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488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其包括墙面基层,墙面基层上安装有软硬包墙板,软硬包墙板由若干块软硬包单元拼接组成,每块软硬包单元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在墙面基层上,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连接在第一连件件上,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上,第二连接杆上设置锁紧孔,锁紧孔内穿设有螺栓,螺栓底部抵住第一连接杆的表面,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上,软硬包单元连接在第二连接件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软硬包安装在安装时无法调节的问题,从而可以达到提高安装质量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
技术介绍
室内居住环境需由多种材料加工安装共同打造而成,不同饰材有各自特点,组合搭配后可营造风格各异的效果。软硬包饰面,其面层采用布艺皮质等材料,色彩柔和,能够营造整体空间氛围,整体纵深的立体感亦能提升家居装饰效果,被广泛应用于住宅、酒店、会所等工程的装修中。目前的装配式装饰中,例如铝制、木质等的墙板已经逐步实现了装配式的安装,或者一些特殊的装饰墙面,例如水景墙面也逐步实现了装配式的安装。目前软硬包安装都是直接铺贴在墙面上,因而在安装过程中及安装后无法实现对其平整度的调整,导致质量不好把控,影响整体的观感,且在安装过程中很耗费人力,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其可以有效地解决软硬包安装在安装时无法调节的问题,从而可以达到提高安装质量的目的。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其包括墙面基层,墙面基层上安装有软硬包墙板,软硬包墙板由若干块软硬包单元拼接组成,每块软硬包单元通过连接部件连接在墙面基层上,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连接在第一连件件上,第一连接杆滑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上,第二连接杆上设置锁紧孔,锁紧孔内穿设有螺栓,螺栓底部抵住第一连接杆的表面,第二连接件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上,软硬包单元连接在第二连接件上。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L形连接板,第一连接板和两L形连接板组成“几”字形结构。进一步地,上述L形连接板通过至少一第一螺丝固定连接在墙面基层上。进一步地,上述第一连接板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一连接杆穿设在第一通孔内。进一步地,上述第二连接件为矩形板体,第二连接件通过至少一第二螺丝固定连接在软硬包单元上。进一步地,上述软硬包单元包括安装框架,安装框架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可拆卸连接有软硬包,软硬包上设置有副框,副框通过多个第三螺丝固定安装框架上。进一步地,上述安装框架上设置有多个连接槽,连接槽与安装槽相连通,软硬包上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板,第二连接板安装在连接槽内。进一步地,上述副框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面积与软硬包的面积大小相同。进一步地,上述副框和安装框架的材质均为防火材质。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中,主要设置了墙面基层、软硬包墙板和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在通过调节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软硬包单元之间位置的调节,具体安装为,第一连接件通过螺丝固定在墙面基层上,将第二连接件通过螺丝预先安装软硬包单元上,调节第一连接杆在第二连接杆内的距离,并通过第二连接件上的螺栓进行锁定,完成软硬包单元的安装调节。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可以实现软硬包位置的调节;2)安装简单,拆卸方便有利于维修;3)可工厂化生产、现场组件式施工,噪音小,污染小,经济环保。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中A部的放大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中安装框架与软硬包的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中副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墙面基层;2-软硬包墙板;21-软硬包单元;211-安装框架;2111-安装槽;212-软硬包;2121-连接槽;213-副框;2131-第二通孔;3-连接部件;31-第一连接件;311-第一连接板;3111-第一通孔;312-L形连接板;32-第二连接件;33-第一连接杆;34-第二连接杆;341-锁紧孔;4-螺栓;5-第一螺丝;6-第二螺丝。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包括墙面基层1,墙面基层1上安装有软硬包墙板2,软硬包墙板2由若干块软硬包单元21拼接组成,每块软硬包单元21通过连接部件3连接在墙面基层1上,连接部件3包括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第一连接杆33和第二连接杆34,第一连接杆34连接在第一连件件上,第一连接杆33滑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杆34上,第二连接杆34上设置锁紧孔341,锁紧孔341内穿设有螺栓4,螺栓4底部抵住第一连接杆33的表面,第二连接件32固定连接在第二连接杆34上,软硬包单元21连接在第二连接件32上。继续参见图1至图4,第二连接件32为矩形板体,第二连接件32通过第二螺丝6固定连接在软硬包单元21上。这样可以便于安装,提高安装效率。继续参见图1至图4,副框213和安装框架211的材质均为防火材质。这样可以防火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中,主要设置了墙面基层、软硬包墙板和连接部件,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在通过调节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的距离,从而实现软硬包单元之间位置的调节,具体安装为,第一连接件通过螺丝固定在墙面基层上,将第二连接件通过螺丝预先安装软硬包单元上,调节第一连接杆在第二连接杆内的距离,并通过第二连接件上的螺栓进行锁定,完成软硬包单元的安装调节。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还具有以下优点:1)通过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可以实现软硬包位置的调节;2)安装简单,拆卸方便有利于维修;3)可工厂化生产、现场组件式施工,噪音小,污染小,经济环保。实施例二:参见图1至图4,图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本实施例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地做出了以下作为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一连接件31包括第一连接板311,第一连接板31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L形连接板312,第一连接板311和两L形连接板312组成“几”字形结构,L形连接板312通过第一螺丝5固定连接在墙面基层1上。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L形连接板312通过第一螺丝固定连接在墙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面基层(1),所述墙面基层(1)上安装有软硬包墙板(2),所述软硬包墙板(2)由若干块软硬包单元(21)拼接组成,每块所述软硬包单元(21)通过连接部件(3)连接在所述墙面基层(1)上,所述连接部件(3)包括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第一连接杆(33)和第二连接杆(34),所述第一连接杆(34)连接在所述第一连件件上,所述第一连接杆(33)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34)上,所述第二连接杆(34)上设置锁紧孔(341),所述锁紧孔(341)内穿设有螺栓(4),所述螺栓(4)底部抵住所述第一连接杆(33)的表面,所述第二连接件(3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34)上,所述软硬包单元(21)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3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墙面基层(1),所述墙面基层(1)上安装有软硬包墙板(2),所述软硬包墙板(2)由若干块软硬包单元(21)拼接组成,每块所述软硬包单元(21)通过连接部件(3)连接在所述墙面基层(1)上,所述连接部件(3)包括第一连接件(31)、第二连接件(32)、第一连接杆(33)和第二连接杆(34),所述第一连接杆(34)连接在所述第一连件件上,所述第一连接杆(33)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34)上,所述第二连接杆(34)上设置锁紧孔(341),所述锁紧孔(341)内穿设有螺栓(4),所述螺栓(4)底部抵住所述第一连接杆(33)的表面,所述第二连接件(32)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杆(34)上,所述软硬包单元(21)连接在所述第二连接件(32)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1)包括第一连接板(311),所述第一连接板(311)的相对两端分别设置有L形连接板(312),所述第一连接板(311)和两所述L形连接板(312)组成“几”字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L形连接板(312)通过至少一第一螺丝(5)固定连接在所述墙面基层(1)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调节的模块化软硬包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311)中心设置有第一通孔(3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浦东刘龙宋勇丰冯余爽马慧玲丁晨生段景威尤宏程
申请(专利权)人:金螳螂精装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