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排水暗涵的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91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排水暗涵的翻转装置,它包括支撑箱体;支撑箱体的内部设有翻转主轴;翻转主轴的其中一端与减速机连接;减速机与传动电机连接;翻转主轴的两端分别设有翻转齿轮,且翻转齿轮上分别设有翻转链条;支撑箱体的底面设有与翻转链条对应的通孔;翻转链条的端头部分别通过连接环与翻转绳的端头部连接成一闭合的圆环带;支撑箱体的内部设有蓄电池;蓄电池与传动电机电连接;蓄电池和传动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连接。翻转主轴进行旋转带动翻转链条和翻转绳同步进行旋转,进而将排水暗涵进行翻转,无需人工撬动搬抬,省力方便快速。排水暗涵通过翻转绳进行支撑吊起,两者之间为软连接,不会损坏排水暗涵,产品的美观性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排水暗涵的翻转装置
本技术属于水泥预制件用翻转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排水暗涵的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城市化进程不断完善,道路两侧的排水渠道也再不断的升级改进。为了改进传统的排水方式,目前多是采用排水暗涵替代传统的排水渠道。排水暗涵是一种新型的经过预制成型的排水通道,其整体呈方形的混凝土预制件,制作时通过向模具内浇筑混凝土预制成型,施工铺设过程中再逐一将排水暗涵首尾连通对接即可。由于排水暗涵在浇筑过程中为了便于成型后的脱模,都是将模具倒置进行浇筑,产品成型后也是倒置,即排水暗涵的底面向上顶面向下,后期需要至少4人进行翻正,即两人从前侧撬动,另外两人从后侧用撬杆支撑,而目前是没有任何专用设备对排水暗涵进行翻正操作的,故都是通过人工杠杆撬动的方式进行翻正,这种方式十分原始即不便操作也费力,对每一节排水暗涵进行人工翻正其工作量、劳动强度和工作效率可想而知,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施工。其次,排水暗涵是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其自身重量较重,单节常规尺寸的排水暗涵重量可达500-600斤,翻转过程十分不便,而杠杆撬动的方式又很原始,是通过撬棍撬动排水暗涵的其中一侧边进行翻转,需要翻转两次才能将排水暗涵的顶面向上,这两次撬动翻转会对排水暗涵的侧边造成明显的磕碰破损,造成产品外形不美观,铺设时还需要人工找补。另外,也有通过行车或叉车进行举升后再翻转操作的,但是其原理与人工撬动相似,即对排水暗涵的其中一端进行提升使其倾斜,再由人工对其进行翻正后放下,这种方式还是会对排水暗涵的完整性造成破坏,而且还是需要人工操作,未彻底改变原有方式的弊端。因此,现有的操作方式已明显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一种快速、可靠、省力的专用设备来改变目前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排水暗涵翻转过程不便繁琐和无专用翻转工具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排水暗涵的翻转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排水暗涵的翻转装置,其要点是它包括支撑箱体;所述支撑箱体的内部设有翻转主轴;所述翻转主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与所述支撑箱体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翻转主轴的其中一端与减速机相互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通过链条与传动电机的传动轴相互传动连接;所述翻转主轴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翻转齿轮,且所述翻转齿轮上分别设有与其啮合的翻转链条;所述支撑箱体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翻转链条对应的通孔;所述翻转链条的端头部分别固定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上分别设有翻转绳;所述翻转链条和所述翻转绳的端头部分别通过连接环连接成一闭合的圆环带;所述支撑箱体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与所述传动电机相互电连接;所述蓄电池和所述传动电机分别与所述支撑箱体内设有的控制器相互电连接。进一步,所述支撑箱体内设有若干与所述翻转主轴相互转动连接的承重轴承座。进一步,所述支撑箱体上设有可开启的箱门。进一步,所述支撑箱体的底部设有支腿。进一步,所述支腿的底端设有叉车孔。进一步,所述支撑箱体上设有吊装环。进一步,所述翻转绳为尼龙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翻转主轴进行旋转带动翻转链条和翻转绳同步进行旋转,进而将排水暗涵进行翻转,无需人工撬动搬抬,省力方便快速。排水暗涵通过翻转绳进行支撑吊起,两者之间为软连接,不会损坏排水暗涵,产品的美观性得到保证。排水暗涵可以通过吊装环或叉车孔进行举升,使用方便局限性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主视图。附图2是本技术中翻转主轴的翻转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实物参考图。图中1-支撑箱体2-减速机3-传动电机4-翻转主轴5-蓄电池6-吊装环7-控制器8-翻转齿轮9-翻转链条10-连接环11-翻转绳12-承重轴承座13-支腿14-叉车孔15-通孔16-轴承座17-排水暗涵。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图1至图3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至图3,本技术它包括支撑箱体1;所述支撑箱体1的内部设有翻转主轴4;所述翻转主轴4的两端通过轴承座16与所述支撑箱体1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翻转主轴4的其中一端与减速机2相互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2通过链条与传动电机3的传动轴相互传动连接;所述翻转主轴4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翻转齿轮8,且所述翻转齿轮8上分别设有与其啮合的翻转链条9;所述支撑箱体1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翻转链条9对应的通孔15;所述翻转链条9的端头部分别固定设有连接环10;所述连接环10上分别设有翻转绳11;所述翻转链条9和所述翻转绳11的端头部分别通过连接环10连接成一闭合的圆环带;所述支撑箱体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5;所述蓄电池5与所述传动电机3相互电连接;所述蓄电池5和所述传动电机3分别与所述支撑箱体1内设有的控制器7相互电连接。为了提高翻转主轴的支撑强度,所述支撑箱体1内设有若干与所述翻转主轴4相互转动连接的承重轴承座12,能够防止翻转主轴受重力发生弯曲的现象。为了便于维护,所述支撑箱体1上设有可开启的箱门,便于后期对内部部件进行维护。为了便于落地放置,所述支撑箱体1的底部设有支腿13。为了便于叉车提升,所述支腿13的底端设有叉车孔14,便于在行车无法使用的地方进行翻转作业。为了便于行车提升,所述支撑箱体1上设有吊装环6,便于用行车进行翻转作业。为了防止磨损,所述翻转绳11为尼龙绳,翻转过程中不会对排水暗涵造成磕碰磨损,完整度美观性不受影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翻转主轴进行旋转带动翻转链条和翻转绳同步进行旋转,进而将排水暗涵进行翻转,无需人工撬动搬抬,省力方便快速。排水暗涵通过翻转绳进行支撑吊起,两者之间为软连接,不会损坏排水暗涵,产品的美观性得到保证。排水暗涵可以通过吊装环或叉车孔进行举升,使用方便局限性低。工作原理:排水暗涵为倒置放置,首先将翻转绳缠绕在排水暗涵的两端,通过行车或叉车孔将支撑箱体进行举升,进而将排水暗涵进行举升。排水暗涵受到翻转链条和翻转绳的支撑吊起呈悬空状态后,通过控制器控制传动电机的转动,进而带动翻转主轴的旋转。翻转主轴通过翻转齿轮带动翻转链条和翻转绳进行同步转动,此时,排水暗涵会随之一同转动进而实现翻转的目的。翻正后将排水暗涵放下,翻转绳从产品两端拿出即可对下一个排水暗涵进行翻转,整个翻转过程用时约1分钟,即使算上举升、起吊和放置等所有环节,对单节排水暗涵的翻转用时也不超过3分钟,而传统的人工撬动的方式则需要约10分钟/节,这还仅仅是翻转过程的用时,工作效率得到质的提升。本技术中的控制器能够控制电机的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排水暗涵的翻转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支撑箱体(1);/n所述支撑箱体(1)的内部设有翻转主轴(4);所述翻转主轴(4)的两端通过轴承座(16)与所述支撑箱体(1)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翻转主轴(4)的其中一端与减速机(2)相互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2)通过链条与传动电机(3)的传动轴相互传动连接;/n所述翻转主轴(4)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翻转齿轮(8),且所述翻转齿轮(8)上分别设有与其啮合的翻转链条(9);所述支撑箱体(1)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翻转链条(9)对应的通孔(15);所述翻转链条(9)的端头部分别固定设有连接环(10);所述连接环(10)上分别设有翻转绳(11);所述翻转链条(9)和所述翻转绳(11)的端头部分别通过连接环(10)连接成一闭合的圆环带;/n所述支撑箱体(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5);所述蓄电池(5)与所述传动电机(3)相互电连接;所述蓄电池(5)和所述传动电机(3)分别与所述支撑箱体(1)内设有的控制器(7)相互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排水暗涵的翻转装置,其特征是它包括支撑箱体(1);
所述支撑箱体(1)的内部设有翻转主轴(4);所述翻转主轴(4)的两端通过轴承座(16)与所述支撑箱体(1)相互固定连接;所述翻转主轴(4)的其中一端与减速机(2)相互传动连接;所述减速机(2)通过链条与传动电机(3)的传动轴相互传动连接;
所述翻转主轴(4)的两端分别固定设有翻转齿轮(8),且所述翻转齿轮(8)上分别设有与其啮合的翻转链条(9);所述支撑箱体(1)的底面设有与所述翻转链条(9)对应的通孔(15);所述翻转链条(9)的端头部分别固定设有连接环(10);所述连接环(10)上分别设有翻转绳(11);所述翻转链条(9)和所述翻转绳(11)的端头部分别通过连接环(10)连接成一闭合的圆环带;
所述支撑箱体(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5);所述蓄电池(5)与所述传动电机(3)相互电连接;所述蓄电池(5)和所述传动电机(3)分别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汲广成严加鹏蒋水龙赵建左安红解鹏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市政众信建材有限公司山东北斗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