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装置及电动阀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790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16
一种控制装置以及包括该控制装置的电动阀,其中控制装置包括输出齿轮和电位器,输出齿轮包括传动部、配合部以及第一部,配合部与电位器连接,第一部连接传动部和配合部,输出齿轮可以通过第一部来补偿输出齿轮在装配或运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偏心量,以此来减小或消除配合部对电位器的径向应力作用,有利于提高电位器的使用寿命,进而有利于提高电动阀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控制装置及电动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控制装置以及包括该控制装置的电动阀。
技术介绍
控制装置可以应用于电动阀,控制装置一般包括电路板、驱动机构、减速机构,电路板控制驱动机构输出转矩,驱动机构通过减速机构来带动电动阀的阀芯动作,从而达到流体切换或通断的目的。为提高控制装置的控制精度,专利技术人已知有在控制装置上设置电位器进行位置反馈的结构,如何提高电位器的使用寿命是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以及包括该控制装置的电动阀,有利于提高电位器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减速机构,电路板以及电位器,所述电位器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所述电位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包括传动部、配合部以及第一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电位器连接,所述第一部连接所述传动部和所述配合部,所述第一部能够减小或抵消所述配合部对所述电位器的径向应力。一种电动阀,包括控制装置、阀芯球、阀体组件以及输出轴,所述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减速机构,电路板以及电位器,所述电位器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所述电位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包括传动部、配合部以及第一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电位器连接,所述第一部连接所述传动部和所述配合部,所述第一部能够减小或抵消所述配合部对所述电位器的径向应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减速机构,电路板以及电位器,所述电位器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所述电位器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和/或信号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机构包括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包括传动部、配合部以及第一部,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电位器连接,所述第一部连接所述传动部和所述配合部,所述第一部能够减小或抵消所述配合部对所述电位器的径向应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包括柔性条,所述柔性条呈S形设置,所述柔性条等圆周分布,彼此相邻的两个柔性条之间镂空设置,所述柔性条的强度小于所述传动部和所述配合部的强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包括柔性轴,所述柔性轴设置有从外周壁向内凹陷形成的缺口,所述缺口的截面呈锐角设置,所述缺口对称分布或所述缺口依次交错分布,所述柔性轴的强度小于所述传动部和所述配合部的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凸起部以及第二凸起部,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传动部,所述第二凹槽和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配合部,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形成的第一槽腔,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形成的第二槽腔,所述第二凸起部与所述第一凹槽间隙配合,所述第一凸起部与所述第二凹槽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位器包括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包括容置腔,至少部分所述配合部位于所述容置腔,所述配合部与所述转动部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安装部和基板,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第一通孔,所述基板包括第二通孔,所述输出齿轮还包括连接部和齿部,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齿部的一侧,所述传动部和所述配合部位于所述齿部的另一侧,所述传动部位于所述齿部和所述配合部之间,所述传动部连接所述齿部和所述配合部,所述基板与所述第一安装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趋于同一中心轴线设置,部分所述连接部位于所述第一通孔,部分所述传动部位于所述第二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