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岩佐和行专利>正文

镜头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502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带有摄影镜头的镜头筒的框架构件的进退机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加大多个能够进退的框架构件的进退移动量,可以长焦距化的镜头筒。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带有摄影镜头的镜头筒中,在凸轮框架M的凸轮框架F的驱动系间介入2群框架,凸轮框架F的进退位置,借助于由凸轮框架M进退驱动的2群框架来定位。也就是说,如果凸轮框架M一边转动一边沿光轴方向伸出,则2群框架,借助于凸轮槽经由凸轮从动件沿光轴直线移动。另一方面,凸轮框架F,一边与凸轮框架M一起沿同一方向转动,一边借助于2群框架的凸轮从动件经由凸轮槽沿倾斜方向大幅度地伸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撑摄影镜头的带有能够进退的多个框架构件的镜头筒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变焦距镜头的更加长焦距化,需要透镜群的进退移动量更大的镜头筒。在这种情况下提出的日本专利公开平成2-89012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变焦距镜头筒,是可以通过转动驱动驱动环使第1透镜群支撑框架和第2透镜支撑框架更大地进退驱动的镜头筒。而且,在上述驱动环上,设有使上述第1透镜群支撑框架进退的第1凸轮槽、和使驱动凸轮进退的第2凸轮槽,上述第2透镜支撑框架经由上述驱动凸轮来进退驱动。可是,在上述日本专利公开平成2-89012号公报中所公开的变焦距镜头筒中,第1透镜群支撑框架靠驱动环来直接进退驱动,另一方面,第2透镜支撑框架由驱动环经由驱动凸轮来进退驱动。因而,驱动凸轮只能得到与第1透镜群支撑框架同一程度的进退量,得到大的移动量必定是很难的。此外,在考虑到第1透镜群支撑框架与第2透镜支撑框架的相对位置的场合,升程大的驱动凸轮的介入在精度上未必就是有利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做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带有能够进退的多个框架构件的镜头筒中、可以小型化、把框架构件的进退移动量取大、可以长焦距化的镜头筒。本专利技术的镜头筒,具备带有与上述摄影镜头的光轴平行的直进槽和与其倾斜的第1斜行槽的第1框架;带有与上述第1框架的第1斜行槽相配合的第1凸轮从动件和第2凸轮从动件的第2框架;以及倾斜于上述摄影镜头的光轴,与上述第2凸轮从动件相配合的第2斜行槽和与第1框架的上述直进槽相配合的凸轮从动件的第3框架;通过上述第1斜行槽与上述第1凸轮从动件的配合以及与上述第1框架的上述摄影镜头的光轴平行的直进槽与上述第3框架的从动件的配合,将根据上述第1框架的转动引起的驱动力直接传递到上述第2框架和上述第3框架,使上述第2框架在光轴方向上移动,而且,通过上述第2凸轮从动件与上述第2斜行槽的配合,使上述第3框架相对于上述第2框架在光轴方向上移动。附图说明图1是构成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镜头筒的伸缩驱动系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构成作为上述一个实施例的镜头筒的透镜群驱动系和透镜群框架部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上述一个实施例的镜头筒的可动杂光光栏的安装部周围的透视图。图4是上述一个实施例的镜头筒的2、3群框架等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表示上述一个实施例的镜头筒的透镜群驱动系的框架构件的一部分的示意的分解透视展开图。图6是上述一个实施例的镜头筒的纵剖视图,示出收缩状态。图7是上述一个实施例的镜头筒的纵剖视图,上半部示出摄影准备状态和宽摄状态,下半部示出远摄状态。图8是上述一个实施例的镜头筒的可动杂光光栏的安装部周围的纵剖视图。图9是上述一个实施例的镜头筒的框架构件的变型例的驱动传递机构部分的水银灯分解透视图。图10是表示上述变型例的框架构件中的M-凸轮框架与2群框架的相对驱动状态的示意的展开图。图11是表示上述变型例的框架构件中的M-凸轮框架与F-凸轮框架的相对驱动状态的示意的展开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根据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图2是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镜头筒50的分解透视图,图3是可动杂光光栏安装部周围的透视图,图4是2、3群框架等的分解透视图。图5是表示透镜群驱动系的框架构件的一部分的分解透视展开图。此外,图6、图7是上述镜头筒1的各状态下的纵剖视图,图6示出收缩状态,图7上半部示出摄影准备状态和宽摄状态,下半部示出远摄状态。图8是上述可动杂光光栏安装部纵剖视图。再者,图1、图2中的各构件的转动方向的姿势,因为弄清了构件的形状,故并不一定示出组装状态下的姿势。本镜头筒50,由图1中所示的进行从收缩位置到摄影准备位置间,也就是伸缩驱动范围的进退驱动的伸缩驱动系50A,图2中所示的进行各透镜群框架的伸出驱动的透镜群驱动系50B,以及透镜群框架部50C组成。上述伸缩驱动系50A,如图1中所示,主要由固定支撑于照相机主体、带有螺旋驱动齿轮7和驱动环3的固定框架1,在收缩位置与摄影准备位置间进退、在上述摄影准备位置上在从广摄位置到远摄位置间转动的转动框架2,转动自如地支承在下文述及的移动框架5的螺旋环4,以及与上述转动框架2一起在收缩位置与能够摄影位置间直线移动的移动框架5组成。就上述伸缩驱动系50A的各构件详细说明的话,上述固定框架1,固定支撑于照相机主体51(参照图6),在其外周部设有贯穿的移动框架的突起插通用直进槽1d,在内周部设有螺旋阴螺纹1a和直进槽1b。进而,在设置于前端部的驱动环支撑部1c上,能够转动驱动地安装着驱动环3,借助于垫板6,限制上述驱动环3的推进位置。此外,在外周部上能够旋转地支承着沿着轴向的细长齿轮形状的螺旋环驱动齿轮7,其齿轮部在固定框架内周部露出。再者,上述直进槽1b和下文述及的直进槽,弄成与摄影光学系的光轴O相平行地设置的槽。在上述驱动环3上,在外周部设有与未画出的变焦距驱动系相啮合而被驱动的变焦距齿轮3a和与未画出的取景器驱动系相啮合而被驱动的取景器齿轮3b,在内周部设有缺口状的凹部3c。在上述转动框架2上,在内周部设有直进槽2a,在内周前方(拍摄对象一侧)端部设有内周槽2b,在外周部设有突起2c。此外,在上述螺旋环4上,在其外周部设有螺旋阳螺纹4a和驱动齿轮4b。在上述移动框架5上,在其外周部设有闪光灯驱动用突起5a,直进导向用突起5b、5c,突起5d与上述突起5b、5c之间的环状肋间形成的周向导向带5e,以及前端上的突起5f,在内周部设有3组多列的直进槽5g。进而,贯穿内外周,设置带有对光轴O的斜行槽部的3个凸轮槽5h。在由上述各构件所构成的伸缩驱动系50A中,在上述移动框架5上在其周向导向带5e上套装上述螺旋环4,在轴向位置受限制的状态下转动自如地被保持,进而,在内周部转动、进退自如地装入下文述及的透镜群驱动系50B和各透镜群框架部50C。该移动框架5,虽然插入转动框架2的内周部,但是由于在该插入状态下突起5f与内周槽2b相配合,所以就成了相对于转动框架2在轴向位置受限制的状态下转动自如地被支承。上述转动框架2和移动框架5,在分别把突起2c、5c、5b插入直进槽1b和1d的状态下以能够直进的状态插入固定框架1。此时,把螺旋环4的螺旋阳螺纹4a对固定框架1的螺旋阳螺纹1a,此外,把驱动齿轮4b对螺旋环驱动齿轮7分别啮合。在上述转动框架2和移动框架5的对固定框架1的组装状态下,当移动框架5和转动框架2处于胶片表面一侧的收缩位置时(参照图6),如果使螺旋环驱动齿轮7沿着顺时针(从拍摄对象一侧观看)B1方向旋转,则螺旋环4沿着逆时针C1方向转动。通过该转动,移动框架5和转动框架2整体地沿着D1方向(拍摄对象一侧方向)伸出到摄影准备位置(参照图7的上半部)。在到达了上述摄影准备位置的状态下,转动框架2,其突起2c从固定框架1的直进槽边界层1b脱离,配合于驱动环的凹部3c一侧。在此一状态下,如果由变焦距驱动系使驱动环3沿着E0方向转动驱动,则转动框架2转动,从摄影准备位置沿着同一方向稍微转动而达到广摄位置,进而,如果沿着同一方向转动则被向远摄位置变焦距驱动。再者,通过把驱动环3沿着与上述相反的E1方向转动驱动,转动框架2从变焦距位置向摄影准备位置转动,进而,通过把螺旋环驱动齿轮7沿着与上述相反的B0方向转动驱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镜头筒,包括第1框架、第2框架、以及第3框架;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框架把驱动力直接传递到上述第2框架和第3框架,使上述第2框架直线移动;第3框架受到上述第2框架的直线移动和由上述第1和上述第3框架产生的直线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岩佐和行高桥真也小岩井保
申请(专利权)人:岩佐和行高桥真也小岩井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