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延年专利>正文

一种高空模板支架与外脚手架共用悬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454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9
一种高空模板支架与外脚手架共用悬挑结构,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悬挑钢梁、水平矩形钢板、U形拉环等,所述悬挑钢梁包括第一悬挑钢梁、第二悬挑钢梁,所述第一悬挑钢梁搭接于楼板上,其与楼板搭接端经U形拉环相连,所述第一悬挑钢梁、第二悬挑钢梁底部设有水平矩形钢板,所述第二悬挑钢梁与楼板侧边相连,其底部水平矩形钢板下方与楼板侧壁之间设有矩形空心斜撑、三角形钢板。该结构体系通过布置水平矩形钢板,使第一悬挑钢梁和第二悬挑钢梁更好受力,并可保证模板支架与外脚手架同时搭设,承载能力高,且所有悬挑钢梁均采用斜撑式,没有采用传统的单一钢丝绳斜拉,故加强了悬挑钢梁稳定性,进而提高悬挑脚手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空模板支架与外脚手架共用悬挑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空模板支架与外脚手架共用悬挑结构。
技术介绍
脚手架主要指现场进行施工时为方便工人进行作业、并解决垂直和水平运输而搭设的各种支架。其中悬挑脚手架可以分为悬臂式、斜拉式和下撑式。悬臂式为用型钢作为悬挑梁外挑,斜拉式是在建筑结构上伸出的悬挑钢梁通过钢丝绳或杆件进行斜拉,斜拉杆件另一端固定在上一层的梁或者柱内,下撑式是在悬挑钢梁下部加斜向支撑。现有技术中,很多项目选择对悬挑钢梁悬挑段只通过钢丝绳斜拉,钢丝绳一端拉结悬挑钢梁,另一端拉结圆钢预埋环,以此用钢丝绳竖直方向的拉力抵抗悬挑钢梁竖直方向给钢丝绳的压力,但钢丝绳的拉力不可能抵消全部压力,故在悬挑钢梁固定端会产生弯矩,而且钢丝绳的柔性拉结使悬挑钢梁产生的挠度很大,工人安装钢丝绳时对受力性能没有明确概念且现阶段对悬挑钢梁的安装规范不是很多,导致悬挑钢梁产生荷载分配不均匀问题。并且现阶段绝大部分悬挑钢梁在安装时需要对墙体进行穿孔,然后伸入室内,后期进行封堵,导致墙体结构遭到破坏影响墙体质量、后期耗费人力物力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空模板支架与外脚手架共用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挑钢梁、水平矩形钢板(1)、U形拉环、楼板(5)、外脚手架(6)、第一斜拉钢丝绳(12)、矩形桁架斜撑(13)、连墙座(14)、梁(15)、第二斜拉钢丝绳(19)、竖直压杆(20)、模板支架(21)、矩形空心斜撑(22)、三角形钢板(23),所述悬挑钢梁包括第一悬挑钢梁(4)、第二悬挑钢梁(11),所述第一悬挑钢梁(4)长度大于第二悬挑钢梁(11),所述第一悬挑钢梁(4)、第二悬挑钢梁(11)均设置于第n层楼板,n为大于等于7的整数,所述第一悬挑钢梁(4)搭接于楼板(5)上,其与楼板(5)搭接端经U形拉环相连,所述第一悬挑钢梁(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空模板支架与外脚手架共用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悬挑钢梁、水平矩形钢板(1)、U形拉环、楼板(5)、外脚手架(6)、第一斜拉钢丝绳(12)、矩形桁架斜撑(13)、连墙座(14)、梁(15)、第二斜拉钢丝绳(19)、竖直压杆(20)、模板支架(21)、矩形空心斜撑(22)、三角形钢板(23),所述悬挑钢梁包括第一悬挑钢梁(4)、第二悬挑钢梁(11),所述第一悬挑钢梁(4)长度大于第二悬挑钢梁(11),所述第一悬挑钢梁(4)、第二悬挑钢梁(11)均设置于第n层楼板,n为大于等于7的整数,所述第一悬挑钢梁(4)搭接于楼板(5)上,其与楼板(5)搭接端经U形拉环相连,所述第一悬挑钢梁(4)、第二悬挑钢梁(11)底部设有水平矩形钢板(1),所述第一悬挑钢梁(4)的伸出端底部的水平矩形钢板(1)与第n-1层楼板侧面经矩形桁架斜撑(13)相连,所述矩形桁架斜撑(13)中部设有连墙座(14),其与第n层楼板侧边经第一斜拉钢丝绳(12)相连,所述矩形桁架斜撑(13)中部的连墙座(14)与第一悬挑钢梁(4)的伸出端底部的水平矩形钢板(1)垂直固定有竖直压杆(20),所述第二悬挑钢梁(11)与楼板(5)侧边相连,其底部水平矩形钢板(1)下方与楼板侧壁之间设有矩形空心斜撑(22)、三角形钢板(23),所述矩形空心斜撑(22)固定于三角形钢板(23)斜边底部,所述第二悬挑钢梁(11)上部与第n+1层楼板经第二斜拉钢丝绳(19)相连,所述第一悬挑钢梁(4)与第二悬挑钢梁(11)上设置外脚手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模板支架与外脚手架共用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楼板(5)内横向设置面筋(24)、底筋(16),梁(15)内设置135度弯钩的箍筋(18),下部设有三排纵向钢筋(1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空模板支架与外脚手架共用悬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拉环包括第一U形拉环(2)、第二U形拉环(9),所述第一U形拉环(2)固定于楼板(5)外侧梁的外部侧边,所述第一U形拉环(2)上部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延年于洋李志军陈志燕杜松岩董宁李琦琦陈昊刘柏男张文洁崔长青王亭张于于康楠王铁源闫明程
申请(专利权)人:张延年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