堵引式表面能防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5486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堵引式表面能防水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防、排水效果好。堵引式表面能防水系统,它是由表面能防水系统和两个以上独立的防水单位拼接在一起组成;所述防水单位为能独立完成自身防水任务的防水区块或单元,整个防水区域由两个以上防水单位拼接而成;所述表面能防水系统为将两个以上的非浸润表面或物质或非浸润功能区紧密贴合在一起;所述紧密贴合的非浸润表面或功能区中有一个以上能变形的非浸润表面或物质;所述非浸润表面紧密贴合为上下拼接、上下搭接或左右对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堵引式表面能防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房屋的防水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堵引式表面能防水系统。
技术介绍
长期以来,房屋的顶层、各楼层之间、以及外墙的防水工程都是通过严格的防止水流渗漏措施来实现的。其对施工场地、工艺、以及气象的要求较高,尤其是现有的防水堵水材料大多不耐老化、且施工过程中存在施工方偷工减料的问题,使得现有的防水工程防水年限不长,需要反复进行维修。如此,既浪费资源又达不到理想的防水效果,不仅废料回收困难,其对环境的污染也较严重,资源消耗大且不环保。同时,由于房屋的排水系统基本都属于隐蔽工程且在施工现场施工,一旦出现质量或老化等问题时很难进行维修,而施工过程中由于工序多且复杂,所以也很难在施工过程中实现防水工程质量的控制。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排水效果好的防水系统,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堵引式表面能防水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安装,且防、排水效果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堵引式表面能防水系统,它是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堵引式表面能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引式表面能防水系统包括表面能防水系统和两个以上独立的防水单位;/n所述防水单位为能独立完成自身防水任务的防水区块或单元,整个防水区域由两个以上防水单位拼接而成;/n所述表面能防水系统为将两个以上的非浸润表面或物质紧密贴合在一起;/n紧密贴合的所述非浸润表面或物质中有一个以上能变形的非浸润表面或物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205 CN 2019112334167;20200510 CN 2020103892691.一种堵引式表面能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引式表面能防水系统包括表面能防水系统和两个以上独立的防水单位;
所述防水单位为能独立完成自身防水任务的防水区块或单元,整个防水区域由两个以上防水单位拼接而成;
所述表面能防水系统为将两个以上的非浸润表面或物质紧密贴合在一起;
紧密贴合的所述非浸润表面或物质中有一个以上能变形的非浸润表面或物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堵引式表面能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压防水条[48],所述增压防水条[48]吸水后能膨胀且表面主体为非浸润表面,所述增压防水条[48]设置在两间距有限或受限的非浸润性表面间;
还包括在设置增压防水条[48]的叠合区的非浸润性防水表面设置凹口[14]或在叠合区的非浸润性防水表面间增加工字型的固定架[13],凹口[14]、工字型固定架[13]的内表面为非浸润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堵引式表面能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件,所述引流件包括在两非浸润性防水表面叠合区设置一条以上的亲水性引流带、或亲水性引流带与柔性非浸润带间隔设置的组合堵引件,并将亲水性引流带延长伸出非浸润表面间后作排水口或出水口伸入排水系统,由引流带[11]将渗入两非浸润性防水表面间的水流引流到排水系统,包括:
两层所述引流带[11]间的非浸润表面相互贴合,或在两所述引流带[11]间设置厚度不小于所述引流带[11]的压紧厚度的非浸润条或带;
所述组合堵引件为在非浸润部[9]的侧方交替间隔设置一组以上的柔性亲水引流带[11]和柔性非浸润带[10],或为在柔性非浸润片[20]的下方由上向下分层交替间隔设置一组以上的引流块[19]与非浸润膜[21],或在柔性非浸润片[20]的侧方由内向外上下交替间隔设置一组以上的引流块[19]与非浸润膜[21],或在柔性非浸润片[20]的侧方依次排列引流块[19]侧边外露而主体用非浸润性薄膜[18]包裹的组合引流件[17];
所述组合堵引件各引流块[19]与非浸润膜[21]的侧边充分外露且能与上下非浸润防水面充分接触;
所述组合堵引件最外侧为非浸润表面、非浸润带[10]或非浸润膜[21]包裹引流块的外侧;
所述组合堵引件将引流块上下或左右间增加防水膜或非浸润条间隔、或直接断开适当距离,阻止渗漏水流在各引流块间相互浸润或流动;
所述堵引式表面能防水系统,根据防水区块或单元的大小和亲水引流件的引流性能将整个防水区域或各防水单位分成合适数量的防水单元或区间,并在各防水单元或区间设置一个以上的的出水口;
所述表面能防水系统是将整个防水区域或局部防水单位或单元的四周同一层级只用一整条亲水引流带或将出水口以外的引流带首尾相连成一个防水单元并设一个以上出水口[22],作连体式引流防水带;或
所述表面能防水系统是将整个防水区域或局部一个以上的防水区块或单位的自然构造、自然单元、自然直边或自然直线作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分区式防水单元或区间,将各防水单元或区间同一层级分界处的引流带断开,在同一层级各防水单元或区间内设一个以上出水口[22],作分区式引流防水带;
所述引流带是在两个防水单元或区间分界隔断处用非浸润条[10]或防水膜隔开;或
所述引流带是将两个防水单元或区间分界处引流带断开后错开;或
所述引流带是将两个防水单元或区间分界处引流带断开且错开后再相互交错伸入对方防水区;或
所述引流带是在相互交错区重复区的两引流带间增加非浸润条或防水膜;
所述亲水性引流带在两引流带交叉处用防水膜相互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堵引式表面能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非浸润表面的出水口下方设置向下延伸的亲水性引流件[27]并伸入排水系统;
所述引流件[27]设置在两非浸润表面的接口间或与出水口处的非浸润表面紧密接触;
所述引流件[27]的排水侧设置有导流结构;
所述导流结构为一个以上的开口向下的U形、V形、弧形或半U形、半V形、半弧形和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宏元
申请(专利权)人:怀化沃普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