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带式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150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连续带式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包括有机架及设于所述机架内的进料及布料区、滤布运行区、出料区,所述滤布运行区包括有压料段、上滤布运行段及下滤布运行段,所述进料及布料区、压料段、出料区沿进料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上滤布运行段与压料段沿滤布运行方向形成上滤布运行回路,所述下滤布运行段与压料段沿滤布运行方向形成下滤布运行回路。本发明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连续带式污泥深度脱水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连续带式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可利旧,占地少,负荷低,污泥不需稀释,污泥脱水效果稳定,其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带式污泥深度脱水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的
,涉及一种连续带式污泥深度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污水处理过程中,随着污染物质的降解和去除,产生了大量的污泥。以生活污水为主的市政污水厂的污泥产量为1~2tDS/万t污水,折合成含水量80%的污泥产量为5~10t/万t污水。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截至2017年底,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1.57亿m3/d,全年累积处理污水量达462.6亿m3,折合成含水率80%的污泥年产量达4000多万吨。污泥处理处置的原则是“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其中的减量化就是在资源化利用或回到环境之前尽量减少污泥的质量和体积。污泥机械脱水最经济的污泥减量化方式,但随着污泥处理要求的提高,污泥脱水到含水率80%一般不能满足处理要求,各地普遍要求采用污泥深度脱水的方式,将污泥含水率降低到60%或更低后再进行更深入的处理处置。目前传统的机械深度脱水方式主要是高压板框脱水技术高。压板框脱水技术以含水率为95-97%左右污泥为处理对象,先将调质剂(一般为生石灰+氯化铁)与污泥进行混合改性,再采用高压板框压滤设备进行间歇式脱水处理,使污泥含水率降低到60%。但高压板框脱水技术要求进泥含水率为95%左右,对于大部分脱水到污泥含水率80%的污水厂,需要新建污泥脱水车间,建设周期长,投资高,在建设期间影响厂内污泥处理的正常生产运行,且存在占地面积大、系统复杂、装机功率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带式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在对污泥改性后,使污泥从含水率80%左右含降低至含水率60%以下。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连续带式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包括有机架及设于所述机架内的进料及布料区、滤布运行区、出料区,所述滤布运行区包括有压料段、上滤布运行段及下滤布运行段,所述进料及布料区、压料段、出料区沿进料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上滤布运行段与压料段沿滤布运行方向形成上滤布运行回路,所述下滤布运行段与压料段沿滤布运行方向形成下滤布运行回路。优选地,所述机架呈封闭式壳体且在壳体内设置支撑结构。优选地,所述进料及布料区内沿进料方向依次设有进料单元和布料单元。更优选地,所述进料单元的进料位置高于上滤布运行段或高于压料段且低于上滤布运行段。更优选地,所述进料单元为进料斗。更优选地,所述布料单元为专利号ZL201420515470中的一种污泥均布装置。优选地,所述压料段内沿滤布运行方向依次设有预压模块、主压模块、对压模块,所述预压模块沿滤布运行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预压辊及第二预压辊,所述主压模块沿滤布运行方向依次设有多根主压辊,相邻所述主压辊呈S型上下交错排布,所述对压模块包括有多根对压辊以及设于相邻对压辊之间的单压辊,所述对压辊与相邻所述单压辊沿滤布运行方向呈S型上下交错排布。更优选地,所述第一预压辊的直径为258~288mm。更优选地,所述第二预压辊的直径为207~248mm。更优选地,所述主压辊的数量为1~10根。更优选地,所述主压辊的滤布包角为180~192°。更优选地,所述主压辊中污泥的压榨时间为80~100s。更优选地,所述主压辊的直径为158~182mm。更优选地,所述对压辊的数量为2~4根。更优选地,每个所述对压辊设置一个对压气缸,对压气缸压力为0.25~0.4MPa。更优选地,所述对压辊中单根辊的直径为158~182mm。更优选地,所述单压辊的直径为158~182mm。优选地,所述上滤布运行段内沿滤布运行方向依次设有上滤布驱动辊、上滤布展平辊、上滤布张紧辊,所述上滤布驱动辊与上滤布展平辊之间的运行滤布上设有上滤布清洗水盒,所述上滤布清洗水盒的下方设有上接水盘。更优选地,所述上滤布驱动辊沿滤布运行方向设于所述压料段中的对压模块之后,所述上滤布张紧辊沿滤布运行方向设于所述压料段中的预压模块之前。更优选地,所述上滤布驱动辊外接有链条,所述链条与链轮啮合,所述链轮外接有电机,用以经电机驱动链轮转动,经链条带动上滤布驱动辊转动从而驱动滤布运行。更优选地,所述上滤布驱动辊外包有胶层。更优选地,所述上滤布驱动辊驱动滤布运行的速度为3~5m/min。更优选地,所述上滤布驱动辊的上方设有上刮板。更优选地,所述上滤布运行段内还设有上滤布纠偏辊,所述上滤布纠偏辊设于所述上滤布展平辊与上滤布张紧辊之间的运行滤布上或所述上滤布驱动辊与上滤布展平辊之间的运行滤布上。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上滤布纠偏辊设于所述上滤布驱动辊与上滤布展平辊之间的运行滤布时,所述上滤布纠偏辊沿滤布运行方向设于所述上滤布清洗水盒之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滤布纠偏辊外包有胶层。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上滤布纠偏辊的左右双侧设有光电感应纠偏系统。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电感应纠偏系统中气缸压力为0.25~0.4Mpa。更优选地,所述上滤布张紧辊外接有气缸,所述气缸压力为0.3~0.5Mpa。更优选地,所述上滤布清洗水盒采用单边喷嘴进行清洗。更优选地,所述上滤布清洗水盒的单条冲洗水量为3.4-4.5m3/h·m。更优选地,所述上滤布清洗水盒的冲洗水压≥0.6Mpa。优选地,所述下滤布运行段内沿滤布运行方向依次设有下滤布驱动辊、下滤布展平辊、下滤布纠偏辊、下滤布张紧辊,所述下滤布运行段内还设有下滤布清洗水盒,所述下滤布清洗水盒设于所述下滤布展平辊与下滤布纠偏辊之间的运行滤布上或所述下滤布驱动辊与下滤布展平辊之间的运行滤布上,所述下滤布清洗水盒的上方设有下接水盘。更优选地,所述下滤布运行段内还设有下滤布过渡辊,所述下滤布过渡辊设于所述下滤布纠偏辊与下滤布张紧辊之间的运行滤布上或所述下滤布驱动辊与下滤布展平辊之间的运行滤布上。进一步优选地,当所述下滤布过渡辊设于所述下滤布驱动辊与下滤布展平辊之间的运行滤布时,所述下滤布过渡辊沿滤布运行方向设于所述下滤布清洗水盒之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下滤布过渡辊的直径为128~138mm。更优选地,所述下滤布驱动辊沿滤布运行方向设于所述压料段中的对压模块之后,所述下滤布张紧辊沿滤布运行方向设于所述压料段中的预压模块之前。更优选地,所述下滤布驱动辊外接有链条,所述链条与链轮啮合,所述链轮外接有电机,用以经电机驱动链轮转动,经链条带动下滤布驱动辊转动从而驱动滤布运行。更优选地,所述下滤布驱动辊外包有胶层。更优选地,所述下滤布驱动辊驱动滤布运行的速度为3~5m/min。更优选地,所述下滤布驱动辊的下方设有下刮板。更优选地,所述下滤布纠偏辊外包有胶层。更优选地,所述下滤布纠偏辊的左右双侧设有光电感应纠偏系统。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光电感应纠偏系统中气缸压力为0.25~0.4Mp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续带式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D)及设于所述机架(D)内的进料及布料区(A)、滤布运行区(B)、出料区(C),所述滤布运行区(B)包括有压料段(B1)、上滤布运行段(B2)及下滤布运行段(B3),所述进料及布料区(A)、压料段(B1)、出料区(C)沿进料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上滤布运行段(B2)与压料段(B1)沿滤布运行方向形成上滤布运行回路,所述下滤布运行段(B3)与压料段(B1)沿滤布运行方向形成下滤布运行回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带式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机架(D)及设于所述机架(D)内的进料及布料区(A)、滤布运行区(B)、出料区(C),所述滤布运行区(B)包括有压料段(B1)、上滤布运行段(B2)及下滤布运行段(B3),所述进料及布料区(A)、压料段(B1)、出料区(C)沿进料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上滤布运行段(B2)与压料段(B1)沿滤布运行方向形成上滤布运行回路,所述下滤布运行段(B3)与压料段(B1)沿滤布运行方向形成下滤布运行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带式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及布料区(A)内沿进料方向依次设有进料单元(2)和布料单元(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带式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段(B1)内沿滤布运行方向依次设有预压模块(B11)、主压模块(B12)、对压模块(B13),所述预压模块(B11)沿滤布运行方向依次设有第一预压辊(4)及第二预压辊(5),所述主压模块(B12)沿滤布运行方向依次设有多根主压辊(6),相邻所述主压辊(6)呈S型上下交错排布,所述对压模块(B13)包括有多根对压辊(7)以及设于相邻对压辊(7)之间的单压辊(71),所述对压辊(7)与相邻所述单压辊(71)沿滤布运行方向呈S型上下交错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带式污泥深度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滤布运行段(B2)内沿滤布运行方向依次设有上滤布驱动辊(8)、上滤布展平辊(11)、上滤布张紧辊(3),所述上滤布驱动辊(8)与上滤布展平辊(11)之间的运行滤布上设有上滤布清洗水盒(10),所述上滤布清洗水盒(10)的下方设有上接水盘(13);所述下滤布运行段(B3)内沿滤布运行方向依次设有下滤布驱动辊(9)、下滤布展平辊(14)、下滤布纠偏辊(16)、下滤布张紧辊(18),所述下滤布运行段(B3)内还设有下滤布清洗水盒(15),所述下滤布清洗水盒(15)设于所述下滤布展平辊(14)与下滤布纠偏辊(16)之间的运行滤布上或所述下滤布驱动辊(9)与下滤布展平辊(14)之间的运行滤布上,所述下滤布清洗水盒(15)的上方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燕霞唐秀华张杰李郭军刘霞魏宏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申耀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