为与管线2外壁贴合的通孔11,通孔11的截面形状与管线2的外围形状完全匹配,确保塞体1的通孔11能紧密贴合管线的外壁,从而保障良好的密封性,同时,所述塞体1的周向外壁为与墙体上的穿线套管3形状完全匹配的状况,并且塞体1的周向外壁具有锥度,塞体1周向外壁口径小的一端塞入墙体上的穿线套管3中,向墙体上的穿线套管3内侧方向推动塞体1,从而进入穿线套管3的塞体的周向外壁的口径越来越大,最后直至塞体的周向外壁与墙体上的穿线套管达到过盈配合的紧密贴合状态,从而塞体与墙体上的穿线套管之间也达到防水密封的状态,塞体1采用弹性密封材料制成,具体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密封性好,使用寿命长。具体的,塞体1沿着通孔11的周向由两个半圆环形的瓣体12拼合而成,两个瓣体12的拼合面沿着塞体1通孔11的直径方向,此种结构安装拆卸更加方便。快捷,可从管线任意位置的周向上将瓣体拼合构成包住管线整个周向的塞体1;相邻的瓣体12可通过在拼合面设置的粘合剂固定,从而避免瓣体之间出现错位的状况,保障安装密封性;进一步的,其中一个瓣体12在其拼合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3,另一个瓣体12的拼合面上设置有与定位凸起13配合的定位槽14,两个瓣体12进行拼合时,定位凸起13插入定位槽14中,从而确保两个瓣体12精密配合,避免出现错位而导致密封不良。如图4所述,相邻瓣体12的拼合面呈锯齿状,锯齿状是定位凸起与定位槽配合结构的优选方案,能保障瓣体紧密配合,从而保障防水密封性,并且锯齿状的拼合面也易于生产加工。如图5所示,两个瓣体12之间还通过固定件连接,所述的相邻瓣体12在拼合面处设置有台阶孔,所述的固定件为穿过台阶孔的紧固螺栓41和与紧固螺栓41螺接固定的螺母42,还可在瓣体12的内部嵌入设置半圆环形的加强板,提高管线防水堵件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如图6所示,管线防水堵件还包括用于置入通孔11内来匹配不同管径的管线2的嵌套环5,在本实施例中,嵌套环5包括口径依次增加并套接在一起的若干层,通过调节嵌套环的套接层数即可匹配不同管径的管线,具体的为,抽取内层的嵌套环5来匹配不同管径的管线,例如嵌套环5一共有四层,对于小管径的管线,只需抽取出最内的一层即可使得嵌套环5的内壁与管线外壁贴合并且嵌套环5的外壁与通孔11内壁贴合来达到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线防水堵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筒状的塞体(1),所述塞体(1)的中部为与管线(2)外壁贴合的通孔(11),所述塞体(1)的周向外壁具有用于与墙体上的穿线套管(3)紧密贴合的锥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线防水堵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整体呈筒状的塞体(1),所述塞体(1)的中部为与管线(2)外壁贴合的通孔(11),所述塞体(1)的周向外壁具有用于与墙体上的穿线套管(3)紧密贴合的锥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线防水堵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塞体(1)沿着通孔(11)的周向由若干个瓣体(12)拼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防水堵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塞体(1)由两个半环形的瓣体(12)拼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防水堵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相邻瓣体(12)之间通过粘合剂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线防水堵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瓣体(12)在其拼合面上设置有定位凸起(13),与之相邻的瓣体(12)的拼合面上设置有与定位凸起(13)配合的定位槽(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成勋邱伟杨永健杨敏杨晶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天投市政设施运营维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