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水仪电路控制板、控制方法及补水仪技术

技术编号:26757395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补水仪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补水仪控制电路板、控制方法及补水仪,补水仪电路控制板包括PCB基板以及安装在PCB基板上的雾化模块、供电管理模块以及开关模块,雾化模块包括三脚电感T1和雾化片Y1,雾化片Y1连接在三脚电感T1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之间,三脚电感T1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均与供电管理模块连接;三脚电感T1包括工型磁芯和缠绕在工型磁芯上的线圈;工型磁芯的下端部侧面等角度开设有第一引线槽、第二引线槽以及第三引线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补水仪电路控制板、控制方法及补水仪,只需要少数量的电气元件就能够实现雾化功能,同时采用贴片式的三脚电感结构,既减小了补水仪控制电路板的体积,又降低了控制电路板的产品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补水仪电路控制板、控制方法及补水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补水仪
,尤其涉及一种补水仪控制电路板、控制方法及补水仪。
技术介绍
在空气非常干燥的时候,我们的皮肤就会出现龟裂的现象,这时就需要增加空气的湿润度,保持一个湿润的环境来进行改善,补水仪就是最佳的选择。补水仪主要是采用雾化片的高频震动使得补水仪中的水被抛离水面产生飘逸的水雾,达到空气加湿的目的。现有的补水仪具有复杂的电路设计,从而匹配有尺寸较大的电路板,使得行业人员在对补水仪的形状及尺寸设计的过程中,需要首先考虑电路板的安装空间,从而不能在一定水容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补水仪的整体尺寸,无法满足众多消费者的需求。另外,复杂的电路设计在形成电路板产品的过程中,要经过较多的工序才能生产出,生产成本和电路板产品成本都很高。所以,设计一种电路板既能够实现加湿效果,又能相对于现有设计结构简化、尺寸减小的方案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补水仪电路控制板、控制方法及补水仪。一种补水仪电路控制板,包括PCB基板以及安装在PCB基板上的雾化模块、供电管理模块以及开关模块,开关模块、雾化模块均与供电管理模块连接,其中:雾化模块包括三脚电感T1和雾化片Y1,雾化片Y1连接在三脚电感T1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之间,三脚电感T1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均与供电管理模块连接;三脚电感T1包括工型磁芯和缠绕在工型磁芯上的线圈;工型磁芯的下端部侧面等角度开设有第一引线槽、第二引线槽以及第三引线槽;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及第三引脚分别从第一引线槽、第二引线槽以及第三引线槽固定至工型磁芯的下端部底面。进一步的,三脚电感T1还包括设置在工型磁芯下端部底面的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以及第三焊接部,第一引脚固定于第一焊接部上,第二引脚固定于第二焊接部上,第三引脚固定于第三焊接部上。进一步的,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第三焊接部上分别开设与第一引线槽、第二引线槽、第三引线槽分别相连接的第一焊接槽、第二焊接槽、第三焊接槽,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第三引脚分别固定于第一焊接槽、第二焊接槽和第三焊接槽内。进一步的,工型磁芯的上端部侧面开设有与第一引线槽位置相对应的安装指示槽。进一步的,PCB基板的上表面设有与工型磁芯下端部外边缘匹配的安装区,安装区内设有与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以及第三焊接部位置匹配的第一焊点、第二焊点以及第三焊点,第一焊点、第二焊点以及第三焊点分别与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点焊连接。进一步的,供电管理模块包括充电接口、补水仪管理芯片U1、电池BT1、电容C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其中:补水仪管理芯片U1的VCC端与充电接口的正极连接,补水仪管理芯片U1的GND端接地;电池BT1的正极与补水仪管理芯片U1的BAT端连接,电池BT1的负极接地;电容C1一端连接电池BT1的正极,另一端接地;电阻R1连接在充电接口的正极与负极之间;电阻R2一端与补水仪管理芯片U1的KEY端连接,另一端与充电接口的正极连接;电阻R3一端与补水仪管理芯片U1的PROG端连接,另一端接地;三脚电感T1的第一引脚与电池BT1的正极连接,三脚电感T1的第二引脚与补水仪管理芯片U1的SW端连接。进一步的,开关模块包括开关S1,开关S1一端连接补水仪管理芯片U1的KEY端,另一端接地。进一步的,还包括指示模块,指示模块包括指示灯LED1、指示灯LED2以及电阻R4,其中:指示灯LED1的正极、指示灯LED2的正极均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指示灯LED1的负极与补水仪管理芯片U1的LED1端连接;指示灯LED2的负极与补水仪管理芯片U1的LED2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与电池BT1的正极连接。进一步的,充电接口为USB接口。一种补水仪电路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补水仪电路控制板,方法包括:供电管理模块获取开关模块的动作信号;供电管理模块根据动作信号令三脚电感T1输出工作电压,并驱动雾化片Y1对水进行雾化;和/或,供电管理模块根据动作信号令三脚电感T1的输出电压为零,使雾化片Y1停止工作。一种补水仪,包括上述的补水仪电路控制板。本专利技术的补水仪电路控制板、控制方法及补水仪,通过三脚电感T1来驱动雾化片Y1进行雾化工作,一方面,雾化片加湿具有加湿效率高、电耗低、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等优点;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简化了整体的电路设计,只需要少数量的电气元件就能够实现雾化功能,同时采用贴片式的三脚电感结构,既减小了补水仪控制电路板的体积,又降低了控制电路板的产品成本,从而为补水仪的其他结构设计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补水仪控制电路板的电路设计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补水仪控制电路板中三脚电感的结构设计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补水仪控制电路板中三脚电感的底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补水仪控制电路板中PCB基板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1-PCB基板、101-第一焊点、102-第二焊点、103-第三焊点、2-供电管理模块、3-开关模块、4-雾化模块、41-工型磁芯、410-安装指示槽、411-第一引线槽、412-第二引线槽、413-第二引线槽、414-第一焊接部、415-第二焊接部、416-第三焊接部、417-第一焊接槽、418-第二焊接槽、419-第三焊接槽、42-线圈、5-指示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的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补水仪电路控制板,包括PCB基板1以及安装在PCB基板1上的供电管理模块2、开关模块3以及雾化模块4,开关模块3、雾化模块4均与供电管理模块2连接,其中:如图1所示,雾化模块4包括三脚电感T1和雾化片Y1,雾化片Y1连接在三脚电感T1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之间,三脚电感T1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均与供电管理模块2连接。三脚电感T1中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之间为初级线圈,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之间为次级线圈,初级线圈的匝数小于次级线圈的匝数,所以三脚电感T1将供电管理模块2提供的电压进行升压,为雾化片Y1提供工作电压,实现对水的雾化。本实施例中的供电管理模块2为雾化模块4提供工作电压和PWM功率驱动,开关模块3用于控制供电管理模块2是否对雾化模块4进行供电和PWM功率驱动,即开关模块3产生动作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补水仪电路控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PCB基板以及安装在所述PCB基板上的雾化模块、供电管理模块以及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所述雾化模块均与所述供电管理模块连接,其中:/n所述雾化模块包括三脚电感T1和雾化片Y1,所述雾化片Y1连接在所述三脚电感T1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之间,所述三脚电感T1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均与所述供电管理模块连接;/n所述三脚电感T1包括工型磁芯和缠绕在所述工型磁芯上的线圈;所述工型磁芯的下端部侧面等角度开设有第一引线槽、第二引线槽以及第三引线槽;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及所述第三引脚分别从所述第一引线槽、第二引线槽以及第三引线槽固定至所述工型磁芯的下端部底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补水仪电路控制板,其特征在于,包括PCB基板以及安装在所述PCB基板上的雾化模块、供电管理模块以及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所述雾化模块均与所述供电管理模块连接,其中:
所述雾化模块包括三脚电感T1和雾化片Y1,所述雾化片Y1连接在所述三脚电感T1的第二引脚和第三引脚之间,所述三脚电感T1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均与所述供电管理模块连接;
所述三脚电感T1包括工型磁芯和缠绕在所述工型磁芯上的线圈;所述工型磁芯的下端部侧面等角度开设有第一引线槽、第二引线槽以及第三引线槽;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及所述第三引脚分别从所述第一引线槽、第二引线槽以及第三引线槽固定至所述工型磁芯的下端部底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补水仪电路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脚电感T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工型磁芯下端部底面的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以及第三焊接部,所述第一引脚固定于所述第一焊接部上,所述第二引脚固定于所述第二焊接部上,所述第三引脚固定于所述第三焊接部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补水仪电路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第三焊接部上分别开设与所述第一引线槽、第二引线槽、第三引线槽分别相连接的第一焊接槽、第二焊接槽、第三焊接槽,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以及所述第三引脚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焊接槽、第二焊接槽和所述第三焊接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补水仪电路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型磁芯的上端部侧面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引线槽位置相对应的安装指示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补水仪电路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基板的上表面设有与所述工型磁芯下端部外边缘匹配的安装区,所述安装区内设有与所述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以及第三焊接部位置匹配的第一焊点、第二焊点以及第三焊点,所述第一焊点、第二焊点以及所述第三焊点分别与所述第一引脚、第二引脚、第三引脚点焊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补水仪电路控制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管理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必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吉天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