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026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通过沉淀单元对废水进行沉淀,通过酸化单元对沉淀后的废水进行酸化,通过微电解单元对沉淀和酸化后的废水进行微电解处理,通过排污管和四通管的配合,对沉淀单元、酸化单元和微电解单元中排放不完全的废水和沉淀杂质进行排放,通过检测探头进行检测,通过显示面板显示数值,通过数值,反应沉淀单元、酸化单元和微电解单元的催化状态,能够保证废水被完整催化的同时,防止过度催化的现象产生,一旦催化完成立即进行下一步处理,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和速率,同时可以根据污水的污染情况选择需要通过的处理单元,达到以最快的速度对污水进行处理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
本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领域为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
技术介绍
水是一种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保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我国水资源短缺,虽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人均占有量只有2500立方米,这仅仅是世界人均水量的1/4,位居世界第110位,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与此同时,我国水资源的质量还在不断恶化,由于污染所导致的缺水和事故不断发生,不仅使I厂停产、农业减产甚至绝收,而且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地威胁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了人类的生存。随着制药、化工、印染等现代工业的不断发展,使得水体中人工合成的大分子有机物和难降解化学物质逐年增多,这就使得新型污水处理装置的开发迫在眉睫了,现有的污水催化降解装置无法根据污水污染情况进行相对的调节,造成过度催化或催化不完全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的效果和速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包括沉淀单元、酸化单元和微电解单元,所述沉淀单元与酸化单元通过第一管道固定连通,所述酸化单元与微电解单元通过第二管道固定连通,所述第一管道与第二管道上均固定安装有离心泵,所述沉淀单元、酸化单元和微电解单元的底部均固定插接有排污管,三个所述排污管的一端分别与四通管的三个端口固定连接,三个所述排污管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所述沉淀单元、酸化单元和微电解单元的表面均固定插接有检测探头,所述沉淀单元、酸化单元和微电解单元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显示面板,所述检测探头与显示面板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显示面板外接电源;所述沉淀单元包括沉淀外壳,所述沉淀外壳的顶端固定插接有收集管,所述沉淀外壳的顶端固定安装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储液瓶,所述储液瓶的底部固定插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固定贯穿沉淀外壳的顶部,所述第一管道的左侧端固定贯穿沉淀外壳的右侧壁;所述酸化单元包括酸化外壳,所述第一管道的右侧端固定贯穿酸化外壳的左侧壁,所述酸化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通过导线外接电源,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转动贯穿酸化外壳的顶部,所述转杆位于酸化外壳内部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搅拌叶,所述酸化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酸液罐,所述酸液罐与酸化外壳之间通过连接管固定连通,所述第二管道的左侧端固定贯穿酸化外壳的右侧壁;所述微电解单元包括微电解外壳,所述第二管道的右侧端固定贯穿微电解外壳的左侧壁,所述微电解外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插接有微电极,所述微电极位于微电解外壳内部的一端延伸至微电解外壳的底部,所述微电极位于微电解外壳外部的一端通过导线外接电源。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管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二阀门。优选的,所述沉淀单元和微电解单元上的检测探头为B/C检测探头,所述酸化单元上的检测探头为COD检测探头。优选的,所述储液瓶的内部承装有PAC絮凝剂。优选的,所述酸液罐的内部承装有COD去除剂溶液。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通过沉淀单元对废水进行沉淀,通过酸化单元对沉淀后的废水进行酸化,通过微电解单元对沉淀和酸化后的废水进行微电解处理,通过第一管道连通沉淀单元和酸化单元,通过第二管道连通酸化单元和微电解单元,通过离心泵用于抽取和排放废水,通过排污管和四通管的配合,对沉淀单元、酸化单元和微电解单元中排放不完全的废水和沉淀杂质进行排放,通过检测探头进行检测,通过显示面板显示数值,通过数值,反应沉淀单元、酸化单元和微电解单元的催化状态,能够保证废水被完整催化的同时,防止过度催化的现象产生,一旦催化完成立即进行下一步处理,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果和速率,同时可以根据污水的污染情况选择需要通过的处理单元,达到以最快的速度对污水进行处理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沉淀单元、101-沉淀外壳、102-收集管、103-支撑杆、104-固定环、105-储液瓶、106-连接管、2-酸化单元、201-酸化外壳、202-酸化罐、203-搅拌电机、204-转杆、205-搅拌叶、3-微电解单元、301-微电解外壳、302-微电极、4-第一管道、5-第二管道、6-离心泵、7-排污管、8-四通管、9-检测探头、10-显示面板、11-第二阀门、12-第一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包括沉淀单元1、酸化单元2和微电解单元3,沉淀单元1、酸化单元2和微电解单元3均固定安装在底座上,底座为排污管7的设置提供空间,所述沉淀单元1与酸化单元2通过第一管道4固定连通,所述酸化单元2与微电解单元3通过第二管道5固定连通,所述第一管道4与第二管道5上均固定安装有离心泵6,所述沉淀单元1、酸化单元2和微电解单元3的底部均固定插接有排污管7,三个所述排污管7的一端分别与四通管8的三个端口固定连接,三个所述排污管7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12,所述沉淀单元1、酸化单元2和微电解单元3的表面均固定插接有检测探头9,所述沉淀单元1、酸化单元2和微电解单元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显示面板10,所述检测探头9与显示面板10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显示面板10外接电源;通过沉淀单元1对废水进行沉淀,通过酸化单元2对沉淀后的废水进行酸化,通过微电解单元3对沉淀和酸化后的废水进行微电解处理,通过第一管道4连通沉淀单元1和酸化单元2,通过第二管道5连通酸化单元2和微电解单元3,通过离心泵6用于抽取和排放废水,通过排污管7和四通管8的配合,对沉淀单元1、酸化单元2和微电解单元3中排放不完全的废水和沉淀杂质进行排放,通过检测探头9进行检测,通过显示面板10显示数值,通过数值,反应沉淀单元1、酸化单元2和微电解单元3的催化状态,在催化完整的同时,防止过度催化,通过第一阀门12控制排污管7的开放和关闭,在处理废水时,可根据污水的污染程度和污水的污染源择优选择处理单元,提高处理速率。处理单元的选择方法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沉淀单元1包括沉淀外壳101,所述沉淀外壳101的顶端固定插接有收集管102,所述沉淀外壳101的顶端固定安装支撑杆103,所述支撑杆103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04,所述固定环10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储液瓶105,所述储液瓶105的底部固定插接有连接管106,所述连接管106固定贯穿沉淀外壳101的顶部,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包括沉淀单元(1)、酸化单元(2)和微电解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单元(1)与酸化单元(2)通过第一管道(4)固定连通,所述酸化单元(2)与微电解单元(3)通过第二管道(5)固定连通,所述第一管道(4)与第二管道(5)上均固定安装有离心泵(6),所述沉淀单元(1)、酸化单元(2)和微电解单元(3)的底部均固定插接有排污管(7),三个所述排污管(7)的一端分别与四通管(8)的三个端口固定连接,三个所述排污管(7)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12),所述沉淀单元(1)、酸化单元(2)和微电解单元(3)的表面均固定插接有检测探头(9),所述沉淀单元(1)、酸化单元(2)和微电解单元(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显示面板(10),所述检测探头(9)与显示面板(10)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显示面板(10)外接电源;/n所述沉淀单元(1)包括沉淀外壳(101),所述沉淀外壳(101)的顶端固定插接有收集管(102),所述沉淀外壳(101)的顶端固定安装支撑杆(103),所述支撑杆(103)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04),所述固定环(10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储液瓶(105),所述储液瓶(105)的底部固定插接有连接管(106),所述连接管(106)固定贯穿沉淀外壳(101)的顶部,所述第一管道(4)的左侧端固定贯穿沉淀外壳(101)的右侧壁;/n所述酸化单元(2)包括酸化外壳(201),所述第一管道(4)的右侧端固定贯穿酸化外壳(201)的左侧壁,所述酸化外壳(2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203),所述搅拌电机(203)通过导线外接电源,所述搅拌电机(20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转杆(204),所述转杆(204)转动贯穿酸化外壳(201)的顶部,所述转杆(204)位于酸化外壳(201)内部的侧壁固定安装有搅拌叶(205),所述酸化外壳(2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酸液罐(202),所述酸液罐(202)与酸化外壳(201)之间通过连接管(106)固定连通,所述第二管道(5)的左侧端固定贯穿酸化外壳(201)的右侧壁;/n所述微电解单元(3)包括微电解外壳(301),所述第二管道(5)的右侧端固定贯穿微电解外壳(301)的左侧壁,所述微电解外壳(301)的顶部固定安装插接有微电极(302),所述微电极(302)位于微电解外壳(301)内部的一端延伸至微电解外壳(301)的底部,所述微电极(302)位于微电解外壳(301)外部的一端通过导线外接电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水的催化降解装置,包括沉淀单元(1)、酸化单元(2)和微电解单元(3),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单元(1)与酸化单元(2)通过第一管道(4)固定连通,所述酸化单元(2)与微电解单元(3)通过第二管道(5)固定连通,所述第一管道(4)与第二管道(5)上均固定安装有离心泵(6),所述沉淀单元(1)、酸化单元(2)和微电解单元(3)的底部均固定插接有排污管(7),三个所述排污管(7)的一端分别与四通管(8)的三个端口固定连接,三个所述排污管(7)上均固定安装有第一阀门(12),所述沉淀单元(1)、酸化单元(2)和微电解单元(3)的表面均固定插接有检测探头(9),所述沉淀单元(1)、酸化单元(2)和微电解单元(3)的表面固定安装有显示面板(10),所述检测探头(9)与显示面板(10)通过电线电性连接,所述显示面板(10)外接电源;
所述沉淀单元(1)包括沉淀外壳(101),所述沉淀外壳(101)的顶端固定插接有收集管(102),所述沉淀外壳(101)的顶端固定安装支撑杆(103),所述支撑杆(103)的侧壁固定安装有固定环(104),所述固定环(104)的内壁固定安装有储液瓶(105),所述储液瓶(105)的底部固定插接有连接管(106),所述连接管(106)固定贯穿沉淀外壳(101)的顶部,所述第一管道(4)的左侧端固定贯穿沉淀外壳(101)的右侧壁;
所述酸化单元(2)包括酸化外壳(201),所述第一管道(4)的右侧端固定贯穿酸化外壳(201)的左侧壁,所述酸化外壳(20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搅拌电机(203),所述搅拌电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丽李夺尹彬洁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知产茂业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