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婴儿车的旋转座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950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婴儿车的旋转座椅,包括:车架主体,其中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中部形成有竖直设置的转轴孔,所述固定座的上部边周形成有凹陷圆台,所述凹陷圆台的前、后侧中部形成有嵌合腔,所述嵌合腔的内侧端中部形成有柱形槽;座椅板,其中部形成有转轴孔相对位嵌合的旋转轴,所述座椅板的底部形成有凹陷圆台相对位嵌合的滑动圆槽,所述座椅板通过旋转轴转动嵌入转轴孔、滑动圆槽转动嵌入凹陷圆台部与固定座相安装连接。应用在实际时,仅需通过踏板的抬起、折放以及座椅板的转动,即可完成座椅板的旋转定位固定,相较于现有的旋转式婴儿车座椅,具有操作便捷且执行快速有效的特定,使用寿命也较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婴儿车的旋转座椅
本专利技术属于婴儿车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婴儿车的旋转座椅。
技术介绍
婴儿餐椅、婴儿车等婴幼儿用具在养育婴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市面上的这类婴幼儿用品根据其功能性的划分,具有很多种不同类型的产品。现有婴儿车还存在有座椅可360°旋转的婴儿车,以便于婴儿乘坐时可具有不同方向的视角,但现有的可旋转婴儿车的座椅旋转定位通常是通过旋转卡槽或另外配置定位栓结构以作固定,旋转卡槽的方式相对定位栓结构来说较为便利,但是在实际应用中易破损,存在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定位栓结构通常设置的座椅与座椅架之间,在座椅旋转后进行定位,使用者通常需进行松动定位栓或扭紧定位栓的方式使用,在实际应用中也不够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婴儿车的旋转座椅,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次专利技术为达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婴儿车的旋转座椅,包括:车架主体,其中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中部形成有竖直设置的转轴孔,所述固定座的上部边周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于婴儿车的旋转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架主体(1),其中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的中部形成有竖直设置的转轴孔(4),所述固定座(3)的上部边周形成有凹陷圆台(5),所述凹陷圆台(5)的前、后侧中部形成有嵌合腔(6),所述嵌合腔(6)的内侧端中部形成有柱形槽(7);/n座椅板(2),其中部形成有转轴孔(4)相对位嵌合的旋转轴(8),所述座椅板(2)的底部形成有凹陷圆台(5)相对位嵌合的滑动圆槽(9),所述座椅板(2)通过旋转轴(8)转动嵌入转轴孔(4)、滑动圆槽(9)转动嵌入凹陷圆台(5)部与固定座(3)相安装连接,所述座椅板(2)的前部两端形成有转轴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婴儿车的旋转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架主体(1),其中部设置有水平设置的固定座(3),所述固定座(3)的中部形成有竖直设置的转轴孔(4),所述固定座(3)的上部边周形成有凹陷圆台(5),所述凹陷圆台(5)的前、后侧中部形成有嵌合腔(6),所述嵌合腔(6)的内侧端中部形成有柱形槽(7);
座椅板(2),其中部形成有转轴孔(4)相对位嵌合的旋转轴(8),所述座椅板(2)的底部形成有凹陷圆台(5)相对位嵌合的滑动圆槽(9),所述座椅板(2)通过旋转轴(8)转动嵌入转轴孔(4)、滑动圆槽(9)转动嵌入凹陷圆台(5)部与固定座(3)相安装连接,所述座椅板(2)的前部两端形成有转轴座(10),两转轴座(10)上转动连接有踏板(11),所述座椅板(2)的底部前端中部形成有与嵌合腔(6)相对位匹配的凸起柱(12),所述凸起柱(12)内形成有与柱形槽(7)相对为匹配的柱形腔(13),所述柱形腔(13)内固定连接有相共轴心线的复位弹簧(14),所述柱形腔(13)内嵌入设置有与柱形槽(7)相对位嵌合的支撑柱(15),所述凸起柱(12)在柱形腔(13)的两侧壁形成有贯通至外部的平移滑动腔(16),所述支撑柱(15)的两侧壁上分别形成有与同侧平移滑动腔(16)相对位的限位柱(17);所述踏板(11)的底壁内侧端形成有两个分别贴合于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长安章晋礼骆思达彭艳刘莹雷琴吴燕琴
申请(专利权)人:稳健婴幼童用品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