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邱伊萍专利>正文

一种柔性减振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73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09
本申请属于结构的柔性减振连接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减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相对设置;多个第一支撑条,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间排列设置,一端与第一支撑板连接;多个第二支撑条,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间排列设置,一端与第二支撑板连接,与各个第一支撑条交错分布;多组第一弹性片,每组第一弹性片的各个第一弹性片对应在一个第一支撑条上沿轴向排列设置;多组第二弹性片,每组第二弹性片的各个第二弹性片对应在一个第二支撑条上沿轴向排列设置;每个第一支撑条上的各个第一弹性片与与其相邻的第二支撑条上的各个弹性片交错分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减振连接结构
本申请属于结构的柔性减振连接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柔性减振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工程中多会涉及到部件间的连接,当前,存在部分被连接部件的连接部位需要能够伸缩,具有一定的柔性,以满足被连接部件间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需要,同时要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以满足被连接部件间减振的要求,为此,目前设计有由弹性材料制造的连接件,以该连接件对被连接部件进行连接,由于其具有较大的弹性变形能力,具有很好的伸缩能力,可很好的满足被连接部件间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的需要,并能够满足被连接部件间减振的要求,但以弹性材料制造的连接件,其需要依靠发生较大的弹性变形方能够提供足够的变形能力,实际应用时,为使其能够具有较大的弹性变形量,多设计其具有较大的尺寸结构,需占用较大的空间。鉴于上述技术缺陷的存在提出本申请。需注意的是,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柔性减振连接结构,以克服或减轻已知存在的至少一方面的技术缺陷。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减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与第一支撑板相对设置;多个第一支撑条,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间排列设置,一端与第一支撑板连接;多个第二支撑条,在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间排列设置,一端与第二支撑板连接,与各个第一支撑条交错分布;多组第一弹性片,每组第一弹性片的各个第一弹性片对应在一个第一支撑条上沿轴向排列设置;多组第二弹性片,每组第二弹性片的各个第二弹性片对应在一个第二支撑条上沿轴向排列设置;每个第一支撑条上的各个第一弹性片与与其相邻的第二支撑条上的各个弹性片交错分布。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柔性减振连接结构中,第一支撑板与各个第一支撑条一体成型;每个第一支撑条与其上的各个第一弹性片一体成型。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柔性减振连接结构中,每个第二支撑条与其上的各个第二弹性片一体成型;每个第二支撑条与第二支撑板连接的一端具有燕尾形凸出;每个第二支撑板上具有多个燕尾槽;每个燕尾形凸出对应卡入一个燕尾槽。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柔性减振连接结构中,各个第一支撑条中位于外侧的两个第一支撑条称为外侧支撑条;第二支撑板上有两个支撑凸出;两个外侧支撑条位于两个支撑凸出之间;每个支撑凸出对应与一个外侧支撑条贴合。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柔性减振连接结构中,每个外侧支撑条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导向槽;每个支撑凸出上具有导向凸出对应卡入一个导向槽,能够在该导向槽内滑动。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柔性减振连接结构中,第一支撑板上具有两个止动凸出;每个止动凸出对应与一个支撑凸出相对设置。根据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上述柔性减振连接结构中,每个止动凸出具有面向支撑凸出的止动面;每个止动面上凹陷形成止动槽;每个止动槽位于对应止动面上的端口呈内锥形;柔性减振连接结构还包括:两个支撑杆,每个支撑杆的一端对应与一个支撑凸出连接,另一端呈锥形指向对应的止动槽位于止动面上的端口。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减振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减振连接结构部分结构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减振连接结构局部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减振连接结构的另一局部示意图;其中:1-第一支撑板;2-第二支撑板;3-第一支撑条;4-第二支撑条;5-第一弹性片;6-第二弹性片;7-支撑凸出;8-导向凸出;9-止动凸出;10-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其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其他相关部分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描述中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一般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含义。本申请描述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中心”、“竖直”、“水平”、“内”、“外”等表示方位的词语仅用以表示相对的方向或者位置关系,而非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发生改变后,其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申请描述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用语,仅用于描述目的,用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而不能够将其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申请描述中所使用的“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不应理解为对数量的绝对限制,而应理解为存在至少一个。本申请描述中所使用的“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在本申请的描述中使用的“安装”、“相连”、“连接”等类似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领域内技术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其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4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柔性减振连接结构,包括: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与第一支撑板1相对设置;多个第一支撑条3,在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间排列设置,一端与第一支撑板1连接;多个第二支撑条4,在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间排列设置,一端与第二支撑板2连接,与各个第一支撑条3交错分布;多组第一弹性片5,每组第一弹性片5的各个第一弹性片5对应在一个第一支撑条3上沿轴向排列设置;多组第二弹性片6,每组第二弹性片6的各个第二弹性片6对应在一个第二支撑条4上沿轴向排列设置;每个第一支撑条3上的各个第一弹性片5与与其相邻的第二支撑条4上的各个弹性片6交错分布。对于上述实施例公开的柔性减振连接结构,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其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的外侧可分别连接至两个被连接部件,在该两个被连接部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过程中,可带动第一支撑板1、第二支撑板2相向或背向运动,进而使各个第一支撑条3、第二支撑条4发生相对运动,以及使第一支撑条3、第二支撑条4上的各组第一弹性片5、第二弹性片6发生相对运动,各组第一弹性片5中的各个第一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支撑板(1);/n第二支撑板(2),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相对设置;/n多个第一支撑条(3),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二支撑板(2)间排列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连接;/n多个第二支撑条(4),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二支撑板(2)间排列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连接,与各个所述第一支撑条(3)交错分布;/n多组第一弹性片(5),每组所述第一弹性片(5)的各个第一弹性片(5)对应在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条(3)上沿轴向排列设置;/n多组第二弹性片(6),每组所述第二弹性片(6)的各个第二弹性片(6)对应在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条(4)上沿轴向排列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条(3)上的各个第一弹性片(5)与其相邻的第二支撑条(4)上的各个弹性片(6)交错分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板(1);
第二支撑板(2),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相对设置;
多个第一支撑条(3),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二支撑板(2)间排列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1)连接;
多个第二支撑条(4),在所述第一支撑板(1)、所述第二支撑板(2)间排列设置,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连接,与各个所述第一支撑条(3)交错分布;
多组第一弹性片(5),每组所述第一弹性片(5)的各个第一弹性片(5)对应在一个所述第一支撑条(3)上沿轴向排列设置;
多组第二弹性片(6),每组所述第二弹性片(6)的各个第二弹性片(6)对应在一个所述第二支撑条(4)上沿轴向排列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条(3)上的各个第一弹性片(5)与其相邻的第二支撑条(4)上的各个弹性片(6)交错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支撑板(1)与各个所述第一支撑条(3)一体成型;
每个所述第一支撑条(3)与其上的各个第一弹性片(5)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减振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条(4)与其上的各个第二弹性片(6)一体成型;
每个所述第二支撑条(4)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连接的一端具有燕尾形凸出;
每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伊萍
申请(专利权)人:邱伊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