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国伦专利>正文

加压气体注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4399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压气体注射装置,其中前述气体的压力可等于或大于5兆帕。前述气体可直接接通机构内的气瓶或外接气源,并经过对应的阀门而充气到预设或可调节容积的储气室。或者,此阀门为可调控开阀时间的阀门而不需储气室。气体喷出后经过依注射深度或范围而选择的喷头,其中喷头与机构本体间设有一单向阀以避免因回流所造成的污染。操作人员可以适当力量压在需作用的人体部位已进行喷气注射,之后再由机构内的弹性装置复位到原始状态,以利于下次注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压气体注射装置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810086151.1,申请日为2018年1月29日,专利技术名称为“加压气体注射装置及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压气体注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针注射加压气体至皮肤内的加压气体注射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使用针头注射药物容易使患者产生不适的刺痛感,因此一种“无针注射”技术乃因此而生,所谓“无针注射”就是在进行药物注射时不使用针头,而是将液体药物以极细的直径高速直线喷出,以其自身的动能使药物穿过皮肤而进入到生物(例如人体或动物)的体内。由于流体本身的特性,当液体药物进入生物内部组织后,可沿着组织纤维的间隙扩散分布,因此进入过程对组织损伤极小,同时药物可有效地分布扩散而有利于吸收。然而,目前所注射的药物大多是以液体为主,若欲使用气体作为注射药物时往往会有有效进入皮肤分子不足的问题,进而影响到药物注入注射目标物的深度及效果,也就是说气体不易注入到人体皮肤下方的肌膜、肌肉或关节,故难以提升人体对于药物的吸收效果。此外,当以气体作为注射药物时,无针注射装置也需要对注射气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加压气体注射装置,包括:/n一排气单元,具有一排气口;/n一第一储气单元,活动地连接该排气单元,并形成有一第一注入气体通道及一第一排出气体通道;/n一第二储气单元,活动地连接该排气单元,并形成有一第二注入气体通道及一第二排出气体通道;以及/n两个密封环,设置于该排气单元的外侧表面,并抵接该第一、第二储气单元;/n其中,当该第一、第二储气单元相对该排气单元位于一第一位置时,一第一加压气体及一第二加压气体分别经由该第一、第二注入气体通道进入该第一、第二储气单元内,且该第一、第二排出气体通道位于多个所述密封环之间;/n其中,当该第一、第二储气单元相对于该排气单元由该第一位置移动到一第二位置时...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202 US 62/453,884;20170508 US 62/502,8781.一种加压气体注射装置,包括:
一排气单元,具有一排气口;
一第一储气单元,活动地连接该排气单元,并形成有一第一注入气体通道及一第一排出气体通道;
一第二储气单元,活动地连接该排气单元,并形成有一第二注入气体通道及一第二排出气体通道;以及
两个密封环,设置于该排气单元的外侧表面,并抵接该第一、第二储气单元;
其中,当该第一、第二储气单元相对该排气单元位于一第一位置时,一第一加压气体及一第二加压气体分别经由该第一、第二注入气体通道进入该第一、第二储气单元内,且该第一、第二排出气体通道位于多个所述密封环之间;
其中,当该第一、第二储气单元相对于该排气单元由该第一位置移动到一第二位置时,该第一、第二排出气体通道位于多个所述密封环与该排气口之间,且位于该第一储气单元内的该第一加压气体依序经由该第一排出气体通道以及该排气口而排出该加压气体注射装置,位于该第二储气单元内的该第二加压气体依序经由该第二排出气体通道以及该排气口而排出该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伦廖振焜
申请(专利权)人:黄国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