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阀,包括控制装置、阀本体、封盖、阀杆以及动密封组件,动密封组件与阀杆组装,装配有阀杆的动密封组件与阀本体可拆卸连接,控制装置与阀本体可拆卸连接,封盖与阀本体可拆卸连接,通过对装配有阀杆的动密封组件、控制装置、阀本体以及封盖进行模块化设置,且相互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利于使电动阀装配简单,提高电动阀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阀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阀。
技术介绍
电动阀在系统管路中一般用于流体的通断或切换,电动阀包括控制装置、阀杆、阀体组件以及阀芯,阀芯位于阀体组件形成的内腔,控制装置通过转动阀杆来带动阀芯旋转,从而达到通断流体或切换流体的功能。如何使电动阀装配简单是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阀,有利于使电动阀装配简单,提高电动阀的装配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动阀,包括控制装置、阀芯球、阀体组件以及阀杆,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体腔,所述阀芯球位于所述阀体腔,所述阀杆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球传动连接,所述阀体组件包括封盖和阀本体,所述电动阀还包括动密封组件,所述动密封组件与所述阀杆组装,装配有所述阀杆的动密封组件部分位于所述阀体腔,所述动密封组件与所述阀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阀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封盖与所述阀本体可拆卸连接。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阀,包括控制装置、阀本体、封盖、阀杆以及动密封组件,动密封组件与阀杆组装,装配有阀杆的动密封组件与阀本体可拆卸连接,控制装置与阀本体可拆卸连接,封盖与阀本体可拆卸连接,通过对装配有阀杆的动密封组件、控制装置、阀本体以及封盖进行模块化设置,且相互之间可拆卸连接,有利于使电动阀装配简单,提高电动阀的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电动阀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阀本体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阀本体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动密封组件和阀杆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轴封座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4中活塞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4中限位架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4中挡圈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4中阀杆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1中动密封组件和阀杆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中控制装置的下壳体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2是电动阀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一个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中封盖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电动阀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中轴封座的一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16是电动阀的部分部件装配过程示意图一;图17是电动阀的部分部件装配过程示意图二;图18是动密封组件与阀杆的装配过程示意图一;图19是动密封组件与阀杆的装配过程示意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电动阀可应用于汽车空调系统,电动阀100包括控制装置1、阀芯球2、阀体组件3以及阀杆4,阀芯球2位于阀体组件3形成的阀体腔内,阀杆4的一端与控制装置1传动连接,阀杆4的另一端与阀芯球2传动连接,控制装置1输出转动力矩给阀杆4,阀杆4带动阀芯球2转动。参见图1,阀体组件3包括阀本体31、封盖32以及阀芯座33。参见图2和图3,阀本体31包括第一安装部311、第二安装部312以及第一通道313,第一安装部311形成第一安装腔314,第二安装部312形成第二安装腔315,第一安装腔314的开口位于阀本体31的一侧,第二安装腔315的开口位于阀本体31的另一侧,第一通道313的开口位于阀本体31的又一侧,上述三侧为阀本体31的不同侧,这样有利于避免干涉,提高阀本体31的利用率,有利于小型化。参见图1,部分封盖32位于第二安装腔315,封盖32与阀本体31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封盖32与阀本体31之间还可以进行密封设置,有利于防止流体从封盖32和阀本体31之间向外泄漏;封盖32与阀本体31装配形成阀体腔316,阀芯球2位于阀体腔316内,阀芯座33位于阀芯球2的两侧,阀芯座33设置有与阀芯球2的外表面配合的弧状配合面,至少部分阀芯座33与阀芯球2贴合设置,阀芯座33与阀芯球2滑动配合,设置阀芯座33用于对阀芯球2进行支撑,使阀芯球2与阀体腔316的底端留有间隙,以减小阀芯球2转动时与阀本体31之间的摩擦损耗,进一步地,阀芯座33与封盖32、阀芯座33与阀本体31之间还可以进行密封设置,减小内漏,提高控制精度;阀芯球2包括孔道21,封盖32包括第二通道321,孔道21贯穿阀芯球2设置,通过转动阀芯球2,可以使阀芯球2的孔道21与第一通道313、第二通道321连通或不连通,从而控制流体的通断。参见图1和图4,电动阀100还包括动密封组件6,动密封组件6用于限制流体沿阀杆4的轴向向外泄漏,动密封组件6包括轴封座61、活塞62、限位架63、挡圈64、第一密封件65、第二密封件66以及第三密封件67;活塞62、阀杆4以及轴封座61之间形成一腔室68。参见图5,轴封座61包括第一凸缘部611和主体部612,第一凸缘部611与主体部612一体加工成型,主体部612相对于第一凸缘部611呈悬臂结构设置,主体部612包括自由端部6121,主体部612围绕形成中空腔613;第一凸缘部611包括限位柱6111和第一通孔6112,限位柱6111沿轴封座61的轴向方向凸起设置,第一通孔6112与中空腔613连通设置,围绕形成第一通孔6112的圆周壁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沟槽6113,第一密封沟槽6113沿径向自圆周壁向内凹陷形成。参见图6,活塞62包括上端部621、下端部622以及第二通孔623,结合图1,定义活塞62靠近阀芯球2的一端为下端部622,远离阀芯球2的一端为上端部621;下端部622还设置有向下凸起的凸起部6221;第二通孔623贯穿活塞62设置,围绕形成第二通孔623的圆周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沟槽624,第二密封沟槽624自圆周壁向内凹陷形成;另外,在活塞62的外周壁上还设置有向内凹陷形成的第三密封沟槽625。参见图7,限位架63包括配合部631、止动部632以及第三通孔633,第三通孔633贯穿限位架63设置,配合部631用于与控制装置1传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配合部631呈星形结构设置,设置星形结构有利于限制控制装置1与配合部631之间的打滑,当然作为其他实施方式,配合部631还可以为其他具有限位功能的形状结构;止动部632包括非止动段6321和止动段6322,止动部632通过止动段6322与轴封座61的限位柱6111配合限位。参见图8,挡圈64包括第四通孔641和扇形孔642,第四通孔641和扇形孔642分别贯穿挡圈64设置,扇形孔642对称分布于第四通孔641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扇形孔642的数量为两个。参见图9,阀杆4包括第一杆部41、第二杆部42、连接部43以及第二凸缘部44,阀杆4为一体件,连接部43位于第二凸缘部44的一侧,第一杆部41、第二杆部42位于第二凸缘部44的另一侧,第一杆部41通过第二杆部42与第二凸缘部44一体连接,或者说第二杆部42比第一杆部41更靠近第二凸缘部44设置,第一杆部4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阀,包括控制装置、阀芯球、阀体组件以及阀杆,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体腔,所述阀芯球位于所述阀体腔,所述阀杆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球传动连接,所述阀体组件包括封盖和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阀还包括动密封组件,所述动密封组件与所述阀杆组装,装配有所述阀杆的动密封组件部分位于所述阀体腔,所述动密封组件与所述阀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阀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封盖与所述阀本体可拆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阀,包括控制装置、阀芯球、阀体组件以及阀杆,所述阀体组件包括阀体腔,所述阀芯球位于所述阀体腔,所述阀杆的一端与所述控制装置传动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阀芯球传动连接,所述阀体组件包括封盖和阀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阀还包括动密封组件,所述动密封组件与所述阀杆组装,装配有所述阀杆的动密封组件部分位于所述阀体腔,所述动密封组件与所述阀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阀本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封盖与所述阀本体可拆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凸缘部,所述第一凸缘部包括圆孔;所述阀本体包括第一螺纹孔,部分所述动密封组件位于所述阀体腔,所述第一凸缘部与所述阀本体抵接,所述动密封组件通过螺钉穿过所述圆孔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包括连接座和固定座,所述连接座包括第二螺纹孔,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连接孔,所述阀本体包括第二连接孔和第三螺纹孔,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第三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控制装置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孔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连接。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