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及其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014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包括具有至少一端开口的腔体的自封袋本体,所述自封袋本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透明塑料膜,所述第二侧面由透明塑料膜与医用透析纸拼接而成,所述医用透析纸长度不大于自封袋整体长度的一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医用灭菌自封袋,改变现有技术中医用自封袋一侧全部为不透明的医用透析纸,不利于对腔体内产品进行观察的缺陷,改用半截医用透析纸,利于对气腔内产品进行观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及其生产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用器械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及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医用自封袋通常是一种能够封闭的一次性使用医用灭菌纸塑包装。医用自封袋本体通常包括医用透析纸与透明塑料膜。医用透析纸与透明塑料膜经烫合后,形成三面封合一面开口的袋子。使用时将待灭菌产品放入医用自封袋,然后将袋口粘合,然后使用灭菌介质对待灭菌产品连同医用自封袋一块进行灭菌。医用透析纸可以便于灭菌介质的进出,但对微生物能够起到很好的阻隔作用。医用透析纸上一般印刷了灭菌指示标识,该灭菌指示标识接触到灭菌介质时颜色会变化,从而可以根据灭菌指示标识颜色的变化区分已灭菌和未灭菌的产品。塑料膜一般是无色透明的、浅绿或浅蓝色透明的,不能渗透液体和气体,同样具有良好的微生物屏障功能,同时方便观察医用自封袋内部。医用自封袋具有阻菌性强,可视性好,带有灭菌指示标识,不需再粘贴包外指示胶带,封口便捷等优点,深受用户的青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改变现有技术中医用自封袋一侧全部为不透明的医用透析纸,不利于对腔体内产品进行观察的缺陷,改用半截医用透析纸,利于对气腔内产品进行观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生产工艺,操作简单,审查效率高,具有较大的腔体空间,便于对医用物品的包装。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包括具有至少一端开口的腔体的自封袋本体,所述自封袋本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透明塑料膜,所述第二侧面由透明塑料膜与医用透析纸拼接而成。优选地,所述医用透析纸长度不大于自封袋整体长度的一半。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宽度大于第二侧面宽度,腔体由第一侧面向远离第二侧面方向隆起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呈褶皱折叠状与第二侧面粘合。优选地,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三边粘合形成腔体,未进行粘合的侧边设置有自封条,所述自封条包括自封母条和自封子条,所述自封母条和自封子条分别设置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的透明塑料膜上。优选地,所述腔体的内外侧均分别设置有内灭菌指示标识和外灭菌指示标识,所述内灭菌指示标识和外灭菌指示标识均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在腔体内外均布设置。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按照自封袋尺寸,裁剪第一侧面的透明塑料膜和第二侧面的透明塑料膜与医用透析纸;S2、制备第二侧面,将上述第二侧面的透明塑料膜与医用透析纸进行拼接粘合,利用纸塑胶将透明塑料膜与医用透析纸进行片接,获得第二侧面;S3、安装自封条,首先利用热压设备对第一侧面进行褶皱状折叠,折叠后的第一侧面宽度与第二侧面宽度相适应;然后分别将自封母条和自封子条安装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S4、制备自封袋,首先利用纸塑胶将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医用透析纸侧面进行粘合;再将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的透明塑料膜进行任何粘合,形成一端开口的自封袋;S5、包装,将待包装品置于自封袋腔体中进行包装,将自封条封口,再利用热压将自封条外部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端部进行压合;S6、灭菌,利用环氧乙烷对自封袋即自封袋内包装的产品进行灭菌。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的有益效果是:1、改变现有技术中医用自封袋一侧全部为不透明的医用透析纸,不利于对腔体内产品进行观察的缺陷,改用半截医用透析纸,利于对气腔内产品进行观察。2、第一侧面宽度大于第二侧面宽度,腔体由第一侧面向远离第二侧面方向隆起形成,增大腔体内部空间,便于对物品进行包装,可以实现对较大体积的物品进行包装。3、第一侧面进行褶皱状折叠,确保腔体体积,便于大体积物品的包装,同时也降低包装难度,避免过小的腔体在包装时操作困难,也避免过小的腔体在包装时被物品撑开,影响自封袋本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完整性,避免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涨破。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生产工艺,工艺流程简单,热压设备对第一侧面进行褶皱状折叠,确保腔体体积,便于大体积物品的包装,同时也降低包装难度,避免过小的腔体在包装时操作困难,也避免过小的腔体在包装时被物品撑开,影响自封袋本体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完整性,避免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涨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的第一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生产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专利技术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专利技术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包括具有至少一端开口的腔体2的自封袋本体1,所述自封袋本体1包括第一侧面13和第二侧面14,所述第一侧面13为透明塑料膜,所述第二侧面14由透明塑料膜与医用透析纸拼接而成。医用透析纸为非透明状,其主要是为了便于灭菌介质的进出,但对微生物菌能够起到很好的阻隔作用,便于对自封袋本体1及包装在其内的物品进行灭菌。第二侧面14由透明塑料膜与医用透析纸拼接而成,且医用透析纸长度不大于自封袋整体长度的一半,在确保灭菌介质的进出前提下,尽可能多的缩短医用透析纸的使用,一方面便于对自封袋本体1内物品进行观察,另一方面降低自封袋成本。如图4,所述第一侧面13宽度大于第二侧面14宽度,腔体2由第一侧面13向远离第二侧面14方向隆起形成。所述第一侧面13呈褶皱15折叠状与第二侧面14粘合。呈褶皱折叠状为如图3中显示状态,折叠后第一侧面13两端宽度与第二侧面14宽度相适应,便于与第二侧面14粘合,而第一侧面13中间部分没有进行粘合,可以向外拉扯展开,将其宽度延伸至于原宽度大致状态。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一面为平面(第二侧面14)而另一面向外凸起(第一侧面13)的腔体状态。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侧面13和第二侧面14三边粘合形成腔体2,未进行粘合的侧边设置有自封条3,所述自封条3包括自封母条31和自封子条32,所述自封母条31和自封子条32分别设置在第一侧面13和第二侧面14上的透明塑料膜上。所述腔体2的内外侧均分别设置有内灭菌指示标识41和外灭菌指示标识42,所述内灭菌指示标识41和外灭菌指示标识42均至少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在腔体2内外均布设置。如图5所示,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备料,按照自封袋尺寸,裁剪第一侧面的透明塑料膜和第二侧面的透明塑料膜与医用透析纸;S2、制备第二侧面,将上述第二侧面的透明塑料膜与医用透析纸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至少一端开口的腔体的自封袋本体,所述自封袋本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透明塑料膜,所述第二侧面由透明塑料膜与医用透析纸拼接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灭菌自封袋,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至少一端开口的腔体的自封袋本体,所述自封袋本体包括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为透明塑料膜,所述第二侧面由透明塑料膜与医用透析纸拼接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灭菌自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透析纸长度不大于自封袋整体长度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灭菌自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宽度大于第二侧面宽度,腔体由第一侧面向远离第二侧面方向隆起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灭菌自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呈褶皱折叠状与第二侧面粘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灭菌自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三边粘合形成腔体,未进行粘合的侧边设置有自封条,所述自封条包括自封母条和自封子条,所述自封母条和自封子条分别设置在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的透明塑料膜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灭菌自封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的内外侧均分别设置有内灭菌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安昌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嘉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