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借助于弹性带来压实连续的纺织基材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369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借助于弹性带来压实连续的纺织基材的设备。设备包括:可加热的旋转滚筒;环形带,其能沿闭合路径移动以支撑和输送与滚筒的侧表面部分接触的纺织基材,带在伸长方面可弹性地变形;辊系统,带以伸长预张紧状态卷绕在辊系统上。辊系统包括机动化驱动辊、机动化制动辊、第一空转支承辊以及第二空转支承辊。路径的第一部段在机动化制动辊和机动化驱动辊之间延伸,以围绕第一空转支承辊部分地卷绕的方式经过第一空转支承辊,而路径的第二部段在机动化驱动辊和第二空转支承辊之间延伸。闭合路径通过在第二空转支承辊和机动化制动辊之间延伸的第三部段变完整。在使用中沿路径的第三部段,带处于相对于路径的第一部段松弛的张紧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借助于弹性带来压实连续的纺织基材的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借助于弹性带来压实连续的纺织基材(substrate,坯布)的设备。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织物或纺织基材的压实过程是纺织整理加工领域中的主要过程之一,并且目的是在进行制造步骤之前给予织物稳定性。通常,织物的稳定性和压实度是通过利用整合技术的、使用在毡或橡胶带的曲率变化的机器来赋予的,待被赋予压实度的织物被放置在该毡或橡胶带上。然后,支撑件(毡或橡胶带)的曲率变化向织物赋予纵向回缩,该织物然后被压靠于热滚筒,这使压实效果稳定,从而确保织物一旦离开机器后的尺寸稳定性。所有织物(无论是正交织物还是针织织物)在生产后需要进行使其适合于被裁剪以用于缝纫的稳定和压实过程。因此,压实机广泛用于整理加工过程中。可获得的压实度值取决于生产的织物的初始稳定性程度。织物的初始稳定性程度又取决于制成其的材料的类型。通常,必须使同一织物经过压实机若干次以便获得期望的压实效果。如果组织最初就具有高度的不稳定性,则尤其如此。所有这些会延长处理时间并影响生产成本。因此,在该领域中非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借助于弹性带来压实连续的纺织基材(T)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n-可加热的旋转滚筒(10);/n-环形带(20),所述环形带能沿闭合路径移动以支撑和输送与所述可加热的旋转滚筒(10)的侧表面部分(10a)接触的所述纺织基材(T),所述带能在伸长方面弹性地变形;/n-辊系统(31、32、33、34、35),所述带(20)以伸长预张紧状态被卷绕在所述辊系统上,其中,所述辊系统包括多个空转支承辊(33、34、35)和多个机动化辊(31、32),所述多个机动化辊可操作以使所述带(20)沿所述闭合路径滑动,在所述路径的第一部段(T1)处在所述带上施加附加的伸长张紧状态,所述路径的所述第一部段...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7 IT 1020190000092011.一种用于借助于弹性带来压实连续的纺织基材(T)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
-可加热的旋转滚筒(10);
-环形带(20),所述环形带能沿闭合路径移动以支撑和输送与所述可加热的旋转滚筒(10)的侧表面部分(10a)接触的所述纺织基材(T),所述带能在伸长方面弹性地变形;
-辊系统(31、32、33、34、35),所述带(20)以伸长预张紧状态被卷绕在所述辊系统上,其中,所述辊系统包括多个空转支承辊(33、34、35)和多个机动化辊(31、32),所述多个机动化辊可操作以使所述带(20)沿所述闭合路径滑动,在所述路径的第一部段(T1)处在所述带上施加附加的伸长张紧状态,所述路径的所述第一部段关于所述带的前进方向(X)在所述路径的第二部段(T2)的上游延伸,在所述路径的第二部段中,所述带(20)保持与旋转滚筒接触;
-装置(40),所述装置用于沿所述路径的所述第二部段(T2)在所述带(20)和所述可加热的滚筒(10)之间引导所述纺织基材(T),
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系统包括机动化驱动辊(31)、机动化制动辊(32)、第一空转支承辊(33)以及第二空转支承辊(34),所述第一空转支承辊被布置在所述机动化制动辊与所述机动化驱动辊之间,
并且其中,所述路径的所述第一部段(T1)在所述机动化制动辊(32)和所述机动化驱动辊(31)之间延伸,以围绕所述第一空转支承辊(33)部分地卷绕的方式经过所述第一空转支承辊,而路径的所述第二部段(T2)在所述机动化驱动辊(31)和所述第二空转支承辊(34)之间延伸,其中,所述闭合路径通过在所述第二空转支承辊(34)和所述机动化制动辊(32)之间延伸的第三部段(T3)变完整,所述带(20)在使用中沿路径的所述第三部段(T3)处于相对于路径的所述第一部段(T1)松弛的张紧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机动化制动辊(32)和所述机动化驱动辊(31)两者都设置有橡胶涂层,所述橡胶涂层覆盖旨在与所述带(20)接触的相应柱状侧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空转支承辊(33)设置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柱状侧表面,所述第一空转支承辊的柱状侧表面旨在与所述带(20)直接接触而无需插入将所述柱状侧表面覆盖的橡胶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空转支承辊(34)设置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柱状侧表面,所述第二空转支承辊的柱状侧表面旨在与所述带(20)直接接触而无需插入将所述柱状侧表面覆盖的橡胶涂层。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机动化驱动辊(31)、所述机动化制动辊(32)和所述第一空转支承辊(33)关于彼此被定位成使得:所述闭合路径的所述第一部段(T)具有的长度延伸不超过整个闭合路径的35%,并且优选地不低于整个闭合路径的10%。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机动化驱动辊(31)、所述机动化制动辊(32)和所述第一空转支承辊(33)关于彼此被定位成使得:所述带(20)围绕所述机动化驱动辊(31)和围绕所述机动化制动辊(32)的卷绕角度不低于90°。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设备,包括控制单元(50),所述控制单元被配置成控制所述机动化驱动辊(31)和所述机动化制动辊(32)的旋转,使得所述两个机动化辊(31、32)沿相同方向旋转,并且使得根据预定义比率(Vf/Vt),所述机动化驱动辊(31)的切向速度(Vt)高于所述机动化制动辊(32)的切向速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利奥·曼德鲁扎托安德烈亚·尼科莱蒂
申请(专利权)人:桑提克斯里玛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意大利;IT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