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过滤组件、复合滤芯及净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120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膜过滤组件、复合滤芯及净水机,膜过滤组件包括环形支撑件,设有多个连通部,所述连通部连通所述环形支撑件的内侧与所述环形支撑件的外侧;反渗透膜,设于所述环形支撑件的外侧,所述渗透膜沿所述环形支撑件的轴向方向的一端为浓水出口端;所述环形支撑件的内侧和所述反渗透膜背向所述环形支撑件的一侧为纯水出口侧及进水侧,流体依次经所述进水侧、所述多个连通部及所述反渗透膜的过滤通道至所述纯水出口侧及所述浓水出口端。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膜过滤组件、复合滤芯及净水机,使流体能够沿环形支撑件的径向方向自进水侧向反渗透膜进水,使进水与反渗透膜的接触面积更大,使反渗透膜的各处的过滤能力均匀,延长了反渗透膜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膜过滤组件、复合滤芯及净水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净水
,特别是涉及一种膜过滤组件、复合滤芯及净水机。
技术介绍
如今人们对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对饮用水的要求越来越高,反渗透水处理技术逐渐从工业领域被引入到人们日常生活领域,特别是在饮用水处理方面,以终端净化的形式,让人们饮用到健康、安全的净水。现有净水机通常采用反渗透膜作为滤芯进行原水的过滤,但是普遍存在滤芯使用寿命短,造成用户换芯周期频繁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渗透膜滤芯使用寿命短,造成用户换芯周期频繁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延长滤芯使用寿命且减小用户换芯周期的膜过滤组件、复合滤芯及净水机。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膜过滤组件,包括:环形支撑件,设有多个连通部,所述连通部连通所述环形支撑件的内侧与所述环形支撑件的外侧;反渗透膜,设于所述环形支撑件的外侧,所述反渗透膜沿所述环形支撑件的轴向方向的一端为浓水出口端;所述环形支撑件的内侧为纯水出口侧,所述反渗透膜背向所述环形支撑件的一侧为进水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膜过滤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环形支撑件(10),设有多个连通部(11),所述连通部(11)连通所述环形支撑件(10)的内侧与所述环形支撑件(10)的外侧;/n反渗透膜(20),设于所述环形支撑件(10)的外侧,所述反渗透膜(20)沿所述环形支撑件(10)的轴向方向的一端为浓水出口端(30);/n所述环形支撑件(10)的内侧为纯水出口侧(40),所述反渗透膜(20)背向所述环形支撑件(10)的一侧为进水侧(50),流体依次经所述进水侧(50)、所述反渗透膜(20)的过滤通道及所述多个连通部(11)至所述纯水出口侧(40)及所述浓水出口端(30);或者/n所述环形支撑件(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膜过滤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形支撑件(10),设有多个连通部(11),所述连通部(11)连通所述环形支撑件(10)的内侧与所述环形支撑件(10)的外侧;
反渗透膜(20),设于所述环形支撑件(10)的外侧,所述反渗透膜(20)沿所述环形支撑件(10)的轴向方向的一端为浓水出口端(30);
所述环形支撑件(10)的内侧为纯水出口侧(40),所述反渗透膜(20)背向所述环形支撑件(10)的一侧为进水侧(50),流体依次经所述进水侧(50)、所述反渗透膜(20)的过滤通道及所述多个连通部(11)至所述纯水出口侧(40)及所述浓水出口端(30);或者
所述环形支撑件(10)的内侧为进水侧(50),所述反渗透膜(20)背向所述环形支撑件(10)的一侧为纯水出口侧(40),流体依次经所述进水侧(50)、所述多个连通部(11)及所述反渗透膜(20)的过滤通道至所述纯水出口侧(40)及所述浓水出口端(30)。


2.一种复合滤芯(200),其特征在于,包括滤瓶(210)及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过滤组件(100),所述膜过滤组件(100)设于所述滤瓶(210)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滤芯(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200)还包括第一转接套(280),所述第一转接套(280)设于所述膜过滤组件(100)的所述浓水出口端(30),所述第一转接套(280)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反渗透膜(20)的外侧,且与所述反渗透膜(20)密封相连,所述第一转接套(280)的另一端与所述滤瓶(210)的一端密封相连,所述环形支撑件(10)沿其轴向方向靠近所述第一转接套(280)的一端与所述滤瓶(210)的一端密封相连;
所述滤瓶(210)、所述第一转接套(280)、所述反渗透膜(20)及所述环形支撑件(10)之间围设形成与所述浓水出口端(30)连通的浓水通道(285),所述滤瓶(210)开设有浓水出口,所述浓水通道(285)与所述浓水出口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滤芯(200),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瓶(210)的一端设有第一环形阻挡件(216)和第二环形阻挡件(217),所述第一环形阻挡件(216)与所述第二环形阻挡件(217)沿所述滤瓶(210)的径向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环形阻挡件(216)与所述第一转接套(280)远离所述反渗透膜(20)的一端沿所述滤瓶(210)的径向方向密封相连,所述第二环形阻挡件(217)与所述环形支撑件(10)沿其轴向方向靠近所述第一转接套(280)的一端沿所述滤瓶(210)的径向方向密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滤芯(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200)还包括第一卷膜封水件(286),所述第一卷膜封水件(286)包裹于所述第一转接套(280)与所述反渗透膜(20)的外侧的交接处,以使所述第一转接套(280)与所述反渗透膜(20)密封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滤芯(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200)还包括前置滤芯组件(220)及后置滤芯组件(230),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20)及所述后置滤芯组件(230)均设于所述滤瓶(210)内;
其中,流体依次经过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20)、所述膜过滤组件(100)及所述后置滤芯组件(23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滤芯(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20)设于所述环形支撑件(10)的内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滤芯(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200)还包括第一中心管(240),所述第一中心管(240)位于所述环形支撑件(10)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20)之间;
所述第一中心管(240)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20)之间形成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20)的过滤通道连通的第一流通通道(245),所述第一中心管(240)与所述环形支撑件(10)之间形成与所述进水侧(50)连通的第二流通通道(250)或与所述纯水出口侧(40)连通的纯水通道(25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滤芯(2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中心管(240)与所述环形支撑件(10)一体成型。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滤芯(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20)呈环状,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20)的内侧设有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20)的过滤通道连通的第三流通通道(265);
其中,所述第一流通通道(245)或所述第三流通通道(265)为原水通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复合滤芯(200),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滤芯(200)还包括第一端盖(290),所述第一端盖(290)设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20)沿所述环形支撑件(10)的轴向方向的一端,所述第一端盖(290)的一端套设于所述前置滤芯组件(220)的外侧,所述第一端盖(290)的另一端与所述滤瓶(2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大海申鸿海李友铃秦利利韦志远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