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向空间电磁操控的可控超导磁场发生装置及试验系统
本技术属于空间电磁操控及其地面试验模拟
,具体涉及一种面向空间电磁操控的可控超导磁场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包括失效卫星在内的轨道碎片数量越来越多,为人类航天活动与在轨航天器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威胁,因此加快面向抓捕、维修、离轨等任务的在轨操控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为顺利开展逼近抓捕等在轨操控任务,需要首先对失效卫星的位置/姿态进行控制,使其达到期望的相对状态,然而传统接触式操控手段作用距离近,控制难度大,安全风险高,近年来非接触在轨操控手段得到广泛关注。空间电磁操控是一种代表性的非接触在轨操控方式,利用星载电磁装置生成可控电磁场,通过电磁场与目标或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非接触场力,进而实现相对位置/姿态的控制。由于电磁场强度随距离4次方成反比衰减,为取得较理想的非接触操控效果,需要航天器能够产生大强度电磁场。对于传统基于常导材料的电磁线圈而言,只能增大线圈直径与线圈匝数,从而导致磁场发生装置体积大、质量重,为航天器总体设计带来巨大挑战。超导技术的蓬 ...
【技术保护点】
1.面向空间电磁操控的可控超导磁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平台、控制系统以及超导线圈组件,所述超导线圈组件用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产生电磁场,所述超导线圈组件安装在运动平台上,由运动平台支撑且通过运动平台实现超导线圈组件的运动控制。/n
【技术特征摘要】
1.面向空间电磁操控的可控超导磁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运动平台、控制系统以及超导线圈组件,所述超导线圈组件用于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产生电磁场,所述超导线圈组件安装在运动平台上,由运动平台支撑且通过运动平台实现超导线圈组件的运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空间电磁操控的可控超导磁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运动平台包括支撑底架、伺服导轨、转台支架、伺服转台以及安装底座,所述超导线圈组件安装在安装底座上,所述安装底座固定在伺服转台上,由伺服转台实现超导线圈组件的旋转控制;伺服转台通过转台支架安装在伺服导轨上方,转台支架能够沿伺服导轨的导轨方向移动,进而驱动超导线圈组件实现直线运动控制;所述伺服导轨安装在支撑底架上,由支撑底架支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面向空间电磁操控的可控超导磁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超导线圈组件包括真空杜瓦筒体、超导线圈、线圈骨架、液氮腔以及线圈引线;真空杜瓦筒体内为填充有液氮的液氮腔,超导线圈和线圈骨架置于液氮腔内,其中超导线圈缠绕在线圈骨架上;真空杜瓦筒体上设有引线插口,超导线圈的内外接头连接线圈引线,线圈引线在引线插口处通过110A恒流电流源进行供电,从而使超导线圈产生磁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空间电磁操控的可控超导磁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杜瓦筒体的内侧壁上包覆有真空保温层。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面向空间电磁操控的可控超导磁场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真空杜瓦筒体上设有用于向液氮腔填充液氮的液氮灌装口,利用自增压液氮罐将液氮通过液氮灌装口注入到液氮腔内;真空杜瓦筒体的底部中心固连安装底座,安装底座表面进行绝缘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面向空间电磁操控的可控超导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乐平,张元文,黄涣,甄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