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纺织布料加工用染色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染色
,具体为一种纺织布料加工用染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染色设备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全球化产业,在生产方式、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都已经与国际接轨,随着服装等下游行业的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在服装布料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染色设备,故为一种纺织布料加工用染色装置。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910452584.9中公开了一种服装纺织布料用染色装置,该染色装置包括底座,底座顶面上固定安装有染缸,染缸内部底侧中端固定安装有电加热管,染缸内部左侧下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搅动轴,搅动轴上从左到右等间距固定安装有搅动叶,搅动轴右端穿出染缸的右侧且右侧端焊接固定有蜗杆,驱动蜗杆带动搅动轴和搅动叶转动,对染缸中添加的染料进行搅动,后将布料放入染缸中进行染色,但这种染色方式存在较多缺陷,通过搅动叶搅动布料,易使布料产生褶皱,造成染色不均匀的情况,易损坏布料,造成大量损失。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纺织布料加工用染色装置,包括染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箱(1)内底侧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支杆(2),所述第一支杆(2)内侧面的顶部插接有第一转动杆(3),所述第一转动杆(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传动杆(4),所述第一转动杆(3)外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套接有摩擦片(10),所述第一转动杆(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组传动锥齿轮(5),所述第一组传动锥齿轮(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组传动锥齿轮(7),所述第二组传动锥齿轮(7)的下表面插接有第一支撑柱(8),所述第二组传动锥齿轮(7)的背面与第一电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织布料加工用染色装置,包括染色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染色箱(1)内底侧壁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组第一支杆(2),所述第一支杆(2)内侧面的顶部插接有第一转动杆(3),所述第一转动杆(3)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一传动杆(4),所述第一转动杆(3)外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套接有摩擦片(10),所述第一转动杆(3)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组传动锥齿轮(5),所述第一组传动锥齿轮(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杆(6),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组传动锥齿轮(7),所述第二组传动锥齿轮(7)的下表面插接有第一支撑柱(8),所述第二组传动锥齿轮(7)的背面与第一电机(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染色箱(1)内底侧壁中部的前侧和后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杆(11),所述第二支杆(11)内侧面的顶部和中部均插接有第二转动杆(12),所述第二转动杆(12)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传动杆(13),所述第二转动杆(12)外表面的前侧和后侧均套接有摩擦片(10),所述第二支杆(11)内侧面的中部插接有支撑杆(14),所述第一传动杆(4)通过第一传送带(15)与第二传动杆(13)传动连接,所述染色箱(1)内底侧壁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输送装置(16),所述输送装置(16)包括第三支杆(1601),所述第三支杆(1601)内侧面的顶部插接有第三转动杆(1602),所述第三转动杆(1602)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三传动杆(1608),位于右侧的第三转动杆(1602)的前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组锥齿轮(1603),所述第一组锥齿轮(160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604),所述第二连接杆(160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组锥齿轮(1605),所述第二组锥齿轮(1605)的下表面插接有第二支撑柱(1606),所述第二组锥齿轮(1605)的背面与第二电机(1609)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传动杆(1608)的外表面套接有第二传送带(1607),所述染色箱(1)上表面的左侧和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7),位于左侧的放置板(17)下表面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8),所述染色箱(1)内左侧壁和内右侧壁的前侧均固定连接有电机防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