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503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包括沿竖向设置的架体和覆盖在架体外侧的网片总成,所述架体包括多层脚手板以及均与多层所述脚手板固定连接的多根竖向龙骨,每根所述竖向龙骨均由多段龙骨段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而成,所述网片总成由多个网片单元构成,多个所述网片单元均通过网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架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自重轻、结构简单、装配快捷、操作方便以及安全性能更好的优点,同时适用于现浇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防护平台,具体涉及一种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用于高层及超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时,分片设置的外防护型脚手架,每片架体由两套钢结构件、预埋件和架体构架组成。架体构架采用钢管、扣件搭设,外立面张拉密目安全网,通过扣件与钢结构件连接、钢结构件与预埋件连接的方式来完成架体的固定和卸载,能够利用起重设备起升架体构架,每次起升一层楼。因采用钢管、扣件搭设架体构架,架体构架的连接节点及每套钢结构件与架体构架的连接节点均为半刚性连接。连接节点的刚性大小与扣件质量、搭设质量有关,节点性能存在较大差异,安全性不好,并且还存在脚手架钢管的壁厚不达标、尺寸不统一、搭设随意性较大的情况,存在架体构架易出现变形、安全得不到保证的问题。并且密目安全网存在抗冲击能力较弱、易磨损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以减轻或消除至少一个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包括沿竖向设置的架体和覆盖在架体外侧的网片总成,所述架体包括多层脚手板以及均与多层所述脚手板固定连接的多根竖向龙骨,每根所述竖向龙骨均由多段龙骨段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而成,所述网片总成由多个网片单元构成,多个所述网片单元均通过网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架体上。进一步,所述架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提升梁,每个所述提升梁上均设有在内外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吊点。进一步,所述网片连接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侧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上连接销,所述连接块的下侧连接有向下延伸的下连接销,所述连接块的内侧连接有用于与所述脚手板连接的连接螺杆,所述网片单元的顶部设有能够与所述下连接销配合的上配合孔,所述网片单元的底部设有能够与所述上连接销配合的下配合孔。进一步,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网片单元之间连接有两个所述网片连接件。进一步,所述网片单元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向内凸出的上连接座,所述网片单元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向内凸出的下连接座,所述上配合孔设置在所述上连接座上,所述下配合孔设置在所述下连接座上。进一步,所述架体的内侧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导轨,所述导轨横向上的两侧均设有沿竖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导轨沿竖向连接有多个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包括支座体,所述支座体的外侧沿横向依次连接有四块竖板,中间两块所述竖板为承重耳板,另外两块所述竖板为侧板,两块所述侧板上均设有一组导轮组,两组所述导轮组分别与两条所述导向槽配合,两块所述承重耳板上均设有从下至上向内倾斜的斜向条形孔,还包括与两块所述承重耳板上的斜向条形孔配合的承重定位销,所述导轨上设有能够支撑在所述承重定位销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能够向上顶开所述承重定位销。进一步,所述架体的内侧设有两条所述导轨,两条所述导轨在横向上间隔设置,两块所述承重耳板上均设有多条所述斜向条形孔,多条所述斜向条形孔沿竖向分布,所述侧板上设有为调整所述承重定位销位置提供操作通道的操作孔。进一步,所述架体在横向上呈折线形或者所述架体在横向上呈直线形。进一步,该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由金属材料制成。进一步,多层所述脚手板包括多层承重脚手板和多层防护脚手板。本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自重轻、结构简单、装配快捷、操作方便以及安全性能更好的优点,适用于现浇建筑和装配式建筑的主体结构施工。附图说明图1为直线形的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图3为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的提升示意图;图4为提升梁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阳角型的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阴角型的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部分的放大视图;图8为固定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固定支座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固定支座的安装示意图;图11为固定支座和导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12为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固定支座和导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14为网片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网片单元的安装示意图;图16为相邻网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17为网片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竖向龙骨;2—承重脚手板;3—防护脚手板;4—固定支座;5—导轨;6—网片单元;7—横向龙骨;8—提升梁;9—安装座;10—销轴;11—网片连接件;12—龙骨段;13—连接板;14—底部翻板;15—建筑物;401—座体;402—承重耳板;403—斜向条形孔;404—侧板;405—操作孔;406—导轮;407—连接部;408—条形连接孔;409—预埋件;411—承重定位销;501—导向槽;502—支撑板;503—斜面;504—卡槽;1101—连接块;1102—连接螺杆;1103—上连接销;1104—下连接销;601—框体;602—孔板;603—下连接座;604—上连接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17所示的一种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包括沿竖向设置的架体和覆盖在架体外侧的网片总成,架体包括多层脚手板以及均与多层脚手板固定连接的多根竖向龙骨1,每根1竖向龙骨均由多段龙骨段12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而成,网片总成由多个网片单元6构成,多个网片单元6均通过网片连接件11连接在架体上。在本实施例中,架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提升梁8,每个提升梁8上均设有在内外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吊点,提升梁8可以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顶部的脚手板上。每个吊点均包括两个安装座9,两个安装座9间隔设置,两个安装座9上均设有用于与销轴10配合的孔。起升作业时,钢丝绳穿过提升梁8上的销轴10,直接挂入起重设备的吊钩,完成起升作业。每个提升梁8上设有两个吊点,通过调节销轴10位置,改变提升吊点,优化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的起升工况,实现中心提升。在本实施例中,网片连接件11包括连接块1101,连接块1101的上侧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上连接销1103,连接块1101的下侧连接有向下延伸的下连接销1104,连接块1101的内侧连接有用于与脚手板连接的连接螺杆1102,网片单元6的顶部设有能够与下连接销1104配合的上配合孔,网片单元6的底部设有能够与上连接销1103配合的下配合孔。作为一种优选,上连接销1103和下连接销1104同轴设置。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提供更稳固的连接,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两个网片单元6之间连接有两个网片连接件11。在装配时,下连接销1104与相邻两片网片单元6中位于下侧的网片单元6上的上配合孔配合,连接螺杆1102通过螺母固定连接在脚手板的侧面,上连接销1103与相邻两片网片单元6中位于上侧的网片单元6上的下配合孔配合。在装配时,网片连接件11能够对相邻两片网片单元6中位于上侧的网片单元6起到支撑作用,直接将网片单元6放置在网片连接件11上,使得下配合孔与上连接销1103配合,即可实现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向设置的架体和覆盖在架体外侧的网片总成,所述架体包括多层脚手板以及均与多层所述脚手板固定连接的多根竖向龙骨,每根所述竖向龙骨均由多段龙骨段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而成,所述网片总成由多个网片单元构成,多个所述网片单元均通过网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架体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竖向设置的架体和覆盖在架体外侧的网片总成,所述架体包括多层脚手板以及均与多层所述脚手板固定连接的多根竖向龙骨,每根所述竖向龙骨均由多段龙骨段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而成,所述网片总成由多个网片单元构成,多个所述网片单元均通过网片连接件连接在所述架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在横向上间隔设置的提升梁,每个所述提升梁上均设有在内外方向间隔布置的至少两个吊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片连接件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上侧连接有向上延伸的上连接销,所述连接块的下侧连接有向下延伸的下连接销,所述连接块的内侧连接有用于与所述脚手板连接的连接螺杆,所述网片单元的顶部设有能够与所述下连接销配合的上配合孔,所述网片单元的底部设有能够与所述上连接销配合的下配合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在上下方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网片单元之间连接有两个所述网片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起升式作业防护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片单元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向内凸出的上连接座,所述网片单元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向内凸出的下连接座,所述上配合孔设置在所述上连接座上,所述下配合孔设置在所述下连接座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磊邬平江薇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安谐建筑脚手架有限公司重庆晟平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