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建筑装饰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382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室内建筑装饰用防护装置,属于建筑防护技术领域;包括安装板体、底板与栓接盖板;安装板体上表面开槽设置有插槽,插槽中部插接有装饰框,装饰框贯穿过安装板体下表面,装饰框四边角相邻设置有四块角钢件,角钢件与安装板体焊接;底板嵌接于安装板体下端,底板与安装板体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榫卯条,榫卯条均与底板、安装板体榫卯连接,底板通过榫卯条与安装板体固定;底板底面贯穿设置有装饰槽板,装饰槽板边缘相邻设置有切槽口,切槽口开槽设置于底板下表面边缘,该种防护装置在通过榫卯结构、横向插接结构简化了安装的同时,结构主体采用轻便型钢材与室内设施相固定,拓展了室内设施的装饰面,保证了该装置的美观性与防护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建筑装饰用防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护
,特别是一种室内建筑装饰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室内装饰是满足人们的社会活动和生活需要,合理地组织和塑造具有美感而又舒适、方便的室内环境的一种综合性艺术,是环境艺术的一个门类,又称室内设计,融合了现代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并与建筑设计、地理,装饰艺术、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美学,科技材料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建筑室内场景中,天花板、墙壁面多安装有与墙面自成一体的装饰物、灯具、工具等,以满足室内使用环境的工具铺设需求,然而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传统粉刷墙面、瓷砖等多受环境侵蚀、建筑内部应力的影响,出现龟裂、破损的现象,而现有防护方式、装置美观性较差,在与室内装饰物品安装时影响了室内环境的美观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室内建筑装饰用防护装置,包括安装板体、底板与栓接盖板;所述安装板体上表面开槽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中部插接有装饰框,所述装饰框贯穿过安装板体下表面,所述装饰框四边角相邻设置有四块角钢件,所述角钢件与安装板体焊接;所述底板嵌接于安装板体下端,所述底板与安装板体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榫卯条,所述榫卯条均与底板、安装板体榫卯连接,所述底板通过榫卯条与安装板体固定;所述底板底面贯穿设置有装饰槽板,所述装饰槽板边缘相邻设置有切槽口,所述切槽口开槽设置于底板下表面边缘。所述栓接盖板嵌接于安装板体上端,所述栓接盖板边缘与安装板体之间插接固定有横组装杆,所述横组装杆内侧套接有边缘套框,所述边缘套框与栓接盖板焊接,所述栓接盖板通过横组装杆、边缘套框与安装板体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体、底板与栓接盖板均为轻质型薄钢片。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体四边缘均嵌接有L型卡条。进一步的,所述装饰框下端与装饰槽板上表面贴合,所述装饰框与装饰槽板四边角通过螺栓固定。进一步的,所述横组装杆呈横向滑入边缘套框中并与其卡接固定,所述横组装杆通过与边缘套框分离后拆卸栓接盖板与安装板体。进一步的,所述榫卯条为木质条形件,所述榫卯条通过榫卯分离的方式拆卸底板与安装板体。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方案中的一种室内建筑装饰用防护装置,该防护装置通过贯穿设置于装置主体的装饰框与装饰槽板,来通过其槽口与墙面、天花板面灯具等室内设施进行套接固定,并通过装饰槽板的设置方便设计师填充装饰物品等进行自定义的装饰,提高了该防护装置的适用性与美观性。2.本方案中的一种室内建筑装饰用防护装置,其装置依照横组装杆、边缘套框以及榫卯条的活动组装方式,不仅方便了装置的组装、拆卸固定,同时利用安装板体上下一体的底板、栓接盖板与装配设施相契合,保证了该装置的防护性能,提高了装置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侧视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安装板体、2-插槽、3-装饰框、4-角钢件、5-底板、6-栓接盖板、7-L型卡条、8-切槽口、9-横组装杆、10-边缘套框、11-榫卯条、12-装饰槽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结合图1-图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建筑装饰用防护装置,包括安装板体1、底板5与栓接盖板6;安装板体1上表面开槽设置有插槽2,插槽2中部插接有装饰框3,装饰框3贯穿过安装板体1下表面,装饰框3四边角相邻设置有四块角钢件4,角钢件4与安装板体1焊接,安装板体1、底板5与栓接盖板6均为轻质型薄钢片,安装板体1四边缘均嵌接有L型卡条7,装饰框3下端与装饰槽板12上表面贴合,装饰框3与装饰槽板12四边角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人员通过将室内设施贯穿设置于装饰框3、装饰槽板12中,来组合安装板体1于室内设施,其中安装板体1与底板5、栓接盖板6均为轻质型薄钢片,在装置轻便性的前提下其金属结构特性使装置主体具备强度要求,边缘设置的L型卡条7用于封装安装板体1边缘,进行结构防护;底板5嵌接于安装板体1下端,底板5与安装板体1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榫卯条11,榫卯条1均与底板5、安装板体1榫卯连接,底板5通过榫卯条1与安装板体1固定,榫卯条11为木质条形件,榫卯条11通过榫卯分离的方式拆卸底板5与安装板体1,在上述安装过场中,安装人员通过榫卯连接的插接方式将安装板体1、底板5之间榫卯条11进行组合固定,其榫卯结构不仅简化了装置的安装步骤,同时其结构特性预备一定抗拉力,增强了装置与室内设施间的横向抗拉力强度;底板5底面贯穿设置有装饰槽板12,装饰槽板12边缘相邻设置有切槽口8,切槽口8开槽设置于底板5下表面边缘,装置与安装板体1组合后空出部分于装饰槽板12表面,设计人员可通过装饰材料、粉刷等方式装饰装饰槽板12空余部分,进而提高装置的装饰效果与美观性。栓接盖板6嵌接于安装板体1上端,栓接盖板6边缘与安装板体1之间插接固定有横组装杆9,横组装杆9内侧套接有边缘套框10,边缘套框10与栓接盖板6焊接,栓接盖板6通过横组装杆9、边缘套框10与安装板体1固定,横组装杆9呈横向滑入边缘套框10中并与其卡接固定,横组装杆9通过与边缘套框10分离后拆卸栓接盖板6与安装板体1,待安装完成后,通过横向连接横组装杆9、边缘套框10的方式组合安装板体1与栓接盖板6,其中栓接盖板6上表面与室内设施安装面进行螺栓对接固定。此处,上、下、左、右、前、后只代表其相对位置而不表示其绝对位置。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室内建筑装饰用防护装置,包括安装板体(1)、底板(5)与栓接盖板(6),其特征在于:/n所述安装板体(1)上表面开槽设置有插槽(2),所述插槽(2)中部插接有装饰框(3),所述装饰框(3)贯穿过安装板体(1)下表面,所述装饰框(3)四边角相邻设置有四块角钢件(4),所述角钢件(4)与安装板体(1)焊接;/n所述底板(5)嵌接于安装板体(1)下端,所述底板(5)与安装板体(1)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榫卯条(11),所述榫卯条(11)均与底板(5)、安装板体(1)榫卯连接,所述底板(5)通过榫卯条(11)与安装板体(1)固定;/n所述底板(5)底面贯穿设置有装饰槽板(12),所述装饰槽板(12)边缘相邻设置有切槽口(8),所述切槽口(8)开槽设置于底板(5)下表面边缘;/n所述栓接盖板(6)嵌接于安装板体(1)上端,所述栓接盖板(6)边缘与安装板体(1)之间插接固定有横组装杆(9),所述横组装杆(9)内侧套接有边缘套框(10),所述边缘套框(10)与栓接盖板(6)焊接,所述栓接盖板(6)通过横组装杆(9)、边缘套框(10)与安装板体(1)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建筑装饰用防护装置,包括安装板体(1)、底板(5)与栓接盖板(6),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装板体(1)上表面开槽设置有插槽(2),所述插槽(2)中部插接有装饰框(3),所述装饰框(3)贯穿过安装板体(1)下表面,所述装饰框(3)四边角相邻设置有四块角钢件(4),所述角钢件(4)与安装板体(1)焊接;
所述底板(5)嵌接于安装板体(1)下端,所述底板(5)与安装板体(1)之间设置有若干根榫卯条(11),所述榫卯条(11)均与底板(5)、安装板体(1)榫卯连接,所述底板(5)通过榫卯条(11)与安装板体(1)固定;
所述底板(5)底面贯穿设置有装饰槽板(12),所述装饰槽板(12)边缘相邻设置有切槽口(8),所述切槽口(8)开槽设置于底板(5)下表面边缘;
所述栓接盖板(6)嵌接于安装板体(1)上端,所述栓接盖板(6)边缘与安装板体(1)之间插接固定有横组装杆(9),所述横组装杆(9)内侧套接有边缘套框(10),所述边缘套框(10)与栓接盖板(6)焊接,所述栓接盖板(6)通过横组装杆(9)、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琴琴曾志全张海龙付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路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