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37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包括硅胶防水加压块和加压带,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的后侧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侧伸出气管,所述加压带分别固定在硅胶防水加压块的左右两侧,还包括循环水罐和软管,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内穿设有水管,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的顶端左右两侧设有分别与水管的两端相连接的入水接管和出水接管,所述入水接管和出水接管分别与软管的一端相连接,两根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循环水罐相连接,通过向气囊中充气,实现硅胶防水加压块对伤口的按压,无需灌沙,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材的
,特别是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的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上通常采用沙袋作为手术后护理的压迫工具。沙袋可对手术切口进行加压,减少术后的出血和渗透,降低切口张力,促进伤口愈合。然而,由于病人难以避免肤体的轻微移动,因而常常造成沙袋压迫位置的改变,进而导致压迫效果不理想,甚至引起血肿的形成,影响治疗效果,给医务人员增加了极大的工作难度。除此之外,沙袋还存在以下缺陷:①细砂内容易夹杂异物,难以达到卫生要求,容易导致污染伤口,同时,在使用时还会造成患者的不适;②患者的胖瘦不一,沙袋里所需填充的细沙的重量不同,操作非常不便;③加压带整个绑在身体上,较为闷热,不利于伤口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通过向气囊中充气,实现硅胶防水加压块对伤口的按压,无需灌沙,使用方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包括硅胶防水加压块和加压带,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的后侧设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侧伸出气管,所述加压带分别固定在硅胶防水加压块的左右两侧。作为优选,所述气囊包括竖向囊体和横向囊体,若干个所述竖向囊体从左至右依次平行设置,若干个所述横向囊体依次设置在相邻两个竖向囊体之间,所述竖向囊体和横向囊体相贯通。作为优选,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的前侧设有网袋,所述网袋的右侧设有开口,所述网袋内放置有硅胶增重块,所述网袋的前侧且靠近右端处设有连接带,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的前侧且靠近开口处设有连接扣,所述连接带的自由端与连接扣可拆卸固定。作为优选,位于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两侧的加压带的自由端上分别设有魔术毛贴和魔术刺贴。作为优选,还包括循环水罐和软管,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内穿设有水管,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的顶端左右两侧设有分别与水管的两端相连接的入水接管和出水接管,所述入水接管和出水接管分别与软管的一端相连接,两根所述软管的另一端分别与循环水罐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循环水罐包括罐身、罐盖、控制板、电池、开关和水泵,所述罐盖封闭罐身的顶部开口,所述控制板和电池分别设置在罐盖内,所述开关设置在罐盖的外壁上,所述水泵固定在罐盖的顶面,所述控制板分别与电池、开关和水泵电连接,所述水泵左右两端分别设有左接管和右接管,所述左接管通过软管与入水接管相连接,所述右接管的自由端穿过罐盖而伸入罐身的内腔之中,所述罐身上设有下接管,所述下接管通过软管与出水接管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罐身包括金属底板、金属外筒体、金属内筒体、金属侧板和下接管,所述金属外筒体固定在金属底板的顶面边缘,所述金属内筒体固定在金属底板的顶面中央,若干块所述金属侧板环绕设置在金属外筒体和金属内筒体之间,所述金属侧板的上下两端均不与金属底板和罐盖相接触,所述下接管位于金属底板的侧壁且靠近底端处。作为优选,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的后侧设有若干个温度感应器和压力感应器,所述罐盖的顶面设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温度感应器和压力感应器分别与控制板电连接。作为优选,所述软管的中央断开并连接有套管,所述软管靠近套管的两端分别设止水夹。作为优选,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外包覆有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表面设有防水膜,所述防水膜的表面间隔设有若干条毛细亲水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利用加压带将带有气囊的硅胶防水加压块固定在伤口之上,通过向气囊中充气,实现硅胶防水加压块对伤口的按压,无需灌沙,使用方便;通过设置网袋,可根据所需增置若干个硅胶增重块,辅助压迫伤口;通过设置循环水罐和软管,使位于硅胶防水加压块内的水管中产生流动的冷水流,从而逐渐降低伤口周围皮肤的温度,减缓闷热性,提高伤口的恢复效果;通过在金属底板之上设置金属内筒体,并在金属内筒体和金属外筒体之间环绕设置多个金属侧板,可在无需额外施加动力的情况下,提高罐身和罐内水的换热效果,从而加速罐内水的降温;通过在硅胶防水加压块之外包覆一次性使用的保护垫,提高卫生性;通过在保护垫上设置防水膜,再在防水膜上设置若干条毛细亲水条,便于从外部直接看出伤口的渗血渗液情况,以便及时处理。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的主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的硅胶防水加压块的主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的硅胶防水加压块在去除网袋后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的硅胶防水加压块的后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的循环水罐的主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的罐身的俯视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的保护垫的主视图;图中:1-硅胶防水加压块、11-气囊、111-竖向囊体、112-横向囊体、12-气管、13-水管、14-入水接管、15-出水接管、16-网袋、17-连接带、18-连接扣、2-加压带、21-魔术毛贴、22-魔术刺贴、3-循环水罐、31-罐身、311-金属底板、312-金属外筒体、313-金属内筒体、314-金属侧板、315-下接管、32-罐盖、33-控制板、34-电池、35-开关、36-水泵、361-左接管、362-右接管、4-软管、41-套管、42-止水夹、5-保护垫、51-防水膜、52-毛细亲水条、6-压力感应器、7-温度感应器。【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7,本专利技术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包括硅胶防水加压块1和加压带2,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1的后侧设有气囊11,所述气囊11的一侧伸出气管12,所述加压带2分别固定在硅胶防水加压块1的左右两侧。所述气囊11包括竖向囊体111和横向囊体112,若干个所述竖向囊体111从左至右依次平行设置,若干个所述横向囊体112依次设置在相邻两个竖向囊体111之间,所述竖向囊体111和横向囊体112相贯通。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1的前侧设有网袋16,所述网袋16的右侧设有开口,所述网袋16内放置有硅胶增重块,所述网袋16的前侧且靠近右端处设有连接带17,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1的前侧且靠近开口处设有连接扣18,所述连接带17的自由端与连接扣18可拆卸固定。位于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1两侧的加压带2的自由端上分别设有魔术毛贴21和魔术刺贴22。还包括循环水罐3和软管4,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1内穿设有水管13,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1的顶端左右两侧设有分别与水管13的两端相连接的入水接管14和出水接管15,所述入水接管14和出水接管15分别与软管4的一端相连接,两根所述软管4的另一端分别与循环水罐3相连接。所述循环水罐3包括罐身31、罐盖32、控制板33、电池34、开关35和水泵36,所述罐盖32封闭罐身31的顶部开口,所述控制板33和电池34分别设置在罐盖32内,所述开关35设置在罐盖32的外壁上,所述水泵36固定在罐盖32的顶面,所述控制板33分别与电池34、开关35和水泵3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防水加压块(1)和加压带(2),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1)的后侧设有气囊(11),所述气囊(11)的一侧伸出气管(12),所述加压带(2)分别固定在硅胶防水加压块(1)的左右两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其特征在于:包括硅胶防水加压块(1)和加压带(2),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1)的后侧设有气囊(11),所述气囊(11)的一侧伸出气管(12),所述加压带(2)分别固定在硅胶防水加压块(1)的左右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1)包括竖向囊体(111)和横向囊体(112),若干个所述竖向囊体(111)从左至右依次平行设置,若干个所述横向囊体(112)依次设置在相邻两个竖向囊体(111)之间,所述竖向囊体(111)和横向囊体(112)相贯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1)的前侧设有网袋(16),所述网袋(16)的右侧设有开口,所述网袋(16)内放置有硅胶增重块,所述网袋(16)的前侧且靠近右端处设有连接带(17),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1)的前侧且靠近开口处设有连接扣(18),所述连接带(17)的自由端与连接扣(18)可拆卸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1)两侧的加压带(2)的自由端上分别设有魔术毛贴(21)和魔术刺贴(2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水罐(3)和软管(4),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1)内穿设有水管(13),所述硅胶防水加压块(1)的顶端左右两侧设有分别与水管(13)的两端相连接的入水接管(14)和出水接管(15),所述入水接管(14)和出水接管(15)分别与软管(4)的一端相连接,两根所述软管(4)的另一端分别与循环水罐(3)相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术后护理用加压胸腹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水罐(3)包括罐身(31)、罐盖(32)、控制板(33)、电池(34)、开关(35)和水泵(36),所述罐盖(32)封闭罐身(31)的顶部开口,所述控制板(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三珊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