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规丛式井组油气计量与分离系统及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5562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非常规丛式井组油气计量与分离系统及其方法,丛式井组包含n口井,所述系统包括井口并联模块、第一连接管、捕屑器、除砂装置、降压装置、第二连接管、多相流量计和分离装置,其中,井口并联模块将n口井中任意一口井返排流体输送给捕屑器;第一连接管将剩下n‑1口井的返排流体输送给降压装置;捕屑器除砂装置能够对返排流体进行捕屑除砂;降压装置能够降低返排流体的压力;第二连接管能够接收降压装置中的返排流体并汇集输送给分离装置;多相流量计能分别对n口井的返排流体进行精确计量;分离装置能够对进入其中的返排流体进行分离,得到污水、气体和油。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够对丛式井组单独计量、集中分离,减少了设备数量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常规丛式井组油气计量与分离系统及其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石油天然气开采
,具体来讲,涉及一种非常规丛式井组油气计量与分离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页岩气等非常规气藏丛式井逐渐形成了“整体化部署、拉链式压裂”的工厂化压裂模式。为了适应工厂化作业模式,达到页岩气的商业化开发的目的,往往采用丛式井组开发的方式,通常一个平台部署6口井,经过近年来的不断的探索,依据摒弃了传统的“一井一组”流程的作业方式,出于节约设备的场地空间的考虑,多井共用设备,单平台配备的分离器少于井口数,各井采用轮换计量的方式,必然存在两口井、甚至多口井同时进入一台分离器进行混合计量的情况,这就对单井气液产量的计量存在一定影响。页岩气储层渗透率低,单井产量低,排采作业前期产量变化非常明显,这种几率方式很难掌握同一平台各井的准确动态产量数据,极不利于后期页岩气井生产制度的优化调整及其他相关研究工作的开展,为油气田开采带来极大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中的至少一项。例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页岩气等非常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常规丛式井组油气计量与分离系统,所述丛式井组包含n口井,所述n口井中每口井都通过管道向外输送返排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井口并联模块、第一连接管、捕屑器、除砂装置、降压装置、第二连接管、多相流量计和分离装置,其中,/n所述井口并联模块分别与n口井的出口管道连接,井口并联模块能够将n口井中任意一口井的返排流体输送给捕屑器,并将剩下n-1口井的返排流体分别输出;/n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与井口并联模块连接,另一端与降压装置连接,以将剩下n-1口井的返排流体分别输送给降压装置;/n所述捕屑器能够接收井口并联模块输送的返排流体并去除其中的碎屑;/n所述除砂装置与捕屑器连接,除砂装置能够去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常规丛式井组油气计量与分离系统,所述丛式井组包含n口井,所述n口井中每口井都通过管道向外输送返排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井口并联模块、第一连接管、捕屑器、除砂装置、降压装置、第二连接管、多相流量计和分离装置,其中,
所述井口并联模块分别与n口井的出口管道连接,井口并联模块能够将n口井中任意一口井的返排流体输送给捕屑器,并将剩下n-1口井的返排流体分别输出;
所述第一连接管一端与井口并联模块连接,另一端与降压装置连接,以将剩下n-1口井的返排流体分别输送给降压装置;
所述捕屑器能够接收井口并联模块输送的返排流体并去除其中的碎屑;
所述除砂装置与捕屑器连接,除砂装置能够去除返排流体中的砂粒和部分固相颗粒;
所述降压装置能够分别接收n-1口井的返排流体并对n-1口井中的返排流体进行降压处理,且所述降压装置还能够接收经过捕屑器和除砂装置的返排流体并对其进行降压处理;
所述第二连接管一端与降压装置连接,以分别接收n口井的返排流体,另一端能够将n口井的返排流体汇合后输送给分离装置;
所述多相流量计分别设置在第二连接管的所述一端上并能够分别对n口井的返排流体进行精确计量;
所述分离装置能够对进入其中的返排流体进行分离,得到污水、气体和油;
其中,n为不小于2的整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常规丛式井组油气计量与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污水池,所述污水池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分离装置、降压装置、以及除砂装置相连,以接收所述分离装置、降压装置和除砂装置产生的污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非常规丛式井组油气计量与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输气撬,所述输气撬通过管道与所述分离装置相连以接收所述分离装置分离出的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非常规丛式井组油气计量与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燃烧池,燃烧池分别通过油管与所述输气撬和所述分离装置相连,以接收所述输气撬中的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刚谢奎潘登涂敖曾小军黄船何博江涛谢胜张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