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挤封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557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50
一体化挤封管柱由双向卡瓦密封结构、滑套提挂式机械开关结构、液压坐封结构、密封自锁结构、防杂物结构、不解封正反循环替液洗井结构、上提解封结构、丢手结构等部分组成。一体化挤封管柱通过投球打压,推动液压坐封结构,实现双向卡瓦密封结构张开,锁紧套管,实现工具锚定套管;继续打压,压缩一体化挤封管柱胶筒,使得胶简贴紧套管,实现密封,同时,密封自锁结构启动,确保卸掉压力胶筒仍处于密封状态;继续打压,座封球座丢手,打开挤堵通道。上提管柱,实现一体化挤封管柱解封。如需将一体化挤封管柱留着井内,通过投球,打压,启动丢手结构,实现一体化挤封管柱丢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化挤封管柱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一体化挤封管柱,属于石油开采工业
,用于报废井封井作业、酸化、化堵、打水泥塞作业。
技术介绍
目前,老井封堵是保证油气储库密封完整性的关键,通常采用特殊的堵剂进行井筒、上窜通道、套管外和盖层段处理。现有用于老井封堵的工具在现场施工中,需要下两趟管柱,为了更好的为老井封堵施工服务,急需一种工具实现下一趟管柱完成相应的施工要求,针对需求研发设计了一体化挤封管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体化挤封管柱由双向卡瓦密封结构、滑套提挂式机械开关结构、液压坐封结构、密封自锁结构、防杂物结构、不解封正反循环替液洗井结构、上提解封结构、丢手结构等部分组成。一体化挤封管柱通过投球打压,推动液压坐封结构,实现双向卡瓦密封结构张开,锁紧套管,实现工具锚定套管;继续打压,压缩一体化挤封管柱胶筒,使得胶筒贴紧套管,实现密封,同时,密封自锁结构启动,确保卸掉压力胶筒仍处于密封状态;继续打压,座封球座丢手,打开挤堵通道。上提管柱,启动滑套提挂式机械开关结构,实现挤堵通道的关闭,打开不解封正反循环替液洗井结构;继续上提管柱,剪断解封剪销,实现一体化挤封管柱解封。如需将一体化挤封管柱留着井内,通过投球,打压,启动丢手结构,实现一体化挤封管柱丢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体化挤封管柱,其特征在于,由双向卡瓦密封结构,滑套提挂式机械开关结构,液压坐封结构,密封自锁结构,防杂物结构,不解封正反循环替液洗井结构,丢手结构等部分组成。所述一体化挤封管柱实现一趟管柱完成坐封、插管、挤封、解封或丢手施工作业;所述一体化挤封管柱的卡瓦采用双向卡瓦密封结构设计,由卡瓦套和卡瓦组成,为工具在井下座封后提供双向锚定力;所述挤堵通道的关闭通过滑套提挂式机械开关结构实现,由开关主体、开关提挂管、爪式开关座、解封底托、O型密封圈、解封丢手杆组成,通过上提拉断解封丢手杆,通过开关提挂管带动爪式开关座向上移动,实现对开关主体的密封;所述座封过程利用液压坐封结构和密封自锁结构实现,由解封锁套管、座封锁环套、解封锁块、解封活塞、座封活塞、座封锁环、中心管、注入管、座封活塞锁环套、解封帽、保护套、锥体、卡瓦套、卡瓦、胶筒护碗、胶筒、隔环、座封球座、钢球、开关主体、开关提挂管组成;所述防止遇卡设计了防杂物结构,由保护套、锥体、卡瓦套、卡瓦组成;所述根据现场施工要求设计了不解封正反循环替液洗井结构,由解封锁套管、座封锁环套、解封锁块、解封活塞、座封活塞、座封锁环、中心管、注入管、座封活塞锁环套、开关主体、开关提挂管组成;所述设计有上提解封结构实现解封操作,由上接头、阀体、阀芯、解封锁套管、锁爪、解封提挂管接头、座封锁环套、解封锁块、解封活塞、座封活塞、座封锁环、中心管、注入管、座封活塞锁环套、解封帽、锥体、卡瓦套、卡瓦、胶筒护碗、胶筒、隔环、开关主体、开关提挂管、爪式开关座组成;所述设计有丢手结构实现进行丢手操作,由上接头、阀体、阀芯、解封锁套管、锁爪、滑套芯子、钢球组成。附图说明图1为一体化挤封管柱结构图。图中:1-上接头;2-阀体;3-阀芯;4-解封锁套管;5-锁爪;6-滑套芯子;7-钢球;10-解封提挂管接头;13-座封锁环套;14-解封锁块;15-解封活塞;17-座封活塞;18-座封锁环;19-中心管;20-注入管;22-座封活塞锁环套;27-解封帽;28-保护套;29-锥体;30-卡瓦套;31-卡瓦;33-胶筒护碗;34-胶筒;35-隔环;36-座封球座;37-钢球;39-开关主体;40-开关提挂管;41-爪式开关座;44-解封底托;45-O型密封圈;46-解封丢手杆。图2为双向卡瓦密封结构图。图中:30-卡瓦套;31-卡瓦。图3为滑套提挂式机械开关结构图。图中:39-开关主体;40-开关提挂管;41-爪式开关座;44-解封底托;45-0型密封圈;46-解封丢手杆。图4为液压坐封结构和密封自锁结构图。图中:4-解封锁套管;13-座封锁环套;14-解封锁块;15-解封活塞;17-座封活塞;18-座封锁环;19-中心管;20-注入管;22-座封活塞锁环套;27-解封帽;28-保护套;29-锥体;30-卡瓦套;31-卡瓦;33-胶筒护碗;34-胶筒;35-隔环;36-座封球座;37-钢球;39-开关主体;40-开关提挂管。图5为防杂物结构图。图中:28-保护套;29-锥体;30-卡瓦套;31-卡瓦。图6为不解封正反循环替液洗井结构图。图中:4-解封锁套管;13-座封锁环套;14-解封锁块;15-解封活塞;17-座封活塞;18-座封锁环;19-中心管;20-注入管;22-座封活塞锁环套;39-开关主体;40-开关提挂管。图7为上提解封结构图。图中:1-上接头;2-阀体;3-阀芯;4-解封锁套管;5-锁爪;13-座封锁环套;14-解封锁块;15-解封活塞;17-座封活塞;18-座封锁环;19-中心管;20-注入管;22-座封活塞锁环套;27-解封帽;29-锥体;30-卡瓦套;31-卡瓦;33-胶筒护碗;34-胶筒;35-隔环;39-开关主体;40-开关提挂管。图8为丢手结构图。图中:1-上接头;2-阀体;3-阀芯;4-解封锁套管;5-锁爪;6-滑套芯子;7-钢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参见图1,一种一体化挤封管柱,其特征在于,由双向卡瓦密封结构,滑套提挂式机械开关结构,液压坐封结构,密封自锁结构,防杂物结构,不解封正反循环替液洗井结构,丢手结构等部分组成。上接头(1);阀体(2);阀芯(3);解封锁套管(4);锁爪(5);滑套芯子(6);钢球(7);解封提挂管接头(10);座封锁环套(13);解封锁块(14);解封活塞(15);座封活塞(17);座封锁环(18);中心管(19);注入管(20);座封活塞锁环套(22);解封帽(27);保护套(28);锥体(29);卡瓦套(30);卡瓦(31);胶筒护碗(33);胶筒(34);隔环(35);座封球座(36);钢球(37);开关主体(39);开关提挂管(40);爪式开关座(41);解封底托(44);O型密封圈(45);解封丢手杆(46)。参见图2,所述一体化挤封管柱的卡瓦采用双向卡瓦密封结构设计,由卡瓦套(30)和卡瓦(31)组成,为工具在井下座封后提供双向锚定力。参见图3,所述挤堵通道的关闭通过滑套提挂式机械开关结构实现,由开关主体(39);开关提挂管(40);爪式开关座(41);解封底托(44);O型密封圈(45);解封丢手杆(46)组成,通过上提拉断解封丢手杆(46),通过开关提挂管(40)带动爪式开关座(41)向上移动,实现对开关主体(39)的密封。参见图4,所述座封过程利用液压坐封结构和密封自锁结构实现,由解封锁套管(4);座封锁环套(13);解封锁块(14);解封活塞(15);座封活塞(17);座封锁环(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化挤封管柱,其特征在于,由双向卡瓦密封结构,滑套提挂式机械开关结构,液压坐封结构,密封自锁结构,防杂物结构,不解封正反循环替液洗井结构,丢手结构等部分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化挤封管柱,其特征在于,由双向卡瓦密封结构,滑套提挂式机械开关结构,液压坐封结构,密封自锁结构,防杂物结构,不解封正反循环替液洗井结构,丢手结构等部分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挤封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挤封管柱实现一趟管柱完成坐封、插管、挤封、解封或丢手施工作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挤封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挤封管柱的卡瓦采用双向卡瓦密封结构设计,由卡瓦套和卡瓦组成,为工具在井下座封后提供双向锚定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挤封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堵通道的关闭通过滑套提挂式机械开关结构实现,由开关主体、开关提挂管、爪式开关座、解封底托、O型密封圈、解封丢手杆组成,通过上提拉断解封丢手杆,通过开关提挂管带动爪式开关座向上移动,实现对开关主体的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挤封管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座封过程利用液压坐封结构和密封自锁结构实现,由解封锁套管、座封锁环套、解封锁块、解封活塞、座封活塞、座封锁环、中心管、注入管、座封活塞锁环套、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贵东马景阳刘宝伟唐强肖骁陈博刘峰王博修正武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鼎和源瑞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