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冷器管束防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767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冷器管束防冻装置,其中空冷器管束包括管束框架以及管束本体,管束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梁,空冷器管束防冻装置包括柔性挡风帘、驱动机构以及导杆;两侧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平行于侧梁的导杆,且导杆的底端位于管束本体的底端处;柔性挡风帘的两侧开设有沿其侧边轨迹方向排列的多个穿孔,柔性挡风帘通过穿孔套设在两导杆上,柔性挡风帘的底端固定于导杆的底端;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柔性挡风帘的顶端沿导杆运动,以使柔性挡风帘伸展或折叠。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空冷器管束防冻装置,其能在不过多改变管束现有结构的基础上,减少管束易冻部位的通风量,成本低廉且在未使用时不影响设备运行的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冷器管束防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冷器
,尤其涉及一种空冷器管束防冻装置。
技术介绍
空冷器存在一个天然的矛盾,即冬季怕冻,而夏季怕性能不够。过剩的性能设计往往带来冬季恶劣的防冻挑战。特别是对于夏季和冬季温差较大的地区,这个问题就更为突出。现有防冻技术分为三种情况:1、通过增加空冷器中的蒸汽流量,使空冷器不易冻结;2、通过减少空冷器的进风量,减少冷源;3、增加加热设备,如加热盘管。其中第1种情况会额外耗费用户的蒸汽,成本较高。第2种情况中一般分为百叶窗结构以及构架挡风帘结构;百叶窗结构是百叶窗安装在管束上方,通过调整百叶窗的开合角度来调整整片管束的通风量,它存在下述缺点:成本高,对管束结构有一定的要求,整片管束一起开合,无法重点保护关键的易冻住部位,风机静压增大,空冷器运行功耗上升;构架挡风帘结构是在空冷器的钢结构底部安装挡风帘,它存在下述缺点:无法精细控制,无法根据每片管束的特殊情况调整其进风量。第3中情况不仅造价高结构复杂,而且也会耗费用户的蒸汽,增加风机运行功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空冷器管束防冻装置,其中空冷器管束包括管束框架以及管束本体,管束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器管束防冻装置包括柔性挡风帘、驱动机构以及导杆;两侧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平行于侧梁的所述导杆,且所述导杆的底端位于管束本体的底端处;所述柔性挡风帘的两侧开设有沿其侧边轨迹方向排列的多个穿孔,所述柔性挡风帘通过穿孔套设在两所述导杆上,所述柔性挡风帘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导杆的底端;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柔性挡风帘的顶端沿所述导杆运动,以使所述柔性挡风帘伸展或折叠。/n

【技术特征摘要】
1.空冷器管束防冻装置,其中空冷器管束包括管束框架以及管束本体,管束框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侧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冷器管束防冻装置包括柔性挡风帘、驱动机构以及导杆;两侧梁上分别固定设置有平行于侧梁的所述导杆,且所述导杆的底端位于管束本体的底端处;所述柔性挡风帘的两侧开设有沿其侧边轨迹方向排列的多个穿孔,所述柔性挡风帘通过穿孔套设在两所述导杆上,所述柔性挡风帘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导杆的底端;所述驱动机构适于驱动所述柔性挡风帘的顶端沿所述导杆运动,以使所述柔性挡风帘伸展或折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器管束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包括支撑杆以及直杆;所述支撑杆适于支撑所述直杆以使所述直杆与侧梁留有间距。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冷器管束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梁上设置有圆管底座;所述圆管底座以及支撑杆上均开设有销孔,所述支撑杆适于套设在圆管底座内,所述销孔内设置有销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冷器管束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挡风帘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沿其宽度方向的滑杆,所述滑杆可滑动连接于所述直杆与侧梁留有的间距内,且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限位凸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冷器管束防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卷扬机以及牵引绳索;所述卷扬机设置在管束框架上,所述牵引绳索的第一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立恒冯宾陈特刘玉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国能汽轮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