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蜈蚣梯及梯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5598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拆卸蜈蚣梯,包括立柱一和一个以上立柱二,立柱一下端和立柱二下端分别与连接块一固定,连接块一侧壁上设有两个以上卡槽,立柱二上端分别与连接块二固定,连接块二侧壁上固定有两个以上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卡块卡在卡槽内,连接块一和连接块二上分别设有安装孔,立柱一上的连接块一和立柱二上的连接块二、立柱二上的连接块一和相邻的立柱二上的连接块二分别通过螺栓一固定连接,立柱一和立柱二外套设固定有安装套,安装套分别与脚踏板铰接,脚踏板下端固定有限位板,梯头包括挂环、U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作业人员作业风险,避免了作业过程中的风险,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蜈蚣梯及梯头
本技术主要涉及蜈蚣梯的
,具体涉及一种可拆卸蜈蚣梯及梯头。
技术介绍
绝缘蜈蚣梯是由单根绝缘管作为主柱并用绝缘板材做成条状脚踏在主柱上交叉排列制成的梯子,可挂在导线、横担或构件上使用的绝缘梯。梯头是用于将梯子固定至横担侧的挂钩或其他装置,实现梯子的悬挂作用。目前的作业方式中,拆装蜈蚣梯用时都高达5-12分钟,在一些简单的作业中,甚至完成一项工作的30%时间用于固定及拆除梯子。蜈蚣梯在实际使用时,蜈蚣梯和横担塔材连接处主要依靠绝缘绳索绑扎,在绑扎过程中需要熟练的技术和正确的绑扎方法。如果在绑扎方式不对情况下,严重情况下受力会脱落,影响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且由于绳子有延展性,会使蜈蚣梯在使用受力过程中轻微转动。此外,由于220kV直线杆塔横担到导线距离约为2.2米,但是由于车辆空间太小,在运输过程中放不下,只能分为两段,分段处使用球头旋转弹簧连接。这种简单连接方式虽然不会断,但是由于长时间使用、拆卸,会造成连接处有松动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可拆卸蜈蚣梯及梯头,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拆卸蜈蚣梯,包括立柱一和一个以上立柱二,所述立柱一下端和立柱二下端分别与连接块一固定,所述连接块一侧壁上设有两个以上卡槽,所述立柱二上端分别与连接块二固定,所述连接块二侧壁上固定有两个以上与卡槽相适配的卡块,所述卡块卡在卡槽内,所述连接块一和连接块二上分别设有安装孔,所述立柱一上的连接块一和立柱二上的连接块二、立柱二上的连接块一和相邻的立柱二上的连接块二分别通过螺栓一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一和立柱二外套设固定有安装套,所述安装套分别与脚踏板铰接,所述脚踏板下端固定有限位板。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一和立柱二上分别设有穿孔,所述安装套分别设置在穿孔处,所述安装套分别与立柱一、立柱二通过螺栓二连接固定,螺栓二分别穿过相应的穿孔。进一步的,所述脚踏板上设有防滑纹。进一步的,一种可拆卸的蜈蚣梯的梯头,包括挂环、U型板,所述挂环固定在立柱一上端,所述挂环上设有挂孔,所述U型板靠近挂环的一端与螺杆固定,所述螺杆穿过挂孔与螺母通过螺纹连接,所述U型板远离挂环的一端设有两个以上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上设有螺栓四。进一步的,所述挂环下端与螺栓三固定,所述螺栓三与立柱一通过螺纹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蜈蚣梯采用硬连接方式与横担固定,解决了蜈蚣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下坠甚至脱落的风险,降低作业人员作业风险,避免了作业过程中的风险,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2)蜈蚣梯分段式设计,挂、拆蜈蚣梯可在1分钟内完成,大大缩减了梯子的安装时间,缩减率达80%以上,进而缩短了作业时长,每次作业至少可缩短5分钟以上作业时间;3)蜈蚣梯的梯头可保证梯子牢固固定,梯子固定前方便平移调节,操作简单,技能不熟练人员也可轻易上手使用,作业中梯子非常稳固,梯子不下坠,大约5度以内轻微晃动,稳定性良好,利于作业人员开展工作,降低人员技能要求,减轻高空作业人员心理负担。4)解决了梯子携带难题,分段组装及脚踏板可折叠,方便运输与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一种可拆卸蜈蚣梯及梯头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中立柱一和挂环的侧视图。图中:1、立柱一;2、立柱二;3、连接块一;4、卡槽;5、连接块二;6、卡块;7、安装孔;8、螺栓一;9、安装套;10、脚踏板;11、限位板;12、螺栓二;13、挂环;14、U型板;15、挂孔;16、螺杆;17、螺母;18、螺栓四;19、螺栓三。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着重参照附图1-3,一种可拆卸蜈蚣梯,包括立柱一1和一个以上立柱二2,立柱一1下端和立柱二2下端分别与连接块一3固定,连接块一3侧壁上设有两个以上卡槽4。立柱二2上端分别与连接块二5固定,连接块二5侧壁上固定有两个以上与卡槽4相适配的卡块6,卡块6卡在卡槽4内。连接块一3和连接块二5上分别设有安装孔7,立柱一1上的连接块一3和立柱二2上的连接块二5、立柱二2上的连接块一3和相邻的立柱二2上的连接块二5分别通过螺栓一8固定连接,螺栓一8分别穿过相应位置的安装孔7。立柱一1和立柱二2外套设固定有一个以上安装套9,立柱一1和立柱二2上分别设有穿孔,穿孔与安装套9数量相同,安装套9分别设置在穿孔处。安装套9分别与立柱一1、立柱二2通过螺栓二12连接固定,螺栓二12分别穿过相应的穿孔。安装套9分别与脚踏板10铰接,脚踏板10下端固定有限位板11,限位板11可防止脚踏板11与立柱一或立柱二垂直后继续向下转动。脚踏板10上设有防滑纹。一种可拆卸蜈蚣梯的梯头,梯头包括挂环13、U型板14,挂环13固定在立柱一1上端,挂环13下端与螺栓三19固定,螺栓三19与立柱一1通过螺纹连接。挂环13上设有挂孔15,U型板14靠近挂环13的一端与螺杆16固定,螺杆16穿过挂孔15与螺母17通过螺纹连接,U型板14远离挂环13的一端设有两个以上固定孔,固定孔上设有螺栓四18。工作原理:将U型板14挂在横担上,然后通过螺栓四18将梯头与横担紧固,解决了蜈蚣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下坠甚至脱落的风险,降低作业人员作业风险,避免了作业过程中的风险,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立柱一1和立柱二2之间、立柱二2之间可分别通过螺栓一8进行紧固,梯头可通过螺栓三19与立柱一1紧固,挂、拆蜈蚣梯在1分钟内完成,大大缩减了梯子的安装时间,缩减率达80%以上,进而缩短了作业时长,每次作业至少可缩短5分钟以上作业时间。在运输过程中,可将立柱一1和立柱二2分段拆开,脚踏板10可折叠,方便运输与携带。上述结合附图对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拆卸蜈蚣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一(1)和一个以上立柱二(2),所述立柱一(1)下端和立柱二(2)下端分别与连接块一(3)固定,所述连接块一(3)侧壁上设有两个以上卡槽(4),所述立柱二(2)上端分别与连接块二(5)固定,所述连接块二(5)侧壁上固定有两个以上与卡槽(4)相适配的卡块(6),所述卡块(6)卡在卡槽(4)内,述连接块一(3)和连接块二(5)上分别设有安装孔(7),所述立柱一(1)上的连接块一(3)和立柱二(2)上的连接块二(5)、立柱二(2)上的连接块一(3)和相邻的立柱二(2)上的连接块二(5)分别通过螺栓一(8)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一(1)和立柱二(2)外套设固定有安装套(9),所述安装套(9)分别与脚踏板(10)铰接,所述脚踏板(10)下端固定有限位板(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蜈蚣梯,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一(1)和一个以上立柱二(2),所述立柱一(1)下端和立柱二(2)下端分别与连接块一(3)固定,所述连接块一(3)侧壁上设有两个以上卡槽(4),所述立柱二(2)上端分别与连接块二(5)固定,所述连接块二(5)侧壁上固定有两个以上与卡槽(4)相适配的卡块(6),所述卡块(6)卡在卡槽(4)内,述连接块一(3)和连接块二(5)上分别设有安装孔(7),所述立柱一(1)上的连接块一(3)和立柱二(2)上的连接块二(5)、立柱二(2)上的连接块一(3)和相邻的立柱二(2)上的连接块二(5)分别通过螺栓一(8)固定连接,所述立柱一(1)和立柱二(2)外套设固定有安装套(9),所述安装套(9)分别与脚踏板(10)铰接,所述脚踏板(10)下端固定有限位板(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蜈蚣梯,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一(1)和立柱二(2)上分别设有穿孔,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健赵瑞东李旭东张思源封富孙万超张嘉琛杨文强李鹏飞郝春来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鄂尔多斯电业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