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的爬架及其运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550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用的爬架及其运行方法,涉及爬架领域。该一种建筑用的爬架,包括建筑体,所述建筑体的外侧设置有若干立杆,所述立杆之间间隔设置有导轨,所述立杆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层脚手板,两层所述脚手板之间的设置有楼梯,所述立杆的侧壁且在脚手板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架,所述立杆的侧壁且远离建筑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板,所述导轨包括槽钢,所述槽钢的数量为两根,且槽钢之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防坠挡杆,所述防坠挡杆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采用全钢结构,增强爬架的结构强度和实用性,以及防坠挡杆的截面为三角形,使得防坠挡杆和防坠挡臂面接触,提高装置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用的爬架及其运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爬架
,具体为一种建筑用的爬架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爬架又叫提升架,依照其动力来源可分为液压式、电动式、人力手拉式等主要几类。它是近年来开发的新型脚手架体系,主要应用于高层剪力墙式楼盘。它能沿着建筑物往上攀升或下降。这种体系使脚手架技术完全改观:一是不必翻架子;二是免除了脚手架的拆装工序(一次组装后一直用到施工完毕),且不受建筑物高度的限制,极大的节省了人力和材料。并且在安全角度也对于传统的脚手架有较大的改观。在高层建筑中极具发展优势。现有的爬架中设置的防坠导轨采用的截面为圆形的防坠挡杆,与防坠器中的防坠挡臂为线接触,极易受到冲击力发生形变,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用的爬架及其运行方法,解决了现有爬架中防坠挡杆的截面为圆形,易发生形变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用的爬架,包括建筑体,所述建筑体的外侧设置有若干立杆,所述立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的爬架,包括建筑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体(8)的外侧设置有若干立杆(1),所述立杆(1)之间间隔设置有导轨(4),所述立杆(1)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层脚手板(2),两层所述脚手板(2)之间的设置有楼梯(5),所述脚手板(2)的上端且在楼梯(5)的上端边缘固定连接有防护栏(6),所述立杆(1)的侧壁且在脚手板(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架(7),所述立杆(1)的侧壁且远离建筑体(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板(3);/n所述导轨(4)包括槽钢(28),所述槽钢(28)的数量为两根,且槽钢(28)之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防坠挡杆(29),所述防坠挡杆(29)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的爬架,包括建筑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体(8)的外侧设置有若干立杆(1),所述立杆(1)之间间隔设置有导轨(4),所述立杆(1)在竖直方向上设置有若干层脚手板(2),两层所述脚手板(2)之间的设置有楼梯(5),所述脚手板(2)的上端且在楼梯(5)的上端边缘固定连接有防护栏(6),所述立杆(1)的侧壁且在脚手板(2)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三角支架(7),所述立杆(1)的侧壁且远离建筑体(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网板(3);
所述导轨(4)包括槽钢(28),所述槽钢(28)的数量为两根,且槽钢(28)之间的侧壁固定连接有防坠挡杆(29),所述防坠挡杆(29)的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所述防坠挡杆(29)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30),所述支撑杆(30)之间设置有连接杆和防坠挡杆(29)的侧壁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的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脚手板(2)、防护网板(3)、导轨(4)、楼梯(5)、防护栏(6)、三角支架(7)均为钢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的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体(8)的侧壁设置有防坠装置(10)和第一固定件(9),所述防坠装置(10)通过第一固定件(9)和建筑体(8)固定连接,所述防坠装置(10)包括第一支架(19),所述第一支架(19)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所述连接板(2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滑动板(2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的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9)和连接板(21)之间设置有固定螺栓(20),所述第一支架(19)通过固定螺栓(20)和连接板(2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用的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1)的下端转动连接有防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忠清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太阳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