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4420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医药的技术领域。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其原料包括熟地黄、当归、枸杞子、山茱萸、丹参、郁金、防风、细辛和糊精,能够对青光眼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药效好,还具有补肾养血、活血明目的功效,能够保护青光眼患者视神经,提高其视功能。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制备方法,其步骤包括:药液提取、浓缩成膏、干燥和成粒,能够充分提取各类中药中的有效物质,中药之间相互搭配,提高药效,加强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青光眼是一组以视乳头萎缩及凹陷、视野缺损及视力下降为共同特征的疾病,病理性眼压增高、视神经供血不足是其发病的原发危险因素,视神经对压力损害的耐受性也与青光眼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在房水循环途径中任何一环发生阻碍,均可导致眼压升高而引起的病理改变,但也有部分患者呈现正常眼压青光眼。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总人群发病率为1%,45岁以后为2%。临床上根据病因、房角、眼压描记等情况将青光眼分为原发性、继发性和先天性三大类。继发性青光眼是由于某些眼病或全身疾病干扰了正常的房水循环而引起的,如眼外伤所致的青光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糖皮质激素性青光眼等,其致病原因均较为明确。先天性青光眼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房角结构先天变异所致。目前市面上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功能单一,药效差,病情易复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该药物以中药为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原料:熟地黄、当归、枸杞子、山茱萸、丹参、郁金、防风、细辛和糊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原料:熟地黄、当归、枸杞子、山茱萸、丹参、郁金、防风、细辛和糊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熟地黄10-20份、当归10-20份、枸杞子8-15份、山茱萸8-15份、丹参10-20份、郁金8-15份、防风8-15份、细辛1-3份、糊精5-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重量的原料:熟地黄15份、当归12份、枸杞子10份、山茱萸10份、丹参15份、郁金9份、防风10份、细辛2份、糊精6份。


4.一种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药液提取:将熟地黄、当归、枸杞子、山茱萸、丹参、郁金、防风、细辛切碎或粉碎,置于煎煮容器中,加水至浸没药材,浸泡20-40分钟后进行煎煮,30-60分钟后离心过滤得到煎液;
浓缩成膏:将所述药液煎煮步骤中的煎液进行低温浓缩至浓度20%-50%,温度20-50℃,形成稠膏;
干燥:将所述浓缩成膏步骤中的稠膏进行喷雾干燥,液滴干燥的温度为35-50℃,干燥时间5-18秒,形成药粉;
成粒:将所述干燥步骤中的药粉中加入糊精,然后压制成粗片,再粉碎形成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治疗青光眼的药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液提取步骤还包括:将所述煎液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