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与半导体集成换热和蓄能外墙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5469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与半导体集成换热和蓄能外墙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所述外墙系统包括多个单元外墙,所述单元外墙包括光伏面板系统、不燃A级保温系统、设置在不燃A级保温系统与光伏面板系统之间的第一空腔、贴合设置在不燃A级保温系统外侧的一组热交换装置、设置在蓄能外保温墙体内的半导体制冷与制热片、换气排水接缝、蓄能外保温墙体、Z型预制结构、设置在Z型预制结构内侧的L型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改善了装配式建筑围护结构的防水性能,利用到达建筑物外表的太阳能,将太阳能通过光伏面板转换成电能、将电能通过半导体制冷、制热片装置转换成热量存储在蓄能墙体中,从而改善室内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与半导体集成换热和蓄能外墙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外墙施工
,特别是一种光伏与半导体集成换热和蓄能外墙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在建筑物的立面,建筑物对太阳辐射的处理方式一般包括几种:反射、遮挡、吸收存储和转换成电能。采用反射和遮挡的方式应用最普遍,比如浅色的外墙饰面、遮阳等,从而将太阳辐射影响降低,从一定程度上看,这类技术是将达到建筑物的太阳能进行回避处理。吸收存储的方式在传统的建筑中使用较多,比如厚重的实体墙,墙体利用白天的太阳辐射吸收存储热量,逐渐向室内传递并平衡。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资源限制,这种厚重的墙体使用越来越少,并且随着外保温的普遍被采用,由于保温层的存在,将墙体室内和室外尽行了隔离,这种储能方式很少被使用。现阶段,玻璃幕墙将辐射能转换成电能的方式正在被尝试使用,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幕墙的通透性会受到影响;第二,利用太阳能得到的电能的存储成本较高,限制了使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与半导体集成换热和蓄能外墙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要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与半导体集成换热和蓄能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系统包括多个单元外墙,所述单元外墙包括光伏面板系统(1)、不燃A级保温系统(2)、设置在不燃A级保温系统(2)与光伏面板系统(1)之间的第一空腔(3)、贴合设置在不燃A级保温系统(2)外侧的一组热交换装置(4)、设置在蓄能外保温墙体(7)内的半导体制冷与制热片(5)、换气排水接缝、蓄能外保温墙体(7)、Z型预制结构(10)、设置在Z型预制结构(10)内侧的L型连接件(8),/nZ型预制结构(10)包括第一横部(11)、第二横部(12)以及设置在第一横部(11)与第二横部(12)之间第一竖部(13),所述蓄能外保温墙体(7)与第一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与半导体集成换热和蓄能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系统包括多个单元外墙,所述单元外墙包括光伏面板系统(1)、不燃A级保温系统(2)、设置在不燃A级保温系统(2)与光伏面板系统(1)之间的第一空腔(3)、贴合设置在不燃A级保温系统(2)外侧的一组热交换装置(4)、设置在蓄能外保温墙体(7)内的半导体制冷与制热片(5)、换气排水接缝、蓄能外保温墙体(7)、Z型预制结构(10)、设置在Z型预制结构(10)内侧的L型连接件(8),
Z型预制结构(10)包括第一横部(11)、第二横部(12)以及设置在第一横部(11)与第二横部(12)之间第一竖部(13),所述蓄能外保温墙体(7)与第一横部(11)之间留有用于设置电路系统的通路,通路设置在Z型预制结构(10)第一横部(11)正上方,不燃A级保温系统(2)中部留有用于插入第二横部(12)的卡槽;
换气排水接缝设置在相邻两块光伏面板系统(1)之间,换气排水接缝的高度低于第二横部(12)的高度;
所述换气排水接缝靠近上部光伏面板系统(1)的一侧设置排气口(1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与半导体集成换热和蓄能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电路系统包括电路控制装置、连接光伏面板(16)的连接线、连接半导体制冷与制热片(5)的电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与半导体集成换热和蓄能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电路控制装置包括热交换输出电路、电源输入电路;电路控制装置设置在室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与半导体集成换热和蓄能外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排水接缝内设置有用于分隔水、空气的金属条;金属条呈L型,包括贴合设置在不燃A级保温系统(2)室外侧的第二竖部(17)和导流板(15)。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洪涛周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建工程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