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447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设施工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其包括多个固定板层叠而成的面板,相邻两所述固定板通过定位机构连接,所述固定板前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支撑机构,位于下方的支撑机构包括与固定板前侧转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有上平面和下平面,所述固定板朝向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转动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槽上下两端面分别开设有圆槽,所述固定块上下两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嵌入两个圆槽内的圆轴;当支撑板与固定板相互垂直时,所述下平面与固定板下端面共面;当固定块与固定板相互垂直时,所述固定块下端面与上平面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方便组装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
技术介绍
楼板是一种分隔承重构建,它将房屋垂直方向分隔为若干层,并把人和家具等竖向荷载及楼板自重通过墙体、梁或柱传给基础,混泥土楼板在施工时需要先架模板,然后再进行浇筑,目前用于建筑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模板主要是木模板和铝合金模板。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3129601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墙体模板支撑架,包括地梁、模板,两块模板之间设置有导管,模板设在地面固定柱两边,模板外侧设有横梁和竖梁,螺母穿过横梁和竖梁及导管固定模板,在竖梁外设有斜撑和地梁,地梁上设调节螺母。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现有浇筑内墙的方式,是先将竖梁定位好,再采用斜撑对竖梁支撑,用连接件使得斜撑两端分别与竖梁和地面连接。上述支撑方式,需要手动组装连接件,安装步骤繁琐且费时费力,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其具有方便组装的效果,同时折叠后便于运输的效果。本技术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包括多个固定板(1)层叠而成的面板(2),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固定板(1)通过定位机构(3)连接,所述固定板(1)前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支撑机构(4),位于下方的支撑机构(4)包括与固定板(1)前侧转动连接的支撑板(41),所述支撑板(41)包括有上平面(411)和下平面(412),所述固定板(1)朝向支撑板(41)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17),所述固定槽(17)转动连接有固定块(43),所述固定槽(17)上下两端面分别开设有圆槽(432),所述固定块(43)上下两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嵌入两个圆槽(432)内的圆轴(431);当支撑板(41)与固定板(1)相互垂直时,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包括多个固定板(1)层叠而成的面板(2),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所述固定板(1)通过定位机构(3)连接,所述固定板(1)前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支撑机构(4),位于下方的支撑机构(4)包括与固定板(1)前侧转动连接的支撑板(41),所述支撑板(41)包括有上平面(411)和下平面(412),所述固定板(1)朝向支撑板(41)的一端开设有固定槽(17),所述固定槽(17)转动连接有固定块(43),所述固定槽(17)上下两端面分别开设有圆槽(432),所述固定块(43)上下两端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嵌入两个圆槽(432)内的圆轴(431);当支撑板(41)与固定板(1)相互垂直时,所述下平面(412)与固定板(1)下端面共面;当固定块(43)与固定板(1)相互垂直时,所述固定块(43)下端面与上平面(411)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前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水平分布的支撑块(42),两所述支撑块(42)相对的一端均开设有圆孔(421),所述支撑板(41)相对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嵌入圆孔(421)内的圆杆(4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内墙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通过锁定组件(5)与支撑板(41)连接,以限制支撑板(41)转动;所述固定板(1)前端开设有卡槽(11),所述锁定组件(5)包括设置于卡槽(11)内的弹簧(51)和卡块(52),所述弹簧(5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佑杨旭肖坤刘庆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嘉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