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外科用防堵引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436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外科用防堵引流装置,包括活动座,所述活动座顶部的一侧设有过滤箱,且过滤箱一侧外壁的底部设置有引流机构,所述过滤箱圆周内壁的顶部设有过滤网板,且过滤网板的顶部设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设有转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引流机构将胸腔内部的气体或液体抽至过渡箱内,真空机构对过滤箱的顶部进行抽负压,使得进入过滤箱内的液体向上流动并经过渡管流至储液箱内,同时转动网板和过滤网板依次对液体进行过滤,旋转电机带动转动网板和活动杆转动,使得刮齿对转动网板和过滤网板的底部进行刮动清洁,过滤防堵塞的同时,避免液体中的固体物质滞留在转动网板和过滤网板的底部影响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外科用防堵引流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胸外科用防堵引流装置。
技术介绍
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心胸外科领域常用的治疗方法,治疗时,应将患者胸腔内的气体、液体及时排出体外,以便达到治疗目的。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936431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支撑腿,四个所述支撑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夹板,所述第一夹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过滤箱和回收箱,所述过滤箱包括箱体、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孔、第三连接孔、顶盖、密封环、套筒、外螺纹和内螺纹。上述专利中的胸外科防堵引流装置存在以下不足:使用时存在对液体过滤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胸外科用防堵引流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胸外科用防堵引流装置,包括活动座,所述活动座顶部的一侧设有过滤箱,且过滤箱一侧外壁的底部设置有引流机构,所述过滤箱圆周内壁的顶部设有过滤网板,且过滤网板的顶部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外科用防堵引流装置,包括活动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1)顶部的一侧设有过滤箱(2),且过滤箱(2)一侧外壁的底部设置有引流机构(3),所述过滤箱(2)圆周内壁的顶部设有过滤网板(5),且过滤网板(5)的顶部设有旋转电机(6),所述旋转电机(6)的输出轴设有转动杆(14),且转动杆(14)的底部设有转动网板(4),转动网板(4)为圆锥形机构,且转动杆(14)圆周两侧的顶部均设有活动杆(18),活动杆(18)位于过滤网板(5)的底部,所述过滤箱(2)圆周内壁两侧的底部设有同一个V型结构的固定杆(15),且固定杆(15)的顶部和活动杆(18)的顶部均设有均匀分布的刮齿(19),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外科用防堵引流装置,包括活动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座(1)顶部的一侧设有过滤箱(2),且过滤箱(2)一侧外壁的底部设置有引流机构(3),所述过滤箱(2)圆周内壁的顶部设有过滤网板(5),且过滤网板(5)的顶部设有旋转电机(6),所述旋转电机(6)的输出轴设有转动杆(14),且转动杆(14)的底部设有转动网板(4),转动网板(4)为圆锥形机构,且转动杆(14)圆周两侧的顶部均设有活动杆(18),活动杆(18)位于过滤网板(5)的底部,所述过滤箱(2)圆周内壁两侧的底部设有同一个V型结构的固定杆(15),且固定杆(15)的顶部和活动杆(18)的顶部均设有均匀分布的刮齿(19),刮齿(19)的顶部和过滤网板(5)的底部、转动网板(4)的底部接触,所述过滤箱(2)的顶部外壁设有过渡箱(8),所述活动座(1)顶部的另一侧设有储液箱(12),且储液箱(12)的顶部设置有真空机构,过渡箱(8)一侧的底部和储液箱(12)的顶部通过过渡管(11)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胸外科用防堵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的圆周内壁开设有滑槽,且转动网板(4)的圆周设有滑块,滑块的外径和滑槽的内径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胸外科用防堵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2)的顶部外壁插接有延伸管(7),且延伸管(7)的顶部延伸至过渡箱(8)的内部,延伸管(7)的顶部开口高于过渡箱(8)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居冠军施民新刘红利陈赛华樊怿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肿瘤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