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光陶瓷纳米涂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5247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柔光陶瓷纳米涂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了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UV固化树脂30‑50份、硅溶胶20‑30份、表面活性剂5‑8份、改性填料5‑10份、陶瓷粉末5‑8份、三聚氰胺3‑5份、过硫酸铵5‑8份、粘结剂3‑5份、增稠剂5‑8份、光引发剂20‑50份、水50‑80份,相比于传统的涂料制备工艺较为简单环保性能较强,具有良好的隔热、环保、防水性能,吸附能力更加好,同时柔光色彩的涂料美观度更加的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光陶瓷纳米涂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光陶瓷纳米涂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涂料是涂覆在被保护或被装饰的物体表面,并能与被涂物形成牢固附着的连续薄膜,通常是以树脂、或油、或乳液为主,添加或不添加颜料、填料,添加相应助剂,用有机溶剂或水配制而成的粘稠液体。但是目前的涂料环保性能较差,气味较大,环保性能较差,无法适应越来越高要求的环保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一种柔光陶瓷纳米涂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了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UV固化树脂30-50份、硅溶胶20-30份、表面活性剂5-8份、改性填料5-10份、陶瓷粉末5-8份、三聚氰胺3-5份、过硫酸铵5-8份、粘结剂3-5份、增稠剂5-8份、光引发剂20-50份、水50-80份,采用了以下步骤:步骤一:将UV固化树脂、硅溶胶、陶瓷粉末与水加入混合设备中进行高温溶解混合,得到混合原液;步骤二:将表面活性剂、改性填料、三聚氰胺、过硫酸铵、依次加入到混合原液中进行混合,得到二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步骤三:将粘结剂与增稠剂加入到二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进行第三次混合,得到三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步骤四:将光引发剂加入到三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中进行调光材料,得到柔光陶瓷纳米涂料。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采用了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UV固化树脂30份、硅溶胶20份、表面活性剂5份、改性填料5份、陶瓷粉末5份、三聚氰胺3份、过硫酸铵5份、粘结剂3份、增稠剂5份、光引发剂20份、水5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采用了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UV固化树脂50份、硅溶胶30份、表面活性剂8份、改性填料10份、陶瓷粉末8份、三聚氰胺5份、过硫酸铵8份、粘结剂5份、增稠剂8份、光引发剂50份、水8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结剂为苯丙乳液。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V固化树脂为环氧丙烯酸树脂或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传统的涂料制备工艺较为简单环保性能较强,具有良好的隔热、环保、防水性能,吸附能力更加好,同时柔光色彩的涂料美观度更加的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柔光陶瓷纳米涂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了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UV固化树脂30-50份、硅溶胶20-30份、表面活性剂5-8份、改性填料5-10份、陶瓷粉末5-8份、三聚氰胺3-5份、过硫酸铵5-8份、粘结剂3-5份、增稠剂5-8份、光引发剂20-50份、水50-80份,采用了以下步骤:步骤一:步骤一:将UV固化树脂、硅溶胶、陶瓷粉末与水加入混合设备中进行高温溶解混合,得到混合原液;步骤二:步骤二:将表面活性剂、改性填料、三聚氰胺、过硫酸铵、依次加入到混合原液中进行混合,得到二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步骤三:将粘结剂与增稠剂加入到二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进行第三次混合,得到三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步骤四:将光引发剂加入到三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中进行调光材料,得到柔光陶瓷纳米涂料。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采用了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UV固化树脂30份、硅溶胶20份、表面活性剂5份、改性填料5份、陶瓷粉末5份、三聚氰胺3份、过硫酸铵5份、粘结剂3份、增稠剂5份、光引发剂20份、水5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采用了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UV固化树脂50份、硅溶胶30份、表面活性剂8份、改性填料10份、陶瓷粉末8份、三聚氰胺5份、过硫酸铵8份、粘结剂5份、增稠剂8份、光引发剂50份、水8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粘结剂为苯丙乳液。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UV固化树脂为环氧丙烯酸树脂或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实施例一:一种柔光陶瓷纳米涂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了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UV固化树脂30份、硅溶胶20份、表面活性剂5份、改性填料5份、陶瓷粉末5份、三聚氰胺3份、过硫酸铵5份、粘结剂3份、增稠剂5份、光引发剂20份、水50份,采用了以下步骤:步骤一:步骤一:将UV固化树脂、硅溶胶、陶瓷粉末与水加入混合设备中进行高温溶解混合,得到混合原液;步骤二:步骤二:将表面活性剂、改性填料、三聚氰胺、过硫酸铵、依次加入到混合原液中进行混合,得到二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步骤三:将粘结剂与增稠剂加入到二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进行第三次混合,得到三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步骤四:将光引发剂加入到三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中进行调光材料,得到柔光陶瓷纳米涂料。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采用了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UV固化树脂50份、硅溶胶30份、表面活性剂8份、改性填料10份、陶瓷粉末8份、三聚氰胺5份、过硫酸铵8份、粘结剂5份、增稠剂8份、光引发剂50份、水80份。所述粘结剂为苯丙乳液。所述UV固化树脂为环氧丙烯酸树脂或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实施例二:一种柔光陶瓷纳米涂料的制备方法,采用了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UV固化树脂50份、硅溶胶30份、表面活性剂8份、改性填料10份、陶瓷粉末8份、三聚氰胺5份、过硫酸铵8份、粘结剂5份、增稠剂8份、光引发剂50份、水80份,采用了以下步骤:步骤一:将UV固化树脂、硅溶胶、陶瓷粉末与水加入混合设备中进行高温溶解混合,得到混合原液;步骤二:将表面活性剂、改性填料、三聚氰胺、过硫酸铵、依次加入到混合原液中进行混合,得到二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步骤三:将粘结剂与增稠剂加入到二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进行第三次混合,得到三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步骤四:将光引发剂加入到三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中进行调光材料,得到柔光陶瓷纳米涂料。所述粘结剂为苯丙乳液。所述UV固化树脂为环氧丙烯酸树脂或改性环氧丙烯酸树脂。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光陶瓷纳米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UV固化树脂30-50份、硅溶胶20-30份、表面活性剂5-8份、改性填料5-10份、陶瓷粉末5-8份、三聚氰胺3-5份、过硫酸铵5-8份、粘结剂3-5份、增稠剂5-8份、光引发剂20-50份、水50-80份,采用了以下步骤:/n步骤一:将UV固化树脂、硅溶胶、陶瓷粉末与水加入混合设备中进行高温溶解混合,得到混合原液;/n步骤二:将表面活性剂、改性填料、三聚氰胺、过硫酸铵、依次加入到混合原液中进行混合,得到二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n步骤三:将粘结剂与增稠剂加入到二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进行第三次混合,得到三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n步骤四:将光引发剂加入到三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中进行调光材料,得到柔光陶瓷纳米涂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光陶瓷纳米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了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UV固化树脂30-50份、硅溶胶20-30份、表面活性剂5-8份、改性填料5-10份、陶瓷粉末5-8份、三聚氰胺3-5份、过硫酸铵5-8份、粘结剂3-5份、增稠剂5-8份、光引发剂20-50份、水50-80份,采用了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UV固化树脂、硅溶胶、陶瓷粉末与水加入混合设备中进行高温溶解混合,得到混合原液;
步骤二:将表面活性剂、改性填料、三聚氰胺、过硫酸铵、依次加入到混合原液中进行混合,得到二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
步骤三:将粘结剂与增稠剂加入到二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进行第三次混合,得到三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
步骤四:将光引发剂加入到三次混合后的混合原液中进行调光材料,得到柔光陶瓷纳米涂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鲸镜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区沙头才华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