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匣类零件的角向自动找正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47363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匣类零件的角向自动找正方法,包括读取机床当前点的C轴机械坐标值赋值到对应的工件坐标系中,预设工件坐标系C0;测头运行到角向孔中,首先转盘转动C=R2的过程中进行C轴正方向测量,机床自动读取测量点的C轴机械坐标,赋值到自定义变量R3中;然后转盘转动C=‑R2的过程中进行C轴负方向测量,读取测量点的C轴机械坐标,赋值到自定义变量R4中,机床自动计算角向孔中心的C轴机械坐标值为R5,最后把R5赋值到对应的机床坐标系中,完成角向的自动找正。本发明专利技术找正精度高,避免了人工找正出现错误的情况,缩短了找正时间,提高了找正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匣类零件的角向自动找正方法
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数控自动化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机匣类零件的角向自动找正方法。
技术介绍
一种航空发动机机匣如图1所示,加工前需要找正角向孔中心作为角向零点(角向孔中心线与机床Y轴重合),角向的找正精度直接影响零件的加工精度。传统的找正方法是先将杠杆百分表装在找正杆上,然后将找正杆通过钻夹装在数控加工中心主轴上,再将主轴移动到机床X0点坐标上,由操作工人手动转动主轴,并使杠杆百分表测头能够触碰到零件角向孔壁,并操作机床手轮不断微调机床转盘(C轴)位置,使杠杆表的压表值变化在0.01毫米以内,然后读取机床上C轴的机械坐标值,再根据零件图纸计算角向孔C轴零点坐标,最后将C轴机械坐标值输入到机床坐标系中,该方法全过程由操作者完成,找正效率及精度严重依赖于操作者技能水平,同时操作者在读取、计算和输入坐标数据时容易出错,影响零件加工质量及生产效率。公开号为CN110281080A、公开日为2019年09月27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槽角向自动找正方法,通过将数控机床测头向待加工零件中心方向移动至接触到待加工零件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匣类零件的角向自动找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n步骤1、将零件固定于数控加工中心转盘上,零件回转中心与转盘中心重合;/n步骤2、在零件上标记角向孔并清理角向孔;/n步骤3、先将机床红外线测头安装在机床主轴上,机床主轴运行到X0,Y=R1/2坐标处,然后将红外线测头向Z轴负方向移动到零件安装边端面附近,再转动转盘使角向孔中心线大概与Y轴重合;/n步骤4、编制找正程序,然后运行程序,通过数控加工中心的红外线测头对零件的角向孔C轴正、负方向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通过变量赋值自动传递到设定的机床参数中保存,完成角向孔的自动找正,测量过程包括:/n步骤41、读取当前点的C轴机械坐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匣类零件的角向自动找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1、将零件固定于数控加工中心转盘上,零件回转中心与转盘中心重合;
步骤2、在零件上标记角向孔并清理角向孔;
步骤3、先将机床红外线测头安装在机床主轴上,机床主轴运行到X0,Y=R1/2坐标处,然后将红外线测头向Z轴负方向移动到零件安装边端面附近,再转动转盘使角向孔中心线大概与Y轴重合;
步骤4、编制找正程序,然后运行程序,通过数控加工中心的红外线测头对零件的角向孔C轴正、负方向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通过变量赋值自动传递到设定的机床参数中保存,完成角向孔的自动找正,测量过程包括:
步骤41、读取当前点的C轴机械坐标值赋值到对应的工件坐标系中,预设工件坐标系C0;
步骤42、测头运行到角向孔中,首先转盘转动C=R2的过程中进行C轴正方向测量,机床自动读取测量点的C轴机械坐标,赋值到自定义变量R3中;
步骤43、然后转盘转动C=-R2的过程中进行C轴负方向测量,读取测量点的C轴机械坐标,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强苟伟刘海马荣天田旭娅陈娇张克龙刘应发王东亮刘立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贵州黎阳航空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