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美利肯公司专利>正文

用于光纤电缆的防火导管插入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4531 阅读:2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导管(12)内形成一个柔性防火内管道结构(10),以配置用来容纳电缆。这个内管道结构(10)含有一对相邻的、柔性材料的条形层(16,18,20,22),把条形层沿它们的纵向边缘(25)结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个通道(14),电缆可以经该通道在各层之间纵向延伸穿过内管道结构(10)。相邻各层在其纵向边缘(25)之间的宽度不同,这样较宽的层凸出而远离较窄的层,就使通道(14)形成了开放结构。导管结构(10)的其它特点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这些特性包括材料的结构,例如机织结构,进一步包括材料的一些特性,例如熔点、抗张强度、防火性能、伸长度、摩擦系数、抗卷曲度和压缩回复性等特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把电缆置于导管内以便全面保护地下电缆是公知的。埋入地下的导管通常是很长的聚氯乙稀管或类似导管。将一根绳子吹过导管,然后把绳子系在一根通信电缆上,通过拉动绳子带动电缆穿过导管,电缆一旦被放进导管中,就受到保护而避免由气候、水或类似原因导致的损害。已经发现一些啮齿类动物有时会咬坏地下的导管,因此,大部分地下导管的直径都在2英寸或更大,这样的直径足够大,可以防止啮齿类动物带来的损坏。尽管这样的导管为通信电缆提供了出色的保护,但同时在导管内也出现了没有被使用的空间,或者称为“死区”。随着光纤电缆的出现,其直径可能仅半英寸或更小,这就使得在普通导管内有了更多的“死区”。当在某一地方放置了一根导管时,人们可能会希望在同一处再放入第二根通信电缆。实际上,从成本和时间的角度来看,人们也希望利用已有导管内的“死区”,而不是铺设一根新导管。可是,人们发现很难在已有一根电缆的导管中插入第二根电缆。当把一根绳子吹入已有一根电缆的导管中时,或者将第二根电缆“弯曲”通过导管时,都会被第一根电缆所妨碍,使得不可能插入第二根电缆。已经有人建议在导管内放置隔离装置,把导管内分成隔离区域,这样就使插入第二根电缆变得更容易了。可是,当长距离铺设导管时,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导管内的电缆总是会发生弯曲。还会碰到一些预先设计的转弯,如地下通道等,使得很难(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将已知的隔离装置放入。有这样一个需求存在,即用一个装置将一个导管(如地下通信电缆导管)分离或分隔成独立的区域。这个装置必须能够插入到某一地方已存在的一个导管内,这个导管可能会弯曲数英里以上。还有一个需求,是利用隔离装置提高导管内的空间使用。进一步还存在一个需求,是在建筑物中使用一种隔离装置,它应满足建筑物的防火规定要求,同时便于铺设电缆,保证安装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包括一个柔性的内管道结构(innerduct structure),用于将电缆容纳在一根导管中。这个结构包括相邻的一对条状的柔性材料层,它们沿纵向边缘结合构成一个通道,可以使电缆能在层与层之间纵向延伸穿过内管道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点,相邻各层在其纵向边缘之间具有不同宽度,从而使得较宽层从较窄层上鼓起,使得该通道具有了一个开放结构。本专利技术另一个特点涉及形成内管道结构的材料。这些特点包括材料结构,例如编织结构,进而又包括这些结构特点,像熔点、抗张强度、伸长度、摩擦系数、抗卷曲度、阻燃性和压缩回复性能。附图说明通过下列描述将使本专利技术更为清晰,其中图1是包括有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导管插件装置的等角视图;图2是图1中装置的横截面图;图3是图1的装置在导管内的等角视图; 图4是包括有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装置的横截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使用的光纤电缆的部分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条形内管道层材料的示意图;图7是图4中的装置在测试设备上的示意图;图8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构造的另一个条形内管道层材料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参考附图,标号10表示一个插入件,可以称之为内管道,把它插入到光纤电缆导管12中。如图3所示,在导管12中示出了一个单独的内管道10,但应该理解,根据导管12直径的大小,可以有多个类似内管道10的内管道插入到导管12中,例如,可以考虑把三个这样的内管道插入到直径为4英寸的导管中,它可以提供9个可插入光纤电缆的通道。每一个内管道10内都定义了多个通道14,这些通道由互连的织物层16,18,20,和22等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每一个内管道10有3个通道14,其由上述的层16,18,20和22构成,这些层在它们相对的纵向侧边部分互连,下层16的边缘部分25折叠在其它层的边缘部分上,通过缝合24或其它一些合适的方法,例如超声波焊接,把层16,18,20和22连接在一起。织物材料优选是软且柔韧的材料,允许牵拉内管道10穿过导管12,而不会被钩破或产生太多的热量,还要有足够的变化空间,以便在一个通道14中的电缆与相邻的下一个通道14中的电缆互不相触。为此,第一实施例的层16,18,20和22是在经和纬双向都具有520旦尼尔单丝的100%平纹机织尼龙织物,它们采用经、纬密度为30×35编织结构,而经、纬密度的一个优选范围是纬纱在25-35,经纱在30-40。另外,在这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一种通过挤压进入纱线的三聚氰胺氰尿酸酯添加剂,它使织物具有了防火性。这种织物的重量为5.2盎司/平方码。应当理解,单丝的纤度可以从200-1000旦尼尔,并且纬纱和经纱交替形成了所需的覆盖面,这样可以防止光纤电缆接触。如上所述,优选的纱线是520旦尼尔尼龙6单丝,但只要能满足所需特性,也可以使用另一种纱线,如一种520旦尼尔共聚物。内管道10最好用下面的方法构成。织物层16,18,20和22最初织成长方形状,然后沿经向方向裁成条形,使得中间条20最窄,紧邻的条18和22宽些,条16最宽,以便当条16-22匹配后并沿它们的长向边缘部分结合时,较宽的条16,18,和22凸出形成通道14。在裁切完条16,18,20和22后,将它们彼此相邻放置。然后把下面的条16的反面边缘部分25折叠在其它条的上面并且缝合,形成如图1所示的内管道10。可以把内管道10制作得很长,以便插入预先安装的导管12或安装在开放的通风空间(plenum space)、建筑物中垂直或水平的开放空间内,例如电梯、公共空间,和电缆盘等。每一层16-22通过缝合的方法或其它结合方法把连续的条形织物材料头尾相接在一起,形成相应的长度。拉线26优选是机织塑料或芳香族聚酰胺带或塑料绳,其一端系在光纤电缆(未示出)上,在拉线26的另一端抓住并牵拉使它穿过通道14。优选地,在层16-22重叠并且在将它们的纵向边缘部分缝合在一起以前,把拉线26放在层16,18和20上。如图3的实例所示,一个单独的内管道10插入直径为4英寸的导管12中。条形织物层20是3英寸宽,层18和22是4英寸宽,而层16是6英寸宽。最窄层的宽度比导管12的内径要小。这样当把内管道10拉过导管12时,有助于减小内管道10与导管12结合的摩擦。上述描述的内管道已经形成并提供了一个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允许牵拉光纤电缆穿过而不会产生擦伤或由于摩擦产生过热,也不会使插入其它相邻通道中的光纤电缆之间相接触。图4示出了包括有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柔性内管道结构100。像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的内管道10结构一样,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内管道结构100包括沿着纵向边缘部分110,112,114和116分别用缝缀118缝合在一起的柔性编织材料102,104,106和108的条状层。每一对相邻层形成各自的电缆通道121,123,或125。根据本专利技术,每对层在纵向边缘之间具有不同宽度,这样在一对织物层中较宽层凸出并远离较窄层,这样就形成了通道121,123或125的开放结构。与内管道10一样,内管道100中的通道121,123和125的开放式结构有助于使用各自的拉线131,133和135将电缆纵向穿过通道121,123和125。这是因为在102-108层之间的空间有助于阻止它们和电缆一起被拉入,从而在电缆的影响下和在拉线131-135沿纵向移动通过通道121,123和125时,有助于防止内管道100在导管中聚成一团。由上所述,内管道10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装置,其包括:用来包含电缆而形成的一个柔性纺织结构,所述结构包括邻接的柔性材料,其邻接方式限定至少一个纵向通道,每个通道被配置用来承载一根电缆;其中所述柔性材料包括由纱线制成的织物,该纱线是从下列物质组中选择:玻璃、芳香族聚 酰胺、聚偏氟乙烯、三聚氰胺、陶瓷、聚氯乙烯、聚苯硫醚和包括玄武石、玻璃、碳的矿物纤维,以及它们的任意组合。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D莫里斯
申请(专利权)人:美利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