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内燃机与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897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燃机与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装置及控制方法,包括内燃机动力总成、燃料电池动力总成和动力耦合装置,所述内燃机动力总成和燃料电池动力总成产生的动力分别经动力耦合装置输出动力,所述燃料电池动力总成包括燃料电池本体和空气压缩机,所述空气压缩机与燃料电池本体的阴极进气口连通;所述内燃机动力总成的内燃机排气口设有涡轮,所述燃料电池本体的阴极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机管道并联设置有增压组件,所述涡轮驱动增压组件给燃料电池本体的阴极注入空气。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内燃机尾气惯性势能给燃料电池本体供气,减少空气压缩机的能耗,实现内燃机尾气动能的回收再利用,提高了整个混合动力装置的能源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燃机与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装置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合动力装置及控制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内燃机与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装置及控制方法,属于混合动力

技术介绍
对于传统动力机械,其动力一般是由内燃机通过燃烧柴油、汽油等化石燃料来提供,虽然其动力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日渐成熟,但是内燃机本身存在着效率有限、污染物排放高等问题,已经不符合经济环境发展的大方向。混合动力系统常被用以解决纯内燃机动力系统的各种问题,其一般指的发动机与动力电池混动,即“油电”混动,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燃料电池系统也逐渐应用到动力系统中,燃料电池与动力电池混动,即电电混动也慢慢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但是无论是“内燃机与电池”混动还是“电电”混动,都存在着诸多弊端,例如“内燃机与电池”混动因为仍然保留了发动机,不能真正意义上做到零排放,仍然有着系统能量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电电”混动虽然不使用发动机,减小了工作噪音问题,但是由于电电混动方式不能适应工作负载大,负载变化频繁的复杂工况,这种燃料电池与动力电池混合动力系统一般只能应用于小负荷、短距离等场景。因此,为了适应频繁变载且功率需求大的工作场景,急需研发一种新的混合动力系统。传统燃料电池发动机在工作时需要一定流量的空气作为氧化剂,常规燃料电池发动机均采用空压机进行空气增压,空压机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研究表明,空压机消耗的电能约占燃料电池输出电能的10%~20%。而内燃机在工作时排放的尾气具有较高的惯性势能,现实中往往没有对尾气中的气体惯性势能进行利用将其就排入了大气环境,造成燃料电池的能源利用率低和内燃机排放的尾气惯性势能的浪费。本专利技术立足于解决传统混合动力系统中的功率、排放、能耗等方面问题,开发了一种高效内燃机—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装置及控制策略,主要通过结构改进的方法,进行内燃机与燃料电池尾气余热的高效利用,实现了系统效率提升及能耗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燃料电池的能源利用率低、内燃机排放的尾气排放惯性势能浪费的问题,提供一种内燃机与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装置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一种内燃机与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装置,包括内燃机动力总成、燃料电池动力总成和动力耦合装置,所述内燃机动力总成和燃料电池动力总成产生的动力分别经动力耦合装置输出动力,所述燃料电池动力总成包括驱动电机、电机控制器、电池、燃料电池本体、燃料罐和空气压缩机,所述燃料罐与燃料电池本体的阳极进气口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与燃料电池本体的阴极进气口连通;所述内燃机动力总成的内燃机排气口设有涡轮,所述燃料电池本体的阴极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机管道并联设置有增压组件,所述涡轮驱动增压组件给燃料电池本体的阴极注入空气。本专利技术通过内燃机尾气驱动涡轮,再由涡轮驱动增压组件给燃料电池本体的阴极注入空气,利用内燃机尾气惯性势能给燃料电池本体供气,减少空气压缩机的能耗,实现内燃机尾气动能的回收再利用,提高了整个混合动力装置的能源利用率。优选项,为了进一步实现对内燃机尾气动能的回收,所述增压组件包括增压叶轮、增压主管、排气支管、增压支管和电动阀门;所述增压叶轮由涡轮驱动其旋转,空气经增压叶轮增压后形成压缩空气进入增压主管,所述增压主管的末端分别与排气支管和增压支管连通,所述排气支管通向大气,所述增压支管通向燃料电池本体的阴极进气口,所述电动阀门安装于排气支管的入口处。通过对电动阀门开度的调节能够实现对进入燃料电池本体内的压缩空气的流量和压力进行控制。优选项,为了保证燃料电池的正常工作,所述增压支管内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空气压缩机与燃料电池本体的阴极进气口之间的管道中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分别向燃料电池本体的阴极进气口一侧导通。为了保证进入燃料电池本体的阴极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流量,采用空气压缩机与增压组件并联的方式实现。优选项,为了实现对电动阀门的精确控制,所述燃料电池动力总成包括燃料电池控制器和第一空气流量测量仪,所述第一空气流量测量仪位于燃料电池本体的阴极进气口内,所述增压主管内设有第二空气流量测量仪,所述第一空气流量测量仪和第二空气流量测量仪分别与燃料电池控制器连接,所述燃料电池控制器控制电动阀门的开度。优选项,为了实现内燃机动力总成和燃料电池动力总成产生的动力的耦合,所述动力耦合装置包括太阳轮、行星架、齿圈、太阳轮锁止器和齿圈锁止器,所述内燃机动力总成的输出轴与太阳轮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齿圈连接,最终动力输出端与行星架连接,所述太阳轮锁止器可以锁定太阳轮,齿圈锁止器可以锁定齿圈。一种内燃机与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启动内燃机动力总成,由内燃机动力总成通过动力耦合装置提供动力输出;步骤二、检测电池的电量,当电量小于等于设定值时,燃料电池本体给电池充电,当电量大于设定值时,电机控制器根据动力输出端动力需求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内燃机动力总成协同通过动力耦合装置提供动力输出;步骤三、第二空气流量测量仪检测增压叶轮产生的压缩空气的流量W2;步骤四、判断进入燃料电池本体阴极的压缩空气量是否满足燃料电池动力总成进气量的需求,进气量W2小于等于燃料电池目标进气流量需求值WFC时,启动空气压缩机并进入步骤五,进气量W2大于需求值WFC时,关闭空气压缩机,并进入步骤六;步骤五、电动阀门关闭排气支管,第一空气流量测量仪检测进入燃料电池本体阴极的压缩空气的流量W1,W1大于WFC时空气压缩机降低自身转速直至关闭空气压缩机,并使进入燃料电池本体阴极的进气量达到需求值WFC;W1小于等于WFC时空气压缩机提高自身转速,使进入燃料电池本体阴极的进气量达到需求值WFC;步骤六、第一空气流量测量仪检测进入燃料电池本体阴极的压缩空气的流量W1,当W1小于需求值WFC时,返回步骤四;当W1大于需求值WFC时,通过调节电动阀门的开度控制流量达到进入燃料电池本体阴极的进气量的需求值WFC;步骤七、停止动力输出,内燃机动力总成和驱动电机停机。所述动力耦合装置提供动力输出的方法包括内燃机动力总成单独提供动力、驱动电机单独提供动力以及内燃机动力总成和驱动电机同时提供动力三种模式,内燃机动力总成单独提供动力时,齿圈锁止器锁定齿圈,内燃机动力总成的输出轴依次经太阳轮和行星架驱动动力输出端;电动阀门关闭增压支管所在的通道,压缩空气由排气支管排出;驱动电机单独提供动力时,所述太阳轮锁止器锁定太阳轮,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依次经齿圈和行星架驱动动力输出端;内燃机动力总成和驱动电机同时提供动力时,齿圈和太阳轮同时解锁,内燃机动力总成的动力和驱动电机的动力分别经太阳轮和齿圈汇流至行星架驱动动力输出端。所述步骤六中电动阀门的开度的调节方法采用PID控制方法:第二空气流量测量仪测量增压叶轮排放的压缩空气流量W2,第一空气流量测量仪测量进入燃料电池本体阴极的的空气流量W1,燃料电池控制器根据需求功率计算需要进入燃料电池本体阴极进气口的空气流量WFC,...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燃机与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装置,包括内燃机动力总成(1)、燃料电池动力总成(2)和动力耦合装置(3),所述内燃机动力总成(1)和燃料电池动力总成(2)产生的动力分别经动力耦合装置(3)输出动力,所述燃料电池动力总成(2)包括驱动电机(21)、电机控制器(22)、电池(23)、燃料电池本体(24)、燃料罐(25)和空气压缩机(26),所述燃料罐(25)与燃料电池本体(24)的阳极进气口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26)与燃料电池本体(24)的阴极进气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动力总成(1)的内燃机排气口设有涡轮(4),所述燃料电池本体(24)的阴极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机(26)管道并联设置有增压组件(5),所述涡轮(4)驱动增压组件(5)给燃料电池本体(24)的阴极注入空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燃机与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装置,包括内燃机动力总成(1)、燃料电池动力总成(2)和动力耦合装置(3),所述内燃机动力总成(1)和燃料电池动力总成(2)产生的动力分别经动力耦合装置(3)输出动力,所述燃料电池动力总成(2)包括驱动电机(21)、电机控制器(22)、电池(23)、燃料电池本体(24)、燃料罐(25)和空气压缩机(26),所述燃料罐(25)与燃料电池本体(24)的阳极进气口连通,所述空气压缩机(26)与燃料电池本体(24)的阴极进气口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动力总成(1)的内燃机排气口设有涡轮(4),所述燃料电池本体(24)的阴极进气口与空气压缩机(26)管道并联设置有增压组件(5),所述涡轮(4)驱动增压组件(5)给燃料电池本体(24)的阴极注入空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与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组件(5)包括增压叶轮(51)、增压主管(52)、排气支管(53)、增压支管(54)和电动阀门(55);所述增压叶轮(51)由涡轮(4)驱动其旋转,空气经增压叶轮(51)增压后形成压缩空气进入增压主管(52),所述增压主管(52)的末端分别与排气支管(53)和增压支管(54)连通,所述排气支管(53)通向大气,所述增压支管(54)通向燃料电池本体(24)的阴极进气口,所述电动阀门(55)安装于排气支管(53)的入口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与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支管(54)内设有第一单向阀(56),所述空气压缩机(26)与燃料电池本体(24)的阴极进气口之间的管道中设有第二单向阀(27),所述第一单向阀(56)和第二单向阀(27)分别向燃料电池本体(24)的阴极进气口一侧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燃机与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电池动力总成(2)包括燃料电池控制器(28)和第一空气流量测量仪(29),所述第一空气流量测量仪(29)位于燃料电池本体(24)的阴极进气口内,所述增压主管(52)内设有第二空气流量测量仪(57),所述第一空气流量测量仪(29)和第二空气流量测量仪(57)分别与燃料电池控制器(28)连接,所述燃料电池控制器(28)控制电动阀门(55)的开度。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与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耦合装置(3)包括太阳轮(31)、行星架(32)、齿圈(33)、太阳轮锁止器(34)和齿圈锁止器(35),所述内燃机动力总成(1)的输出轴与太阳轮(31)连接,所述驱动电机(21)的输出轴与齿圈(33)连接,最终动力输出端与行星架(32)连接,所述太阳轮锁止器(34)可以锁定太阳轮(31),齿圈锁止器(35)可以锁定齿圈(3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燃机与燃料电池混合动力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启动内燃机动力总成(1),由内燃机动力总成(1)通过动力耦合装置(3)提供动力输出;
步骤二、检测电池(23)的电量,当电量小于等于设定值时,燃料电池本体(24)给电池(23)充电,当电量大于设定值时,电机控制器(22)根据动力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捷旭尹必峰贾和坤陈志凌解玄孙闫许晟方谊茂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