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待直线移动的工具的冲击驱动装置、金属板构件以及用于切割金属板构件的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626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待直线移动的工具的冲击驱动装置,具有下述特征:在机座壳体(2)中设有可直线移动的滑动件(4),该滑动件具有设置在机座壳体中的内端部(5),并且该滑动件具有用于工具的自由端部(6)。在机座壳体中设有充气压力室(13),在压力室(13)中存在或能产生相对于环境的过压,该过压的大小设计成,使得滑动件在执行行程上加速到至少6m/s的速度。在机座壳体中设有第一直线轴承,在第一直线轴承中滑动件的内端部被直线地导向。在机座壳体上邻接导向壳体,在该导向壳体中与第一直线轴承沿轴向间隔开地设置第二直线轴承。滑动件可被保持装置锁止在缩回位置中。滑动件与复位装置连接,以便将滑动件从移出位置转移到初始位置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待直线移动的工具的冲击驱动装置、金属板构件以及用于切割金属板构件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用于待直线移动的工具的冲击驱动装置、根据权利要求13的超高强度的、硬化的金属板构件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4的特征的、用于切割金属板构件的方法。
技术介绍
可通过以下方式对由固体制成的物体进行非热冲击、冲压、冲孔、切割或接合:将可移动体作为质量高速驱动到相对于质量位置固定或近似静止的物体上,使得移动质量的动能在近似非弹性的冲击过程中几乎完全传递到相关物体上。通常,用于冲击工具、成型工具、切割工具、安装机或接合工具的驱动装置加速一个质量、如被称为锤子、撞针或驱动活塞的、具有硬质撞击表面的冲击体,该质量通过撞击将动力脉冲传递到工具或待驱动物体的同样具有硬质表面的主体上。为了加速待移动质量,由现有技术已知液压、气动、电磁、烟火或利用燃烧强度的作用的驱动装置。DE102008000909A1描述了一种安装机,其利用在燃烧室内膨胀的气体作用在驱动活塞上的压力来将紧固件打入工件中并且该安装机借助由驱动活塞分隔开的空间之间的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待直线移动的工具(23)的冲击驱动装置(1),包括下述特征:/na)在机座壳体(2)中设有可直线移动的滑动件(4),该滑动件具有设置在机座壳体(2)中的内端部(5),并且该滑动件具有用于与工具(23)耦合的自由端部(6);/nb)在机座壳体(2)中设有充气的压力室(13),在该压力室(13)中存在或能产生相对于环境的过压(p),该过压的大小设计成,使得滑动件(4)在执行行程上加速到至少6m/s的撞击速度;/nc)在机座壳体(2)中设有第一直线轴承(11),滑动件(4)的内端部(5)在该第一直线轴承中被直线地导向;/nd)在机座壳体(2)上邻接导向壳体(3),在该导向壳体中与第一直线...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8 DE 102019116550.4;20190624 DE 102019116961.一种用于待直线移动的工具(23)的冲击驱动装置(1),包括下述特征:
a)在机座壳体(2)中设有可直线移动的滑动件(4),该滑动件具有设置在机座壳体(2)中的内端部(5),并且该滑动件具有用于与工具(23)耦合的自由端部(6);
b)在机座壳体(2)中设有充气的压力室(13),在该压力室(13)中存在或能产生相对于环境的过压(p),该过压的大小设计成,使得滑动件(4)在执行行程上加速到至少6m/s的撞击速度;
c)在机座壳体(2)中设有第一直线轴承(11),滑动件(4)的内端部(5)在该第一直线轴承中被直线地导向;
d)在机座壳体(2)上邻接导向壳体(3),在该导向壳体中与第一直线轴承(11)隔开轴向距离地设置第二直线轴承(12),自由端部(6)在该第二直线轴承中被直线地导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4)在其端部位置中接触设置在导向壳体(3)中的止挡缓冲器(18)。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冲击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直线轴承(11)在止挡缓冲器(18)附近与滑动件相邻且同轴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所述第二直线轴承(11、12)是液体冷却或气体冷却的,用于冷却的液体或所使用的气体冲洗直线轴承(11、12)。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壳体(3)具有至少一个排气开口(21)。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冲击驱动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4)能借助保持装置(20)锁止在缩回位置中并且滑动件(4)与复位装置(19)耦合,以使滑动件(4)从移出位置转移到初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拉贝G·弗罗斯特G·福特迈尔
申请(专利权)人: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