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空心电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525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空心电杆,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第一杆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膨胀结构,膨胀结构包括限位块和导柱,膨胀结构具有两个极限状态:收缩状态下限位块贴于导柱周面,膨胀状态下限位块于导柱周向扩展至极限位置;第二杆体包括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以及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件;连接件一端与第一连接部固定,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固定,且连接件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至少间隔设置两个,在两个连接件之间形成槽口;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连接时,先将收缩状态膨胀结构置入第一连接部内,将膨胀结构从收缩状态条调整至膨胀状态,在膨胀状态下,限位块嵌入槽口且相互卡结,完成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空心电杆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杆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空心电杆。
技术介绍
电杆是电的桥梁,让电传输到各地,我们常见的电杆有木质电杆、混泥土电杆和铁电杆等。其中,木质电杆具有质量轻便、绝缘等优点,缺点是结构强度较低、不防火、不耐腐蚀。混泥土电杆具有结构强度高,能承受较大的重量,缺点是体积重量庞大,安装运输不方便。铁电杆具有机械强度大,使用年限长等优点,缺点是不绝缘,对大气、水、一般浓度的酸、碱、盐以及多种油类和溶剂具有较弱的抵抗能力。目前,也有采用新型材料制成的复合电杆,参照中国公开的专利一种卡接结构的复合材料电杆(CN108049692A),其公开了采用玻璃纤维制成的电杆,当然,现有技术中也有一些采用聚氨酯电杆;这类电杆结构更为轻便,方便运输,但是在这类电杆的安装或者拼接结构大部分还是采用传统的法兰连接;法兰连接的优点在于,结构稳定,抗压性能好;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比如,法兰需要特殊的连接工具、焊接(焊接过程中还有可能对此类电杆本身造成伤害)、刷漆等工序;操作比较繁琐,更重要的是法兰的相关连接件,无法与此类电杆在生产中组成成套组件,需要另外采购,再进行标准件的装配,缺少协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空心电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所述第一杆体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膨胀结构,所述膨胀结构包括限位块和导柱,所述膨胀结构具有两个极限状态:收缩状态下限位块贴于导柱周面,膨胀状态下限位块于导柱周向扩展至极限位置;所述第二杆体包括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以及位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一端与第一连接部固定,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固定,且连接件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至少间隔设置两个,在两个所述连接件之间形成槽口;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连接时,先将收缩状态膨胀结构置入第一连接部内,将膨胀结构从收缩状态条调整至膨胀状态,在膨胀状态下,限位块嵌入槽口且相互卡结,完成固定。前述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空心电杆中,所述导柱的周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臂;所述限位块靠近于导柱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顶端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至支臂的顶端,所述连接臂的末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至支臂的末端;前述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空心电杆中,所述滑杆的顶部连接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入端引出至第一杆体的外部。前述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空心电杆中,所述限位块和连接件的结构相同;前述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空心电杆中,当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固定连接时,所述限位块和连接件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围出一个中间外径向上下两端缩减的圆环,其周面由上下两个倾斜的弧面成,且靠下弧面纵向跨度小于靠上弧面。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将用于安装的连接组件与电杆本身组合一体,满足任何场景的电杆安装,并且安装比较简单,不需要焊接、刷漆等专业度比较高的操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膨胀结构示意图;图3是连接状态时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限制的依据。实施例:本实施例以现有的肿瘤突变基因检测流程为例:包括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所述第一杆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膨胀结构,参照图2以及图3所示,所述膨胀结构包括限位块14和导柱12,所述膨胀结构具有两个极限状态:收缩状态下限位块14贴于导柱12周面,膨胀状态下限位块于导柱12周向扩展至极限位置;具体的:所述导柱12的周面上开设有滑槽17,所述滑槽17内滑动连接有滑杆17,所述滑杆1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臂15;所述限位块14靠近于导柱1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臂16,所述连接臂16的顶端铰接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至支臂15的顶端,所述连接臂的末端铰接有第二连杆,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至支臂15的末端;所述滑杆17的顶部连接有直线驱动机构,所述直线驱动机构的输入端引出至第一杆体1的外部;可在第一杆体1外壁开一滑轨,嵌入可外部操作的滑动件,滑动件的输出端连接至滑杆17即可,在外部即可推动滑杆17;参照图2所示,推动滑杆17,滑杆17推动支臂15在滑槽17内向下滑动,直至滑入滑槽17的最底部被限位住,继续施力,在连杆的作用下,限位块14展开,过度到膨胀状态。所述第二杆体2包括部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3以及位于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3之间的连接件22;所述连接件22一端与第一连接部21固定,所述连接件2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23固定,且连接件22于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3之间至少间隔设置两个,在两个所述连接件22之间形成槽口221;第一杆体1与第二杆体2连接时,先将收缩状态膨胀结构置入第一连接部23内,将膨胀结构从收缩状态条调整至膨胀状态,在膨胀状态下,限位块14嵌入槽口221且相互卡结,完成固定。当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固定连接时,所述限位块14和连接件22于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3之间围出一个中间外径向上下两端缩减的圆环,其周面由上下两个倾斜的弧面成,且靠下弧面纵向跨度小于靠上弧面,该结构更为紧凑,连接结构更加稳定;在此基础上,限位块以及连接件均可设置成弹性件,在相互卡接时弹性挤压,增大稳定性。在完成固定后,限位块在连杆结构下,实现自锁,固定的稳定性也得到了保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空心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n所述第一杆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膨胀结构,所述膨胀结构包括限位块(14)和导柱(12),所述膨胀结构具有两个极限状态:收缩状态下限位块(14)贴于导柱(12)周面,膨胀状态下限位块于导柱(12)周向扩展至极限位置;/n所述第二杆体(2)包括部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3)以及位于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3)之间的连接件(22);/n所述连接件(22)一端与第一连接部(21)固定,所述连接件(2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23)固定,且连接件(22)于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3)之间至少间隔设置两个,在两个所述连接件(22)之间形成槽口(221);/n第一杆体(1)与第二杆体(2)连接时,先将收缩状态膨胀结构置入第一连接部(23)内,将膨胀结构从收缩状态条调整至膨胀状态,在膨胀状态下,限位块(14)嵌入槽口(221)且相互卡结,完成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复合材料空心电杆,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杆体(1)和第二杆体(2);
所述第一杆体(1)的前端固定连接有膨胀结构,所述膨胀结构包括限位块(14)和导柱(12),所述膨胀结构具有两个极限状态:收缩状态下限位块(14)贴于导柱(12)周面,膨胀状态下限位块于导柱(12)周向扩展至极限位置;
所述第二杆体(2)包括部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3)以及位于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3)之间的连接件(22);
所述连接件(22)一端与第一连接部(21)固定,所述连接件(2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部(23)固定,且连接件(22)于第一连接部(21)和第二连接部(23)之间至少间隔设置两个,在两个所述连接件(22)之间形成槽口(221);
第一杆体(1)与第二杆体(2)连接时,先将收缩状态膨胀结构置入第一连接部(23)内,将膨胀结构从收缩状态条调整至膨胀状态,在膨胀状态下,限位块(14)嵌入槽口(221)且相互卡结,完成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爱华李立新蒋志超袁修华李忠琪何升九李强余浙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荣林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