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封性玻璃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4739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封性玻璃幕墙,包括固定安装于建筑体上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由一根以上互相平行的横杆以及一根以上互相平行的竖杆垂直交错组成,其中间形成一组以上的玻璃幕墙组,每组玻璃幕墙组均包括第一玻璃面板、第二玻璃面板以及一气路通道,第一玻璃面板与第二玻璃面板呈错位设置,每组玻璃幕墙组对应两根横杆以及三根竖杆,三根竖杆与两根横杆组成两个玻璃安装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玻璃幕墙,其具有非常好的密封性,能够快速对玻璃幕墙进行检修,快速查找出密封性有问题的幕墙,实现快速检修,且玻璃幕墙面板不会掉落,解决玻璃面板分离出现的高空坠物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密封性玻璃幕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幕墙,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封性玻璃幕墙。
技术介绍
建筑体上往往会安装大量的玻璃幕墙,这些玻璃幕墙作为装饰件,同时也作为密封件,建筑墙体上安装玻璃幕墙后,往往通过幕墙来对建筑墙面进行一个保护,这个保护可以是物理上的,也可以是湿度、温度上的保护,所以为了增加幕墙的使用功能,往往玻璃幕墙也作为外墙面的保护,防止外部水汽、灰尘等物体进入,所以必须要求玻璃幕墙有非常高的密封性,但是目前的玻璃面板与龙骨支架之间为打胶水密封的方式,使用久后便会出现脱胶情况,导致密封性变差,进而外部的水汽、灰尘进入到幕墙内部,在幕墙内部发霉,也会对建筑外墙面造成影响,所以这时候就必须拥有更好的密封性,而传统的方式很难进行检修,往往工作人员很难发现有密封性的问题,所以长时间过后便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另外,玻璃面板由于通过胶水粘结固定,所以在后期使用时,如果胶水脱落,便会导致整块幕墙的脱落,出现高空坠物现象,砸伤行人,出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密封性玻璃幕墙,具有非常好的密封性,且在密封性出现问题是第一时间被知道,能够实现快速检修,将密封性问题快速解决,同时可以很好的增加安全性,防止高空坠物。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高密封性玻璃幕墙,包括固定安装于建筑体上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由一根以上互相平行的横杆以及一根以上互相平行的竖杆垂直交错组成,其中间形成一组以上的玻璃幕墙组,每组玻璃幕墙组均包括第一玻璃面板、第二玻璃面板以及一气路通道,第一玻璃面板与第二玻璃面板呈错位设置,每组玻璃幕墙组对应两根横杆以及三根竖杆,三根竖杆与两根横杆组成两个玻璃安装位,第一玻璃面板与第二玻璃面板安装于两个玻璃安装位内,第一、第二玻璃面板的一端均设置一端面板;三根竖杆包括两根第一竖杆以及一根第二竖杆,第二竖杆设置于两根第一竖杆之间,第一竖杆上均横向贯穿设置一通槽,第二竖杆两侧以及横杆上下面均开设有一定位凹槽,第一、第二玻璃面板均扣入于定位凹槽内,第一、第二玻璃面板均穿过第一竖杆上的通槽并定位在第二竖杆两侧的定位凹槽内,端面板位于远离第二竖杆一侧,气路通道布设在第二竖杆及与其相邻的上下端的横杆内,定位凹槽的底面上均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负压孔,负压孔均与气路通道相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路通道包括垂直于水平面的主通道以及位于主通道两侧延伸的支路通道,主通道布设在第二竖杆内,支路通道布设在横杆内,每根横杆内均设置有两组支路通道,整个气路通道呈“H”型。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竖杆的前端面设置有一个单向抽气口,单向抽气口的一侧设置一螺纹密封盖,负压真空泵通过单向抽气口对气路通道内部抽真空。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竖杆上远离第二竖杆一面均开设有凹腔,凹腔内均安装弹簧,弹簧一端与凹腔接触,另一端与端面板粘结固定。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各玻璃面板的外壁面均粘结包裹有一圈的硅胶密封圈,硅胶密封圈扣入于定位凹槽内,各玻璃面板通过负压吸力吸附固定在定位凹槽内,此时各弹簧呈压缩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某处密封性出现问题时,能够位移密封有问题的玻璃面板,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发现问题,解决密封性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检修的问题。同时由于玻璃面板横向位移,所以即使不密封也不会坠落,增加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气路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组玻璃幕墙组的俯视图;图4为图3中密封性出现问题后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高密封性玻璃幕墙,包括固定安装于建筑体上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由一根以上互相平行的横杆2以及一根以上互相平行的竖杆1垂直交错组成,其中间形成一组以上的玻璃幕墙组,每组玻璃幕墙组均包括第一玻璃面板3、第二玻璃面板4以及一气路通道,第一玻璃面板3与第二玻璃面板4呈错位设置,每组玻璃幕墙组对应两根横杆2以及三根竖杆1,三根竖杆1与两根横杆2组成两个玻璃安装位,第一玻璃面板3与第二玻璃面板4安装于两个玻璃安装位内,第一、第二玻璃面板的一端均设置一端面板7;三根竖杆1包括两根第一竖杆101以及一根第二竖杆102,第二竖杆102设置于两根第一竖杆101之间,第一竖杆101上均横向贯穿设置一通槽,第二竖杆102两侧以及横杆2上下面均开设有一定位凹槽(未图示),第一、第二玻璃面板均扣入于定位凹槽内,第一、第二玻璃面板均穿过第一竖杆101上的通槽并定位在第二竖杆102两侧的定位凹槽内,端面板7位于远离第二竖杆102一侧,气路通道布设在第二竖杆102及与其相邻的上下端的横杆2内,定位凹槽的底面上均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负压孔(未图示),负压孔均与气路通道相通。如图2所示,气路通道包括垂直于水平面的主通道11以及位于主通道11两侧延伸的支路通道12,主通道11布设在第二竖杆102内,支路通道12布设在横杆2内,每根横杆2内均设置有两组支路通道,用于上下两组玻璃幕墙组,整个气路通道呈“H”型。其中,第二竖杆102的前端面设置有一个单向抽气口6,单向抽气口6的一侧设置一螺纹密封盖5,负压真空泵通过单向抽气口对气路通道内部抽真空;第一竖杆上远离第二竖杆一面均开设有凹腔,凹腔内均安装弹簧8,弹簧8一端与凹腔接触,另一端与端面板7粘结固定。各玻璃面板的外壁面均粘结包裹有一圈的硅胶密封圈(未图示),硅胶密封圈扣入于定位凹槽内,各玻璃面板通过负压吸力吸附固定在定位凹槽内,此时各弹簧呈压缩状,当组装玻璃面板时,人工将玻璃面板扣入于各定位凹槽内,然后将负压泵的抽气口插入于单向抽气口内,对其内部抽真空,进而使得玻璃面板上的硅胶密封圈与定位凹腔压紧,此时处于一个绝对密封状态,只要硅胶密封圈不透气,即可使得玻璃面板与定位凹腔压紧密封,弹簧不能时玻璃面板位移,如图3所示;一旦硅胶密封圈出现泄漏,导致漏气,此时气路通道被打开,外部空气进入后便没有负压吸力,在弹簧作用下,玻璃面板位移,如图4所示,此时工作人员看到玻璃面板松脱,即可发现有问题的玻璃面板,重新更换硅胶密封圈来增加密封性即可,硅胶密封圈尽量选择使用寿命久的密封圈,保证长时间使用不老化,减少密封圈的更换次数,增加密封时间。而由于玻璃面板发生位移,所以玻璃面板不会坠落,可以很好的进行保护。由于相邻玻璃面板是互相错位的,所以打开后的玻璃面板不会影响相邻侧的玻璃面板,可以实现横移后的重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某处密封性出现问题时,能够位移密封有问题的玻璃面板,因此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发现问题,解决密封性出现问题时不能及时检修的问题。同时由于玻璃面板横向位移,所以即使不密封也不会坠落,增加安全性。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封性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于建筑体上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由一根以上互相平行的横杆以及一根以上互相平行的竖杆垂直交错组成,其中间形成一组以上的玻璃幕墙组,每组玻璃幕墙组均包括第一玻璃面板、第二玻璃面板以及一气路通道,第一玻璃面板与第二玻璃面板呈错位设置,每组玻璃幕墙组对应两根横杆以及三根竖杆,三根竖杆与两根横杆组成两个玻璃安装位,第一玻璃面板与第二玻璃面板安装于两个玻璃安装位内,第一、第二玻璃面板的一端均设置一端面板;/n三根竖杆包括两根第一竖杆以及一根第二竖杆,第二竖杆设置于两根第一竖杆之间,第一竖杆上均横向贯穿设置一通槽,第二竖杆两侧以及横杆上下面均开设有一定位凹槽,第一、第二玻璃面板均扣入于定位凹槽内,第一、第二玻璃面板均穿过第一竖杆上的通槽并定位在第二竖杆两侧的定位凹槽内,端面板位于远离第二竖杆一侧,气路通道布设在第二竖杆及与其相邻的上下端的横杆内,定位凹槽的底面上均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负压孔,负压孔均与气路通道相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封性玻璃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安装于建筑体上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由一根以上互相平行的横杆以及一根以上互相平行的竖杆垂直交错组成,其中间形成一组以上的玻璃幕墙组,每组玻璃幕墙组均包括第一玻璃面板、第二玻璃面板以及一气路通道,第一玻璃面板与第二玻璃面板呈错位设置,每组玻璃幕墙组对应两根横杆以及三根竖杆,三根竖杆与两根横杆组成两个玻璃安装位,第一玻璃面板与第二玻璃面板安装于两个玻璃安装位内,第一、第二玻璃面板的一端均设置一端面板;
三根竖杆包括两根第一竖杆以及一根第二竖杆,第二竖杆设置于两根第一竖杆之间,第一竖杆上均横向贯穿设置一通槽,第二竖杆两侧以及横杆上下面均开设有一定位凹槽,第一、第二玻璃面板均扣入于定位凹槽内,第一、第二玻璃面板均穿过第一竖杆上的通槽并定位在第二竖杆两侧的定位凹槽内,端面板位于远离第二竖杆一侧,气路通道布设在第二竖杆及与其相邻的上下端的横杆内,定位凹槽的底面上均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负压孔,负压孔均与气路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颖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阳市中傲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