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节式高效高速排气阀,包括下端开口的第一筒体,第一筒体内孔中滑动配合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顶面固定安装有顶杆,第一筒体内腔侧壁上部固定安装有竖向的滑块,螺纹通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柱,第一筒体顶面开设有轴承孔,螺柱上竖向开设有第一通孔,顶杆顶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杆,螺柱顶面固定安装有下端开口的第二筒体。本装置在具有快速排气、压力调整高效便捷优点的基础上,使排气阀同时具备了高温和排气临界状态时的警示功能,大大提高了排气阀的使用安全性,本发明专利技术无需任何电气装置,能够适应高温高压高湿环境,具有可靠性高和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适合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防护领域大力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式高效高速排气阀
本专利技术属于压力管道、压力容器安全防护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调节式高效高速排气阀。
技术介绍
排气阀是一种在容器或管道达到预定压力后能够进行自动泄压的阀门,分为固定压力排气阀和压力可调排气阀,排气阀是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设备中不可或缺的安全防护装置,压力可调排气阀大多设置有旋钮,用户可通过转动旋钮调整排气阀的预定排气压力,但是现有的排气阀在即将排气时没有提前预警功能,在实际使用时,若排气阀即将达到预定压力,而此时不知情的用户上前操作排气阀,用户就很有可能被突然喷出的高压气体伤害;另外,很多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在工作状态下其温度会高于80℃甚至上百摄氏度,但是用户无法靠肉眼判断排气阀的表面温度,若直接触碰排气阀就会造成烫伤,因此需要一种在高压和高温状态下能够自动进行警示的排气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调节式高效高速排气阀,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调节式高效高速排气阀,包括下端开口的第一筒体,其特征在于:第一筒体外周下部设有螺纹,第一筒体内孔中滑动配合设有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第一活塞位于第二活塞下方,第一筒体外周开设有数个排气孔,排气孔均与第一筒体内腔相通,第一活塞顶面固定安装有顶杆,第二活塞竖向开设有螺纹通孔,第一活塞与第二活塞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第二活塞外周上开设有竖向的通槽,第一筒体内腔侧壁上部固定安装有竖向的滑块,滑块与通槽滑动配合,螺纹通孔中螺纹连接有螺柱,第一筒体顶面开设有轴承孔,螺柱上端与轴承孔转动连接,螺柱上竖向开设有第一通孔,顶杆上端伸入第一通孔内部,顶杆顶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杆,螺柱顶面固定安装有下端开口的第二筒体,第二筒体外周两侧分别通过铰接座转动连接有拨杆,第二筒体内孔中滑动配合设有推板,推板顶面与第二筒体内孔顶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记忆合金弹簧,第二筒体外周两侧分别竖向开设有透槽,推板外周两侧通过轴承座分别转动连接有拉杆,拉杆分别穿过对应的透槽,拉杆远离推板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拨杆顶面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如上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高效高速排气阀,所述第一活塞外周固定套装有密封圈。如上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高效高速排气阀,所述记忆合金弹簧材质优选CuZnAI记忆合金。如上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高效高速排气阀,所述弹簧杆的推力需大于记忆合金弹簧在低温伸展状态时的推力。如上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高效高速排气阀,所述拨杆外端分别固定安装有梯形块。如上所述的一种可调节式高效高速排气阀,所述梯形块相背一侧均涂刷有警示图案,拨杆的底面也均涂有警示图案。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装置在安装时需要在管路上预先开设螺纹安装孔,将第一筒体下部螺纹安装于管路外周上(安装时需要在螺纹上涂抹螺纹胶,增大第一筒体与管路的连接强度,避免用户在之后调整阀门时带动第一筒体转动),使第一筒体下端开口与管路内腔相通,管路内的气压会将第一活塞向上推动,弹簧受力压缩,当管路内气压超过预定排气压力,第一活塞会被推动到排气孔上方,管路内的气体会通过第一筒体内腔和排气孔排出,直到管路内压力恢复正常,弹簧将第一活塞向下推动到排气孔下方为止;由于弹簧的推力与其被压缩长度成正比,用户在需要调整预定排气压力时,可以抓住拨杆转动螺柱,螺柱会依靠与螺纹通孔的配合作用带动第二活塞向下或向上移动,第二活塞同时会通过弹簧带动第一活塞同向运动(常见排气阀的排气压力都在1MPa以上,因此弹簧的弹力一般都在1000N以上,与其相比第二活塞与第一筒体内壁的摩擦力可以忽略不计,第二活塞能够通过弹簧拉动第一活塞一起移动),当第二活塞向上移动时,第一活塞与排气孔的竖向距离缩短,在进行排气时弹簧的压缩量减少,预定排气压力降低;反之当第一活塞向下移动时,弹簧需要被压缩更大的行程,第一活塞才能移动到排气孔上方进行排气,预定排气压力升高,该结构通过转动拨杆可以快速高效的调节预定排气压力,采用多个排气孔的设计也能够提高排气效率,尽快降低管路内压力;另外,当第一活塞被压力推动向上移动到接近排气孔的高度时,顶杆会沿着第一通孔向上移动,顶杆顶端的弹簧杆会向上进入第二筒体内腔中并将推板向上推动,如图4所示,推板在向上移动时会通过铰接连接的拉杆拉动两侧的拨杆,使两侧拨杆绕其铰接座向上翻转90°,变成竖直状态的拨杆会将本专利技术外观显著改变,能够对用户起到明显的警示作用,警示用户本专利技术即将排气,拨杆此时也失去原本的握把功能,避免用户的手靠近第一筒体,随着管路内压力进一步升高,顶杆继续向上移动,这时推板已经无法继续向上移动,因此弹簧杆会被压缩变短,第一活塞移动到排气孔上方进行排气,当排气完毕第一活塞向下移动时,顶杆向下移动,弹簧杆会首先伸长恢复原状,此时推板依旧被顶在最上方,拨杆继续保持竖直状态,警示用户压力还未恢复正常,直到第一活塞进一步下降,弹簧杆在恢复伸展状态后继续向下移动与推板脱开接触,推板会在重力和记忆合金弹簧作用下向下滑落恢复原位,两侧的拨杆也会向两侧展开恢复横向状态,本专利技术恢复为可调压的正常状态;另外,当本专利技术的温度超过85℃时,记忆合金弹簧会受热缩短,拉动推板向上移动,两侧的拨杆同样会向上翻转变为竖直状态,对用户进行警示,当本专利技术的温度下降到85℃以下后,记忆合金弹簧会伸长恢复原状将推板向下推动,拨杆也会重新向两侧展开恢复原状,解除警示状态;本装置在具有快速排气、压力调整高效便捷优点的基础上,使排气阀同时具备了了高温和排气临界状态时的警示功能,避免了用户在操作排气阀时被突然喷出的气体或高温伤害,大大提高了排气阀的使用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无需任何电气装置,能够适应高温高压高湿环境,具有可靠性高和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适合在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安全防护领域大力推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调整预定排气压力使用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排气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可调节式高效高速排气阀,如图所示,包括下端开口的第一筒体1,其特征在于:第一筒体1外周下部设有螺纹,第一筒体1内孔中滑动配合设有第一活塞2和第二活塞3,第一活塞2位于第二活塞3下方,第一筒体1外周开设有数个排气孔11,排气孔11均位于同一水平高度,排气孔11均位于第一活塞2和第二活塞3之间,排气孔11均与第一筒体1内腔相通,第一活塞2顶面固定安装有顶杆21,第二活塞3竖向开设有螺纹通孔31,第一活塞2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式高效高速排气阀,包括下端开口的第一筒体(1),其特征在于:第一筒体(1)外周下部设有螺纹,第一筒体(1)内孔中滑动配合设有第一活塞(2)和第二活塞(3),第一活塞(2)位于第二活塞(3)下方,第一筒体(1)外周开设有数个排气孔(11),排气孔(11)均与第一筒体(1)内腔相通,第一活塞(2)顶面固定安装有顶杆(21),第二活塞(3)竖向开设有螺纹通孔(31),第一活塞(2)与第二活塞(3)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2),第二活塞(3)外周上开设有竖向的通槽(32),第一筒体(1)内腔侧壁上部固定安装有竖向的滑块(33),滑块(33)与通槽(32)滑动配合,螺纹通孔(31)中螺纹连接有螺柱(4),第一筒体(1)顶面开设有轴承孔(12),螺柱(4)上端与轴承孔(12)转动连接,螺柱(4)上竖向开设有第一通孔(41),顶杆(21)上端伸入第一通孔(41)内部,顶杆(21)顶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杆(22),螺柱(4)顶面固定安装有下端开口的第二筒体(5),第二筒体(5)外周两侧分别通过铰接座转动连接有拨杆(51),第二筒体(5)内孔中滑动配合设有推板(6),推板(6)顶面与第二筒体(5)内孔顶面之间固定连接有记忆合金弹簧(61),第二筒体(5)外周两侧分别竖向开设有透槽(52),推板(6)外周两侧通过轴承座分别转动连接有拉杆(62),拉杆(62)分别穿过对应的透槽(52),拉杆(62)远离推板(6)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拨杆(51)顶面通过轴承座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式高效高速排气阀,包括下端开口的第一筒体(1),其特征在于:第一筒体(1)外周下部设有螺纹,第一筒体(1)内孔中滑动配合设有第一活塞(2)和第二活塞(3),第一活塞(2)位于第二活塞(3)下方,第一筒体(1)外周开设有数个排气孔(11),排气孔(11)均与第一筒体(1)内腔相通,第一活塞(2)顶面固定安装有顶杆(21),第二活塞(3)竖向开设有螺纹通孔(31),第一活塞(2)与第二活塞(3)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2),第二活塞(3)外周上开设有竖向的通槽(32),第一筒体(1)内腔侧壁上部固定安装有竖向的滑块(33),滑块(33)与通槽(32)滑动配合,螺纹通孔(31)中螺纹连接有螺柱(4),第一筒体(1)顶面开设有轴承孔(12),螺柱(4)上端与轴承孔(12)转动连接,螺柱(4)上竖向开设有第一通孔(41),顶杆(21)上端伸入第一通孔(41)内部,顶杆(21)顶端固定安装有弹簧杆(22),螺柱(4)顶面固定安装有下端开口的第二筒体(5),第二筒体(5)外周两侧分别通过铰接座转动连接有拨杆(51),第二筒体(5)内孔中滑动配合设有推板(6),推板(6)顶面与第二筒体(5)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荣,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