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旋转活动百叶窗罩及窗体结构组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5543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领域内的一种旋转活动百叶窗罩及窗体结构组合方法,其圆形窗体的中心设置有用于插入轴套的轴套孔,固定窗罩固定连接在圆形窗体的外侧,固定窗罩的中心设有用于插入窗轴的轴孔,可升降的活动窗罩设置在固定窗罩的外侧;固定窗罩与活动窗罩上设置有多个从中心向外放射状分布的辐条,高弹性防水织物设置在固定窗罩与活动窗罩的对应辐条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工作时,优选将所述圆形窗体安装固定在建筑顶部,作为天窗使用,通过活动窗罩升降运动及旋转运动,使其可以产生吸热、放热和保温的效果,形成八种不同的天窗组合状态,以便根据不同季节及室内外温差进行调节,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旋转活动百叶窗罩及窗体结构组合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具体是一种百叶窗罩及窗体结构。
技术介绍
室外窗体百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遮阳措施,同时具有遮阳、匀光等作用。但其也有不足之处,主要在于:由于百叶窗的叶片角度调整较为困难,所以多采用固定式百叶,由于叶片位置无法调整,在冬季时,这种遮阳作用反而起到了负面效果。若能在冬季时通过此百叶结构,利用太阳辐射对窗体周围空气进行加热,而在夏季通过此百叶结构遮阳并反射过多的光辐射或完全隔绝阳光则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墙内侧的建筑室内热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转活动百叶窗罩及窗体结构组合方法,该结构通过旋转、升降活动窗罩以调整整体百叶结构,可改变太阳辐射吸收效果;并可根据需要设置不同工况,以同时适应不同天气条件。为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旋转活动百叶窗罩及窗体结构组合方法,包括圆形窗体、固定窗罩、活动窗罩、轴套、窗轴和高弹性防水织物;所述圆形窗体的中心设置有用于插入轴套的轴套孔,固定窗罩固定连接在圆形窗体的外侧,固定窗罩的中心设有用于插入窗轴的轴孔,可升降的活动窗罩设置在固定窗罩的外侧;固定窗罩与活动窗罩上设置有多个从中心向外放射状分布的辐条,高弹性防水织物设置在固定窗罩与活动窗罩的对应辐条之间;所述轴套包括上部第一翼缘和中空管状的轴套壁,轴套壁的内侧开设有一个环形卡槽,同时开设两个一端连接环形卡槽且另一端延伸到轴套下端的垂直卡槽;窗轴为圆柱形状,包括两个凸起、第二翼缘和杆部;窗轴安装于轴套和轴孔之内,所述杆部侧面靠下的部位相对两侧各设有一个凸起;凸起可以在所述环形卡槽内旋转,并在可在个垂直卡槽中上下滑动;第二翼缘为盖状结构,通过螺栓固定在杆部的顶部;窗轴经第二翼缘与活动窗罩相连。固定窗罩的第四边框的上侧设有第三环形凹槽,活动窗罩的第五边框的下侧与第三环形凹槽对应设有多个点状分布的凹孔,所述多个凹孔内设有设有活动栓钉,所述活动栓钉配合插入第三环形凹槽内;所述高弹性防水织物连接在固定窗罩的辐条的上端与活动窗罩的辐条的下端之间;高弹性防水织物为高度可伸缩的矩形条状,一侧为吸热涂层,另一侧为高反射涂层,高弹性防水织物连接上下对应辐条时,同一涂层位于同侧方向。通过吸热涂层和高反射涂层的设置,可以更好地调节室内温度。组合时,包括如下步骤:(1)将圆形窗体安装于建筑屋顶或墙体的窗洞,将轴套的第一翼缘朝外侧插入圆形窗体的轴套孔,将轴套的第一翼缘放置入圆形窗体的第一环形凹槽,将两者固定;(2)将提前连接好高弹性防水织物的固定窗罩放置于圆形窗体外侧,固定窗罩的第三边框与圆形窗体的第一边框对齐,将固定窗罩的第四边框与第二边框对齐,并将两者相固定;(3)将窗轴的杆部由内侧,将2个凸起对准轴套的垂直卡槽,插入轴套,并将2个凸起放置入环形卡槽,将杆部旋转,将2个凸起卡在环形卡槽内;从杆部的外侧端部,将第二翼缘的盖状结构插上,将杆部和第二翼缘侧向开设呈180º夹角的一对螺栓孔对齐,用螺栓连接第二翼缘与杆部;(4)将提前连接好高弹性防水织物的活动窗罩的圆形构件的第二环形凹槽对准窗轴的第二翼缘压下,将两者贴合,并将两者的螺栓孔对齐,用螺栓固定;(5)将活动栓钉放置入固定窗罩的第三环形凹槽和活动窗罩的凹孔内;(6)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升降及旋转活动窗罩。本专利技术工作时,优选将所述圆形窗体安装固定在建筑顶部,作为天窗使用,通过活动窗罩升降运动及旋转运动,使其可以产生吸热、放热和保温的效果,以便根据不同季节及室内外温差进行调节,提升居住环境的舒适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通过辐条形成百叶结构,能够在太阳辐射较强的时候较大程度反射太阳辐射热量,在太阳辐射较弱的时候较大程度吸收太阳辐射热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墙内侧的建筑室内热环境。(2)本专利技术的百叶结构,可根据季节变化形成、调整叶片的形态和排列方式,使用效果好。(3)本专利技术的百叶结构,组装方便,安装制作成本低,施工方便。步骤(6)中可按以下条件设置如下八种天窗状态:天窗状态一:为无采光夏季隔热工况,在日照较强的炎热天气,将活动窗罩3旋转使全部高弹性防水织物(6)的高反射涂层(6B)一侧朝上并张开,扭转不小于1个相邻辐条的夹角,并使相邻高弹性防水织物6相互叠合,起到阻隔并反射阳光的作用,减少通过辐射方式向室内传入热量;天窗状态二:为有采光夏季隔热工况,将活动窗罩(3)旋转,使高弹性防水织物(6)的高反射涂层(6B)一侧朝上并张开,扭转小于1个相邻辐条的夹角,根据采光需求使相邻高弹性防水织物(6)相互留有一定距离,起到部分阻隔并反射阳光的作用,减少通过辐射方式向室内传入热量;天窗状态三:为有采光防眩光夏季隔热工况,在日照较强的炎热天气,将活动窗罩(3)升起,并旋转使高弹性防水织物(6)的高反射涂层(6B)一侧朝上并张开,扭转小于1个相邻辐条的夹角,根据采光需求使相邻高弹性防水织物(6)相互留有一定距离,起到阻隔并反射阳光的作用,减少通过辐射方式向室内传入热量,且使进入室内的光线形成漫反射,减少眩光;天窗状态四:为一般采光工况,在不炎热不寒冷的天气,将活动窗罩(3)不升起,不转动,使高弹性防水织物(6)呈紧缩状态,使光线完全进入室内;天窗状态五:为防眩光一般采光工况,在不炎热不寒冷的天气,将活动窗罩(3)升起,不转动,使高弹性防水织物(6)呈竖直状态,使进入室内的光线形成漫反射,减少眩光;天窗状态六:为无采光冬季吸热工况,在寒冷天气,在无需采光时,将活动窗罩(3)旋转,使高弹性防水织物(6)的吸热涂层(6A)一侧朝上并张开,扭转不小于1个相邻辐条的夹角,并使相邻高弹性防水织物6相互叠合,起到阻隔阳光、吸热并加热窗体周围空气的作用,减少热量通过辐射方式向室外传出;天窗状态七:为有采光冬季吸热工况,在日照较强的寒冷天气,将活动窗罩(3)旋转,使高弹性防水织物(6)的吸热涂层(6A)一侧朝上并张开,扭转小于1个相邻辐条的夹角,根据采光需求使相邻高弹性防水织物(6)相互留有一定距离,起到吸热并加热窗体周围空气的作用,减少热量通过辐射方式向室外传出;天窗状态八:为有采光防眩光冬季吸热工况,在日照较强的寒冷天气,将活动窗罩(3)升起,并旋转使高弹性防水织物(6)的吸热涂层(6A)一侧朝上并张开,扭转小于1个相邻辐条的夹角,根据采光需求使相邻高弹性防水织物(6)互留有一定距离,起到吸热并加热窗体周围空气的作用,减少热量通过辐射方式向室外传出,且使进入室内的光线形成漫反射,减少眩光。附图说明图1为圆形窗体1平面图。图2为圆形窗体Ⅰ-Ⅰ剖面图。图3为固定窗罩2平面图。图4为固定窗罩Ⅱ-Ⅱ剖面图。图5为活动窗罩3平面图。图6为活动窗罩Ⅲ-Ⅲ剖面图。图7为轴套4顶视图。图8为轴套4底视图。图9为轴套4立面图。图10为轴套4剖面图Ⅳ-Ⅳ。图11为轴套4剖面图Ⅴ-Ⅴ。...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旋转活动百叶窗罩及窗体结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罩及窗体结构由圆形窗体(1)、固定窗罩(2)、活动窗罩(3)、轴套(4)、窗轴(5)和高弹性防水织物(6)组成;/n所述圆形窗体(1)的中心设置有用于插入轴套(4)的轴套孔(1A),固定窗罩(2)固定连接在圆形窗体(1)的外侧,固定窗罩(2)的中心设有用于插入窗轴(5)的轴孔(2A),可升降的活动窗罩(3)设置在固定窗罩(2)的外侧;固定窗罩(2)与活动窗罩(3)上设置有多个从中心向外放射状分布的辐条(7),高弹性防水织物(6)设置在固定窗罩(2)与活动窗罩(3)的对应辐条(7)之间;/n所述轴套(4)包括上部第一翼缘(4C)和中空管状的轴套壁,轴套壁的内侧开设有一个环形卡槽(4A),同时开设两个一端连接环形卡槽且另一端延伸到轴套(4)下端的垂直卡槽(4B);/n窗轴(5)为圆柱形状,包括两个凸起(5A)、第二翼缘(5B)和杆部(5C);窗轴(5)安装于轴套(4)和轴孔(2A)之内,所述杆部(5C)侧面靠下的部位相对两侧各设有一个凸起(5A);凸起(5A)可以在所述环形卡槽(4A)内旋转,并在可在(2)个垂直卡槽(4B)中上下滑动;第二翼缘(5B)为盖状结构,通过螺栓固定在杆部(5C)的顶部;窗轴(5)经第二翼缘(5B)与活动窗罩(3)相连;/n固定窗罩(2)的第四边框(2C)的上侧设有第三环形凹槽(2D),活动窗罩(3)的第五边框(3C)的下侧与第三环形凹槽(2D)对应设有多个点状分布的凹孔(3D),所述多个凹孔(3D)内设有设有活动栓钉(9),所述活动栓钉(9)配合插入第三环形凹槽(2D)内;/n所述高弹性防水织物(6)连接在固定窗罩(2)的辐条(7)的上端与活动窗罩(3)的辐条(7)的下端之间;高弹性防水织物(6)为高度可伸缩的矩形条状,一侧为吸热涂层(6A),另一侧为高反射涂层(6B),高弹性防水织物(6)连接上下对应辐条时,同一涂层位于同侧方向;/n组合时,包括如下步骤:/n(1)将圆形窗体(1)安装于建筑屋顶或墙体的窗洞,将轴套(4)的第一翼缘(4C)朝外侧插入圆形窗体(1)的轴套孔(1A),将轴套(4)的第一翼缘(4C)放置入圆形窗体(1)的第一环形凹槽(1C),将两者固定;/n(2)将提前连接好高弹性防水织物(6)的固定窗罩(2)放置于圆形窗体(1)外侧,固定窗罩(2)的第三边框(2B)与圆形窗体(1)的第一边框(1B)对齐,将固定窗罩(2)的第四边框(2C)与第二边框(1D)对齐,并将两者相固定;/n(3)将窗轴(5)的杆部(5C)由内侧,将2个凸起(5A)对准轴套(4)的垂直卡槽(4B),插入轴套(4),并将2个凸起(5A)放置入环形卡槽(4A),将杆部(5C)旋转,将2个凸起(5A)卡在环形卡槽(4A)内;从杆部(5C)的外侧端部,将第二翼缘(5B)的盖状结构插上,将杆部(5C)和第二翼缘(5B)侧向开设呈180º夹角的一对螺栓孔对齐,用螺栓连接第二翼缘(5B)与杆部(5C);/n(4)将提前连接好高弹性防水织物(6)的活动窗罩(3)的圆形构件(3A)的第二环形凹槽(3B)对准窗轴(5)的第二翼缘(5B)压下,将两者贴合,并将两者的螺栓孔(8)对齐,用螺栓固定;/n(5)将活动栓钉(9)放置入固定窗罩(2)的第三环形凹槽(2D)和活动窗罩(3)的凹孔(3D)内;/n(6)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升降及旋转活动窗罩(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活动百叶窗罩及窗体结构组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罩及窗体结构由圆形窗体(1)、固定窗罩(2)、活动窗罩(3)、轴套(4)、窗轴(5)和高弹性防水织物(6)组成;
所述圆形窗体(1)的中心设置有用于插入轴套(4)的轴套孔(1A),固定窗罩(2)固定连接在圆形窗体(1)的外侧,固定窗罩(2)的中心设有用于插入窗轴(5)的轴孔(2A),可升降的活动窗罩(3)设置在固定窗罩(2)的外侧;固定窗罩(2)与活动窗罩(3)上设置有多个从中心向外放射状分布的辐条(7),高弹性防水织物(6)设置在固定窗罩(2)与活动窗罩(3)的对应辐条(7)之间;
所述轴套(4)包括上部第一翼缘(4C)和中空管状的轴套壁,轴套壁的内侧开设有一个环形卡槽(4A),同时开设两个一端连接环形卡槽且另一端延伸到轴套(4)下端的垂直卡槽(4B);
窗轴(5)为圆柱形状,包括两个凸起(5A)、第二翼缘(5B)和杆部(5C);窗轴(5)安装于轴套(4)和轴孔(2A)之内,所述杆部(5C)侧面靠下的部位相对两侧各设有一个凸起(5A);凸起(5A)可以在所述环形卡槽(4A)内旋转,并在可在(2)个垂直卡槽(4B)中上下滑动;第二翼缘(5B)为盖状结构,通过螺栓固定在杆部(5C)的顶部;窗轴(5)经第二翼缘(5B)与活动窗罩(3)相连;
固定窗罩(2)的第四边框(2C)的上侧设有第三环形凹槽(2D),活动窗罩(3)的第五边框(3C)的下侧与第三环形凹槽(2D)对应设有多个点状分布的凹孔(3D),所述多个凹孔(3D)内设有设有活动栓钉(9),所述活动栓钉(9)配合插入第三环形凹槽(2D)内;
所述高弹性防水织物(6)连接在固定窗罩(2)的辐条(7)的上端与活动窗罩(3)的辐条(7)的下端之间;高弹性防水织物(6)为高度可伸缩的矩形条状,一侧为吸热涂层(6A),另一侧为高反射涂层(6B),高弹性防水织物(6)连接上下对应辐条时,同一涂层位于同侧方向;
组合时,包括如下步骤:
(1)将圆形窗体(1)安装于建筑屋顶或墙体的窗洞,将轴套(4)的第一翼缘(4C)朝外侧插入圆形窗体(1)的轴套孔(1A),将轴套(4)的第一翼缘(4C)放置入圆形窗体(1)的第一环形凹槽(1C),将两者固定;
(2)将提前连接好高弹性防水织物(6)的固定窗罩(2)放置于圆形窗体(1)外侧,固定窗罩(2)的第三边框(2B)与圆形窗体(1)的第一边框(1B)对齐,将固定窗罩(2)的第四边框(2C)与第二边框(1D)对齐,并将两者相固定;
(3)将窗轴(5)的杆部(5C)由内侧,将2个凸起(5A)对准轴套(4)的垂直卡槽(4B),插入轴套(4),并将2个凸起(5A)放置入环形卡槽(4A),将杆部(5C)旋转,将2个凸起(5A)卡在环形卡槽(4A)内;从杆部(5C)的外侧端部,将第二翼缘(5B)的盖状结构插上,将杆部(5C)和第二翼缘(5B)侧向开设呈180º夹角的一对螺栓孔对齐,用螺栓连接第二翼缘(5B)与杆部(5C);
(4)将提前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星汪德熙刘义杨昕岚朱彦男韦晓青李滢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