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轻质隔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369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轻质隔墙,包括设置在地面的预制底板、设置在天花板上的预制顶板、安装在预制底板和预制顶板之间的墙板主体,所述预制底板的顶面上设有沿预制底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凹槽,预制顶板的底面上设有与第一凹槽相对的第二凹槽,所述墙板主体由多个板块构成,所述板块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凹槽相适配的第一凸块,所述板块的顶部设有与第二凹槽相适配第二凸块。当板块依次抵接到成墙板主体时,第一凸块会连接到一起并与第一凹槽相适配,第二凸块也连接到一起并与第二凹槽相适配,受到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内壁的限制,使得板块无法移动,并且相邻板块之间的贴合更加紧密,安装过程中无需使用钢筋或是砂浆填充,安装简单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轻质隔墙
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轻质隔墙。
技术介绍
轻质隔墙板是一种新型节能墙材料,其具有组装灵活,施工速度块且环保等特点。轻质隔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住宅和商业办公室等方面。现有的轻质隔墙板组装方式一般为两种:1、利用轻质隔墙板两边的公母隼槽,安装时将板材立起,公、母隼涂上嵌缝砂浆后对装拼接起来。2、采用钢筋或者30°斜插钢筋从轻质隔墙板上方或者下方打入,将两块隔板连接起来。上述的第一种利用嵌缝砂浆的组装方式,首先必须要求施工工人具有经验,否则会导致嵌缝砂浆填充不均匀,导致轻质隔墙板之间连接不够紧密而脱离;第二种利用钢筋连接的方式,虽然解决了轻质隔墙板连接不够紧密的问题,但是存在施工不方便且长久使用钢筋存在滑动的现象;同时上述两种方案均会给轻质隔板在拆除再利用时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装配式轻质隔墙,其具有方便安装的优势。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装配式轻质隔墙,包括设置在地面的预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面的预制底板(1)、设置在天花板上的预制顶板(2)、安装在预制底板(1)和预制顶板(2)之间的墙板主体,所述预制底板(1)的顶面上设有沿预制底板(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凹槽(11),所述预制顶板(2)的底面上设有与第一凹槽(11)相对的第二凹槽(21),所述墙板主体由多个板块(3)构成,所述板块(3)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凹槽(11)相适配的第一凸块(33),所述板块(3)的顶部设有与第二凹槽(21)相适配第二凸块(3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地面的预制底板(1)、设置在天花板上的预制顶板(2)、安装在预制底板(1)和预制顶板(2)之间的墙板主体,所述预制底板(1)的顶面上设有沿预制底板(1)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凹槽(11),所述预制顶板(2)的底面上设有与第一凹槽(11)相对的第二凹槽(21),所述墙板主体由多个板块(3)构成,所述板块(3)的底部设有与第一凹槽(11)相适配的第一凸块(33),所述板块(3)的顶部设有与第二凹槽(21)相适配第二凸块(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底板(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一凹槽(11)连通的第一缺口(12),所述预制顶板(2)的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凹槽(21)连通的第二缺口(22),所述第一缺口(12)和第二缺口(22)对应,所述第一凸块(33)与第一缺口(12)相适配,所述第二凸块(34)与第二缺口(22)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轻质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12)处在预制底板(1)的中间位置的侧壁上。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子叶吴汤洁罗一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嘉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