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古建墙体修复的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4772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古建墙体修复的支架,其包括底座,底座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移动轮,底座上设有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基座、开设在基座的凹槽、转动连接在凹槽内的双向丝杆、分别与双向丝杆两螺纹段螺纹连接的滑块及分别铰接在两滑块上的连杆,两个连杆的端部共同铰接有升降板,升降板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梁一,支撑梁二上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梁二,支撑梁一与支撑梁二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墙体的间隔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方便地调节纵梁的高度以适应墙体的高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古建墙体修复的支架
本技术涉及古建修复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古建墙体修复的支架。
技术介绍
古代建筑是我国历史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修复古代建筑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古建筑的修复和保护由于被保护建筑的自身历史价值、历史地位、建筑质量、被损程度和人文历史环境等因素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修复方式。在古建筑的修复过程中,裂缝修补是一项常见的修补情况,由于需要对古建筑的墙体等部位进行裂缝的注浆或者过度损坏部位的清理以及打孔等操作,使原本就受到损坏的古建筑的结构很容易受到影响。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945742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古建筑墙体修复支架,包括底座和固设于底座上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远离底座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有多个辅助支撑梁,辅助支撑梁与支撑架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墙体的间隔区。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调节纵梁的高度以适应墙体的高度时,通过调整升降柱插入竖管内的长度,然后利用螺栓将升降柱进行固定,调节方式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古建墙体修复的支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基座(21)、开设在基座(21)的凹槽(22)、转动连接在凹槽(22)内的双向丝杆(23)、分别与双向丝杆(23)两螺纹段螺纹连接的滑块(24)及分别铰接在两滑块(24)上的连杆(25),两个所述连杆(25)的端部共同铰接有升降板(3),所述升降板(3)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梁一(5),所述支撑梁一(5)上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梁二(52),所述支撑梁一(5)与所述支撑梁二(5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墙体的间隔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古建墙体修复的支架,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上固定连接有移动轮(1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设有升降机构(2),所述升降机构(2)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基座(21)、开设在基座(21)的凹槽(22)、转动连接在凹槽(22)内的双向丝杆(23)、分别与双向丝杆(23)两螺纹段螺纹连接的滑块(24)及分别铰接在两滑块(24)上的连杆(25),两个所述连杆(25)的端部共同铰接有升降板(3),所述升降板(3)的上表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梁一(5),所述支撑梁一(5)上可拆卸连接有支撑梁二(52),所述支撑梁一(5)与所述支撑梁二(52)之间形成用于容纳墙体的间隔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古建墙体修复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1)的侧面上设有限位组件(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古建墙体修复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4)包括固定在双向丝杆(23)上的锯齿盘(41)、固定基座(21)侧面上的安装板(42)、滑移穿设安装板(42)的限位杆(43)、固定在限位杆(43)顶部的限位环(44)、固定在限位杆(43)底部且与锯齿盘(41)的齿槽适配的卡块(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家闻钱炜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雪霁古建园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