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护角裁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663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纸护角裁片,包括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和第三外板,第一外板的上侧边连接第二外板的下侧边,第二外板的右侧边连接第三外板的左侧边;第三外板的下侧边还与夹层板的上侧边连接;夹层板的左侧边与第一外板的右侧边之间设有间隙;还设有将夹层板的外侧面与第一外板的内侧面紧贴的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定位方便,容易精确成型,不需要传统的粘钉固定,折叠方便快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纸护角裁片
本技术属于包装领域,具体是一种纸护角裁片。
技术介绍
本方案中讨论的角,是指由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构成的立体概念,常见于家具、箱子等处,特点是静态时容易被其他人或物碰,动态时容易碰到其它物品。为了减少磕碰的损失,一般采用护角包覆固定在角外。护角的材质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竹、木、皮革,还可以是纸质的。中国专利文献CN202226204U于2012年5月23日公开了“一种纸护角”,“该护角包括长条形纸板,所述的长条形纸板上固定一L型纸板,所述的长条形纸板和L型纸板经拼装后形成一个护角,所述的纸板为蜂窝纸板“。进一步的,该方案指出“所述的L型纸板经胶水粘合在长条形纸板上”。“本技术设置的长条形纸板上固定一L型纸板,所述的长条形纸板和L型纸板经拼装后形成一个护角,是为了更好、更贴近产品,形成一个立体的保护,本技术设置纸板为蜂窝纸板,是在材质上对以前的护角做了改进,蜂窝纸板具有很好的抗压和抗冲击强度,而且成本较低”。纸护角结构简单、自重很轻,具有方便固定的优势。但是如前述现有技术那样的纸护角,折叠成型难度较大,还需要借用胶水粘合作业,还需要等待胶水干透才能投入使用,而粘合面仅仅是狭长的一条,粘合强度不可靠。因此这种纸护角使用颇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现有纸护角难以定型,使用不便。基于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纸护角裁片,定位方便,容易精确成型,折叠方便快速。为了实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纸护角裁片,包括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和第三外板,第一外板的上侧边连接第二外板的下侧边,第二外板的右侧边连接第三外板的左侧边;第三外板的下侧边还与夹层板的上侧边连接;夹层板的左侧边与第一外板的右侧边之间设有间隙;还设有将夹层板的外侧面与第一外板的内侧面紧贴的固定结构。本技术方案设计的纸护角裁片,材质可选用瓦楞、卡纸等具有相应厚度、结构坚韧的原料纸,结构上保持了传统方案中的三个外板的基础配置,以分别配合三个平面。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和第三外板分别位于一个象限方向上,而在第四个象限中,设计了一个夹层板,夹层板的上侧边与第三外板的下侧边连接,夹层板的左侧边则与第二外板的右侧边之间设有间隙。这样一来,在第一外板、第二外板和第三外板在折叠构成护角的外轮廓时,夹层板会垫在第一外板的内侧,并且与第一外板相互固定,以确保整个纸护角不会散开。固定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钉固、双面胶粘接、滴蜡粘接等,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自行选择。在本方案中,三个外板和一个夹层板均沿既定的折痕线弯折成型,定位精确又快捷,用于固定的区域面积宽广,十分方便固定作业,因此可以显著提高固定作业的速度,制成的纸护角形状精确,对各个面的保护到位,比现有技术有显著提高。作为优选,第一外板的右侧边和上侧边等长;第一外板通过一斜向折痕线连接第一内板,该折痕线方向为左上-右下,且第一外板与第二内板以该折痕线为轴镜像对称;第二外板、第三外板以同样的方式分别连接第二内板和第三内板;以第一外板的右侧边和上侧边的交点为原点,第二外板、第三外板和夹层板分别为第一外板的象限对称结构;第二内板和第三内板分别为第一内板的象限对称结构;第一内板和第一外板对夹层板构成夹持固定关系。本方案具体定义了各个外板和夹层板的形状均为象限对称,且各个外板的外侧端还各自对称连接有内板,三个内板也构成象限对称。每个内板在沿折痕线向内折叠至与相应的外板紧贴后,即形成了该侧面的双层防护,有助于提高纸护角的保护效果。而第一外板和第一内板还可以将夹层板夹持在中间,构成所在方向的三层防护。夹持板的双面的至少其中一面与第一外板或第一内板固定。作为优选,第一内板的左侧边和下侧边上均设有内凹的卡接槽,对应的,第二内板的左侧边和第三内板的右侧边上均外凸的设有卡接凸舌,卡接槽和卡接凸舌构成适配对应的卡接关系。为了进一步提高折叠效率,避免使用其它固定方式所造成的困难,本方案选择了卡接槽和卡接凸舌的配合关系作为固定结构。在折叠后,通过卡接槽和卡接凸舌卡接,即可以实现纸护角的固定,无需另行钉固也可以保持不会散开。作为优选,所述卡接槽、卡接凸舌的形状为适配的矩形。使用矩形的卡接槽和卡接凸舌,可以对槽的宽度方向更好的进行限位。由于裁片的材质为具有合适厚度的瓦楞或卡纸等,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明了上述技术介绍后,应当根据裁片厚度进行必要的调整,以实现最佳的使用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定位方便,容易精确成型,不需要传统的粘钉固定,折叠方便快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裁片的示意图,其中虚线为折痕线,实线为切断线。图2、图3、图4、图5是本技术的裁片折叠成型的步骤图。图6是本技术的裁片折叠成的纸护角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其中:A第一外板,A1第一内板,B第二外板,B1第二内板,C第三外板,C1第三内板,D夹层板,1卡接凸舌,2卡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为一种纸护角裁片,材质为合适厚度的瓦楞纸板。本例的纸护角裁片,包括第一外板A、第二外板B、第三外板C和夹层板D。第一外板A位于左下象限,其形状为五边形,左侧边和右侧边平行,上侧边和下侧边平行,左侧边和右侧边与上侧边和下侧边垂直,上侧边和右侧边等长。还有一条斜边,位于第一外板A的左下方,沿左上-右下方向以45°角延伸。该斜边为折痕线。以该折痕线为对称轴,第一外板A对称连接有第一内板A1。以第一外板A的上侧边和右侧边的相交点为原点,第二外板B、第三外板C和夹层板D为第一外板A的象限对称图形。第一外板A的上侧边连接第二外板B的下侧边,第二外板B的右侧边连接第三外板C的左侧边,第三外板C的下侧边连接夹层板D的上侧边,而夹层板D的左侧边与第一外板A的右侧边之间设有间隙。同样的,第二外板B和第三外板C的外侧以与第一外板A相同的方式连接有第二内板B1和第三内板C1,因此第一内板A1和第二内板B1和第三内板C1也是象限对称。第一内板A1的左侧边和下侧边上均设有内凹的卡接槽2,对应的,第二内板B1的左侧边和第三内板C1的右侧边上均外凸的设有卡接凸舌1。本例中,卡接槽2、卡接凸舌1的形状为适配的矩形,构成适配对应的卡接关系。为减少篇幅,下文在介绍裁片折叠的步骤中,以图标代替相应的中文名称。步骤一,如图2所示,沿B和C之间的共同连接边弯折C至与B垂直;步骤二,如图3所示,向内弯折B1至与B紧贴,向内弯折C1至与C紧贴,向上弯折D至水平位置;步骤三,如图4所示,向内向上弯折A至水平位置,紧贴在D的下侧面;步骤四,如图5所示,向上向内弯折A1至水平位置,紧贴在D的上侧面,同时通过卡接槽与卡接凸舌的配合将纸护角结构锁固即可。如图5所示,为本例裁片折叠形成的纸护角的实际使用状态示意图。受保护的是一个长方形木箱的8个角,每个角上通过双面胶适配的粘上一个纸护角,共8个(图中仅示出其中7个),无论是静态还是动态,该木箱的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纸护角裁片,包括第一外板(A)、第二外板(B)和第三外板(C),其特征是,第一外板的上侧边连接第二外板的下侧边,第二外板的右侧边连接第三外板的左侧边;第三外板的下侧边还与夹层板(D)的上侧边连接;夹层板的左侧边与第一外板的右侧边之间设有间隙;还设有将夹层板的外侧面与第一外板的内侧面紧贴的固定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护角裁片,包括第一外板(A)、第二外板(B)和第三外板(C),其特征是,第一外板的上侧边连接第二外板的下侧边,第二外板的右侧边连接第三外板的左侧边;第三外板的下侧边还与夹层板(D)的上侧边连接;夹层板的左侧边与第一外板的右侧边之间设有间隙;还设有将夹层板的外侧面与第一外板的内侧面紧贴的固定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纸护角裁片,其特征是,第一外板的右侧边和上侧边等长;第一外板通过一斜向折痕线连接第一内板(A1),该折痕线方向为左上-右下,且第一外板与第二内板以该折痕线为轴镜像对称;第二外板、第三外板以同样的方式分别连接第二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增辉钟秀谷黄睿修花志翔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秉信环保包装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